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质
人,就像是一颗颗在时间长河中冲刷的石子,形态各异,颜色各异,中空各异,光明与黑暗无法独立存在,各异的人也无法脱离社会来评判。善良,丑恶,虚伪,真实,包容,偏激,每个人只是在社会容忍的范围内活成最真实的自己,一如河中石子,不必怪罪流水,流水无情一视同仁,被冲刷成什么形状,不就是自己最真实的形态吗?能反抗的早反抗过了,能争取的早争取过了,能避免的早就避免了,不反抗不争取不作为不就是真实的自我?
看爽文的时候,看偶像剧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心潮澎湃,感同身受,但这种体验对生活毫无帮助,琅琊榜里说的棋手与棋子,棋手是永远体会不到纯粹感情的,非得以身入局成为棋子才能体验到人生的七情六欲。人生如果如棋,那么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真正留给思考感慨的时间不多。活着的惯性是为棋子,而思考才能培养出棋手,慢慢掌控自己的生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多出去走走,谁又能确定出去走的就是远方的田野而不是依然还是眼前的苟且。我想诗和远方的田野更多指代的是心中的诗还有心中的田野,在一个人与自己内心激烈对抗时,心底的浪漫情怀还有对美好的希望就是诗与远方,这是武器,对抗负面情绪的强大武器,避免坠入深渊的武器。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如一步一跪拜的虔诚信徒,哪怕怀有再多信仰,依然会被生活的碎石磨得鲜血淋漓,被苦难的灰尘迷离双眼,布达拉宫依旧遥远,但你我却在过程中学会了坚强,或者冷漠。
孩子很可爱,多跟小宝宝玩,会发现世界美好,童真依旧。生育率为什么降低,因为大家总想着直接捡到金块,却不再愿意去浪里淘金。所有的过程都是需要被体验的,即便会有可能的危险会有可能的损失会有可能的伤害,但是不去经历这些就会没有伤害吗?伤害只会换一种形式出现在生活中,一如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换一种方式存在。
古人说得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很多时候,能做到独善其身的人已是人杰,没必要内耗自己,也不必有太多各种各样的焦虑,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这么难吗?人性丑恶,但最美的花朵怒放在丰盛的牛粪上,不完美的自己一样可以走完这漫长的一生,然后在闭上双眼的时候,嘴角绽放一丝微笑,过往种种,走马灯闪过,终是无悔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