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月精神瑜伽
四月裏兩個節氣:清明和谷雨。
出門還是不大容易,勉强出了屈指可數的幾次。總是要去這個公園找春天,好像是為每年六月的玫瑰節提前做準備一樣。這棵櫻花樹每次都是那麽飽滿地歡迎歡送來去的人們。

這個公園獨特的春天在這棵古老的垂櫻和

黃色的玉蘭:

閨女把手機放在地上拍下的水仙。那天太陽在雲層裏跟我們捉迷藏,反而給我們拍照帶來了樂趣,等著太陽跑出來有光的時候,我們抓緊時間。

接下來就是非常難得的日全食,我們沒有看到全部,但是也是非常滿足了。

然後就是靜靜地等待紫荊的到來。


閨女給我買的花束。百合真是香氣撲面

突然被叫去了一次紐約,快進快出,不想受影響。沒有心力和體力。

偶爾的一段非常短小的外出,捕捉到了這個時期的四照。植物有著他們的時間,這點讓人感到定心。

守在我窗前的李樹。春天一周花簇飽滿,秋天一周樹葉繽紛。靜靜地守候,很感恩。

播客
這個月繼續收聽中文播客,在喜歡的博客中挖掘歷史,看看是否有自己喜歡的,果然順藤摸瓜找到了杜素娟老師,和史蒂夫就聊了好几集,每一集都有收穫,根據她的建議,決定去讀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和《邊城》。在B站找到了她的課程,可惜無法付費,後來摸索到油管,果然有她零星講課的錄像。哎呀,挖到寶藏的時候,就覺得時間太少了。


在小紅書關注了嚴藝家,也開始聼她的播客,一點都沒有負擔,聲音甜美,短小精悍。

張春的播客需要深深呼吸后來聼,多少有點戳心,但是也很安慰,很奇怪的體驗。在看她的書。

《墜落的審判》是這個月所有播客的關注點。跟這部影片在國内公映還是有很大的關係。每一個中年人,尤其是婚姻經歷的都會在裏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個人的婚姻都是經不起審視的。我很有關這部影片裏有關語言的討論,其實很深刻,觸及根本的。



藉鑒他人的療愈清單。不要進入“倒霉通道”,精油,看書,觀影,人補(要找一個精力充沛的並願意敞開心扉的人吸一下),擁抱樹木,B站上學習,其實還是集中精力,還有就是慶祝每個小小的勝利。

