从小学了钢琴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往期钢琴重要学习内容回顾】
第1篇:《钢琴视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第2篇:《弹钢琴时怎么放松?》
第3篇:《弹钢琴时左手要按的轻一点吗?怎么做到的?》
第4篇:《学钢琴一定学哈农吗?哈农什么地位?》
第5篇:《弹钢琴要多久能到一看谱就差不多弹出来的效果?》
小时候学钢琴是自己选择,自己想要学的。爸妈也是一再跟我确认,能不能坚持?后来就去学了,然后也买了钢琴,2000年左右1.4w+的钢琴也是很大一笔支出。我想当时他们也未必全然相信一个孩子的空口保证,但是小女孩能从小培养一个不错的爱好,也挺好。

刚开始的兴趣期,接触的新东西都很有意思,进步也很快,他们倒是很少盯着我或者陪我练琴,但是过段时间总会问问,理查德克莱德曼你能不能弹了?这是小时候早上起来洗脸刷牙的时候,妈妈会放着听的磁带里的钢琴曲,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光盘和在线网络......当然,他们总期待着我能不能弹一些他们熟悉的音乐和旋律,毕竟现场能听到耳熟能详的旋律,感觉很不一样。

当然,有温馨的画面,就也有拉锯战的时刻。“我不学了!”放狠话一时爽,挨完打擦干眼泪睡一觉,第二天放学回来继续练。周末练琴的时候,偷偷练不是作业的内容,结果上课曲子过不了,被老师骂,回来还得硬着头皮实打实的练。在准备考级或者比赛的时候,每天练的时间确实很长,为了手指能力的增长和弹奏要求的达到,大量的机械重复也真的很枯燥、很烦闷,有时候真的想把琴给敲了,但是等拿到结果,获得奖项和认可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行了,对后面未知的挑战又燃起了兴趣和动力。

现在长大了,再回看钢琴陪伴我的这些年。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至少有3个方面,依旧影响着我。
我是坚持学钢琴打基础/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
多了一个出口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总该有一个出口,可以暂时忘却眼前的压力和烦恼,只沉浸在琴房和音乐里,等到出来的时候,感觉状态好很多,可怕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大了。是一种给情绪的缓释,也是一种大脑的治愈。

也拥有了能够打开一扇音乐世界大门的钥匙,可以领略很多不同的风景,感受壮丽的山河。音乐中描绘勾勒的万千画面,有时也正在经历。小时候不知所以,弹过的旋律,长大后在音乐诞生地听到响起,跨越好多年时光,居然形成了闭环。

有了一定的音乐弹奏自由时,也就像多了一位朋友。难过时、愤怒时可以与它倾诉,咣咣砸响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释放无处宣泄的情绪力量。高兴时、满足时可以与它交流,十指游艺于黑白键指尖弹起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岁月静好时也想定格这一刻的画面。

看待问题的视角
学钢琴的有些阶段就是要慢,要熬,要积累。话又说回来,生活不也是这样吗?要经历过低谷,要勇敢登过山顶,要有光芒。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告诉我们的,不止这些......

当经历了学钢琴过程中的一个完整闭环:好奇探索的蜜月期→ 平淡坚持积累期→ 难度提升痛苦煎熬的瓶颈期→ 甘甜的收获和突破期

所以不再因为平淡而觉得没有乐趣而放弃,也不会因为难度提升而退缩,会甘之如饴的坚定向前。甚至在面对未来工作,生活,或者其他不确定事物的时候,也会更有心理准备,会更有耐心和韧劲儿,也许这是长期学钢琴或者音乐所赋予的理解和其他意义。

古典音乐,不仅仅是生活美学,也是生活哲学!
磁吸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从上大学开始,和一群喜欢音乐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挥洒青春岁月,一起上课,一起排练,一起演出,一大群人一起出去玩,乘车漫漫的旅途都变得很有趣,可以谈天说地总有人能get到与你相同的乐趣。

后来也和很多的家长,成人学生们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慢慢熟悉,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结实了很多温馨的家庭,有趣的父母与孩子,阳光优秀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帅气小哥哥和美丽小姐姐,自信又热爱生活的同龄人。

陪伴了他们从0开始与钢琴的触电,他们也在和我分享倾诉着工作与生活中的一些成就感与困境,快乐和苦恼,也见证他们从量变到质变的钢琴学习之路,逐渐拥有属于自己的弹奏自由和天地!

钢琴和音乐给予的力量,在彼此间传递的时候,真的很有感染力!想被一直感染下去......
我是坚持学钢琴打基础/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