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和我妈真的很像!
今天我妈拉着我走了两公里,就为了买一种“上次在同学家吃过的很好吃的用紫苏甘草包着的酸枣糕”,我猛然发现,我和我妈真的很像!为了佐证这一点,我我观察了我的母亲大人整整一天,并回忆起了我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种种迹象表明,毫无疑问的,我和我妈真的很像!

比如在吃上,我妈虽然肠胃不太好,但是有什么新鲜东西总想去吃吃。今天路过一家新开的清补凉,我妈的目光就完全没离开过,说下次来尝尝;水果店的车厘子又大又紫,虽然贵的有点肉疼,但是由于卖相实在诱人,我们还是达成了一致买了一盒,回家吃的很幸福,说着“真甜真甜”。
比如热爱大自然上。我妈从小在东北的大山里长大,她总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讲述小时候在东北生活的故事,比如打松子、摘葡萄、采木耳;又比如在山上碰见蛇窝、碰见蝴蝶聚集的地方。今天路边的烂木头上长了许多木耳,她开心的摸了摸它们,似乎回忆起一些小时候的往事。

看见小鸟,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念它们的名字:“小八哥”、“蓝尾巴的喜鹊”、“野鸽子”、“哦哟好漂亮的鸟”... 有时候她也会和小鸟说话,“你愿意和我回家吗小鸟?” 如果碰见受伤的小鸟,她也会带回家,养好以后再放生。
我们在湖边散步,她总是观察岸边上有没有小鱼,如果有小鱼跳出水面,她就会很开心。她熟知公园里每一个野猫的据点,甚至有哪些花色的野猫在这定居。每一次回来,她的口中似乎都有一只猫界的选美冠军,上次我回来时她最喜欢那只长毛的白猫,而这次我回来,她最喜欢的小猫已经变成小黑猫了。
比如审美,我妈总是喜欢碎花的、民族风的东西,她和那些喜欢大红大绿的阿姨们好像不太一样,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她喜欢去看画展、喜欢看花、喜欢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一切事物。小时候我不理解,超市里的东西有什么好欣赏的?可是她总是乐此不疲的去看碗碟上的每一个花纹,去看床上用品上的绣花。看见好看的东西,她便毫不吝啬她的赞美,她会说“真美”,然后发出由衷赞叹的“啧啧”声。
比如爱好,虽然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我妈总是孜孜不倦的学习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比如画画、电子琴、太极拳,年前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还买了个电吹管,最近开始学习吉他了。我从来不会觉得她是没有耐心,她比那些每天泡在麻将馆里的阿姨们实在是好太多了,我真希望她还能有越来越多的爱好。

比如性格,我妈其实是随遇而安型的,对于我,也没有什么太高要求。高中的时候学习跟不上,写作业的时候也总是睡着,我妈看我太辛苦,总是晚上八点的时候叫我去睡觉(完全无视我已经高三了),还和我说“如果太累了,考个大专也行,反正都差不多”,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真的是相当震惊。
她还有一些自造的词语,比如不认识的小花,她会叫做“碎碎花”,杂货店里的物品,她会叫做“小东小西”,她还有一些可爱的骂人的话,比如“放你的驴屁”,虽然很莫名其妙。

我们走到公园的停车场,她突然停了下来,然后自顾自的开始打起了太极拳,说要锻炼一下;她也会突然停下来开始抱路边的一棵大树,理由是要吸收大树的灵气。当然,我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之后我们路过了一大片三叶草,她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些是三叶草,找到四叶草的人会获得幸运,然后她就开始认真的找了起来。

看见这一幕,我忽然想起我在零下二十度的冬夜等一颗绿色尾巴的彗星来临、想起我在乱石堆里企图找到一颗三叶虫的化石、想起我在雾气朦胧的雨天想象一场海市蜃楼。
我也许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我一定从我的母亲身上继承了许多浪漫,这太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