找到了《人物》雜志的播客,如果在上海就好了,就可以去看這場話劇了,至少有這個可能性。

書籍
這個月虛構書本裏除了兩本中文的有聲書和重讀的《布魯克林》,并沒有特別讓人忘懷的書,好像今年開始這種狀態就一直持續到現在。所以才會想去重讀。
虛構之愛: 缺。或者可以跟“本月重讀”重合。
非虛構之愛:
作者一定是做了大量仔細的研究才能書寫出這麽一本證據確鑿的書籍。推薦每個女性去看,推薦每個人都去看,讓我更好地瞭解自身,這是第一步,然後再去瞭解他人。書寫也非常流暢,雖然有很多專業用語,但是并不覺得晦澀難讀。
作爲病患者,深有共鳴。寫得非常接地氣。
本月重讀:
非常喜歡托賓的文筆,娓娓道來,非常細膩,很驚訝出自於男性的手筆。看過電影,聽過一邊有聲書,再拿起一本實體書來讀一點都不覺得平淡,反而看著那些文字,覺得分外親切。那些細膩的感情非常動人。 看過術後又去看了一遍電影,感覺失去了很多書本中的細節,非常可惜。等待第二本。
其餘閲讀:
年少的時候讀這本書,不太能夠領會其中的意思。如今再來讀一遍,反而倒是五味雜陳。祥子的變化令人感嘆。還有那北平城,在老捨的筆下可真是鮮活啊。芸芸衆生的小人物們,也是在紙上跳躍呀。
多年之後再讀,雖然沒有年輕的時候那麽心潮起伏,但是還是備受感動。
破案是假,親情是真。真希望現實生活中真的是能夠享有“如果你做了A,你就能得到B。”簡單的邏輯。可惜,不是。
比他上一本書There There要寫作成熟,技巧也好,講述也好,故事本身比較普通。
短篇還不錯,但是最後的一個小小説總是讓我走神,雖然開頭還不錯,但是我總是不能get engaged。
因爲作者過去的作品才去聼的,不過這本比較一般,主要是太拖沓,人物們也都不討喜。不看也罷。
可能我並不在這個領域裏工作,所以對有著AI教母稱號的李飛飛並不曉得,而是在圖書館每個月推薦的書單裏看到了,感到好奇,就借來一睹爲快。對她作爲一個移民的經歷和她父母那一輩的描述,有著很深的認同感。尤其是她講到她母親一直讓人操心的健康,但是我并沒有把這本書理解成爲是一部奮鬥史。其實每個移民都有著他自己的故事,因爲她的成功和卓越,這樣的一本書往往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簽。還有一部分分内容就是對人工智能發展史的闡述,零零星星地穿插在她的成長回憶中,我都不覺得跟我有太多的搭接,但是也談不上無感,能夠感到她對科學的熱愛。值得一看。
剛來美國的時候,的確是被全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穿運動鞋而吃驚,時過幾年,我也是只有在特殊場合下穿皮鞋,而剩餘的時間都是穿運動鞋,因爲實在是太舒服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親民。作爲耐克的創始人在講述他自己的創業故事,沒有一點點架子,字裏行間都是向跟朋友一樣地談話,所以很有説服力。
終於看了這部非虛構寫作書籍中的聖經。裏面有著很好的建議,尤其是如何順藤摸瓜那一章。
影視
一整理自己這個月看到的影視,終於明白為什麽看書那麽少了。這個月的時間都花在影視劇上了。從良醫的第一季開始看一直看到現在正在播放的第七季
電影之愛:
岩中花述的播客談到意大利文學那一集裏提到的,後來發現自己標記“想看”已經是七年之前了。七年之後終於看完了這部時長六個小時的影片。這是除了《我的天才女友》之外我曉得的爲數不多的意大利文學/影視作品了。六個小時寫完了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友情,親情,愛情,盡善盡美。所以説,意大利人是很重視家庭的,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表現在對生活的日常,所以彌足珍貴。悲傷不是一個人悲傷,歡喜不是一人歡喜。最後馬里奧出現的時候,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電視劇之愛:
多年之後再看這部片子,一點都不感覺過時。 先聼了原著,演繹得非常好。
其餘影視:
看了兩部國產片,三觀都很正,積極向上,喜歡。
看完兩部沙丘再來看的這部片子,感覺維倫紐瓦的技術要提高了很多。這個故事本身有了很好的來龍去脈,設定也很獨特。
他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日子,因爲他有著體力勞動來掙錢,腦力勞動來充盈自己。我也喜歡書,喜歡木漏日這個詞匯。有秩序就是向完美走進了一步。
在網飛裏亂轉的時候被推薦的,結果確實很治愈的一部影片。我喜歡胖胖的艾佛林,因爲她用行動證明了友情和對自己的尊重。一部已經33嵗的影片,一點都不老。
因爲好朋友看了這麽一部古老的片子,我也意外地發現是有可看的資源,一睹爲快。瑪麗蓮夢露是個地道的女神。
挺真實的。
標記想看是在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還需要天天去辦公室,而昨日看完這部十年前的影片,已經世界大變,今昔非彼,所以可以説疫情前世年輕時候,所謂在某個階段做某個階段的事情,所謂務實是不是就是這個?
沒有想到一部這樣淡淡的兩個女性之間的糾結劇會那麽感人。真的是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能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到最後兩個女生相伴時刻讓人動容。
很意外的一部片子,給人感覺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同樣是根據游戲改變的,《最後生還者》要甩這部片子一個大街了。男主女主都不討喜。連狗狗也是換主人那麽輕巧。不看也罷。冲着諾蘭去的。
還算不錯的一部國產劇,前面有點太緩慢了,後來節奏快起來了才覺得有點意思了。
一部電影可以解決的故事拖沓了7集。
ZZ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四月精神瑜伽... (2人喜欢)
- 當我告訴別人我摔倒了 (4人喜欢)
- 2025年四月精神瑜伽 (5人喜欢)
- 2025年三月精神瑜伽 (6人喜欢)
- 2025年二月精神瑜伽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