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调料最易致癌?是蚝油吗?医生:这4种调料炒菜时尽量少放
前言
曾经在网上非常流行一个说法,那就是食用味精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即使是到如今依旧是有很多人质疑莲花味精。

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蚝油这种日常炒菜已经离不开的一种调味品也被冠上了“致癌”的标签。
很多人因此也不敢食用蚝油,甚至到了谈“蚝”色变的地步。
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蚝油会导致癌症是事实还是一场盛大的造谣行为?

蚝油致癌?真相是什么
在了解蚝油是否会致癌之前,我们先大致的了解一下蚝油主要成分都有哪些。
蚝油是一种由生蚝肉煮熟之后的汁液,再加入食盐、糖或者是酱油等物质之后熬制成的一种浓稠的汁液。
而生蚝本身的味道就非常的鲜美,因此蚝汁也有很强的增鲜效果。

不少的饭菜也因为加入了蚝油汁,味道变得非常的鲜美。
最早蚝油在19世纪就被发明出来了,当时因为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再加上工艺的限制,所以产量不是很高。
一般都是富裕的家庭才能吃的上的昂贵调味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也没有好的保鲜防腐材料,所以蚝油也不能长时间的存放,不方便运输。
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很多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的添加剂。
比如增稠剂、防腐剂和增鲜剂等等食品添加剂。
加入这些东西,不仅让蚝油的口感变得更加的丰富,同时也更有利于储存。

有关于蚝油致癌的说法问题就出现在增鲜剂中的成分谷氨酸钠。
估计大家对谷氨酸钠这个成分不是很清楚,但要是提起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味精。
而味精也正是因为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而被“黑”了这么多年,甚至是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完全翻过身。

当时味精被发明出来之后,迅速在国内普及,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随之而来是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虽然谷氨酸钠在进入人体之后,会分解成谷氨酸和钠,而谷氨酸也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的一种。

而且在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谷氨酸。
比如在肉类、豆类、蔬菜类,或者是海带中都含有。
所以它不仅不是一种致癌物质,同时对我们的身体还有益处。
那么,味精和蚝油中的谷氨酸钠又是如何被传出是致癌物质的呢?

传言,在温度达到120摄氏度的时候,谷氨酸钠就会发生变质,产生一种叫做焦谷氨酸钠的物质。
而这种物质是会致癌的。
不过国际上针对焦谷氨酸钠是否致癌也有争论。

目前在国际上也没有那篇文献或者是证据证明谷氨酸钠会致癌,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清单中,也是不见它的身影。
而且最早的时候,谷氨酸主要还是从粮食中提取出来的,在经过一定的提炼工艺之后成为了谷氨酸钠这样的食品添加剂。

并且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中,谷氨酸钠是完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
同时也建议,在食物即将出锅的时候,再放蚝油或者是味精。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蚝油的鲜味,是使用蚝油的最佳时机。
过早的加入蚝油,提鲜的功效会大打折扣。

而除了蚝油在加热的时候,会产生致癌物质之外,蚝油如果不放在冰箱中保存,那么就会变质,同时也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完全准确的。
虽然在蚝油的包装上也是明确的表明,蚝油最好还是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这是因为蚝油主要的原材料还是蚝汁,同时也含有大量的氨基酸。
这样的物质如果是长时间处于温暖的环境,再加上开口储存,那么会增加其变质的几率。
不仅对蚝油的口感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食用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但这是调味品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但这和致癌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是不能这样简单的混为一谈。
所以蚝油这种调味品还是比较适合放在冰箱冷藏室中储存的。
因此,传言蚝油容易致癌,或者是一种致癌物质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

蚝油标签上的添加剂都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食用并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但蚝油的品质也是非高低的,好品质的蚝油更加的安全,而起味道也更加的好,也能避免一些问题。
那么,在购买蚝油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购买蚝油的注意事项
在购买蚝油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的小窍门的,知道这些方法会帮助选择到品质更好蚝油。
购买蚝油的时候,最好是购买一些大品牌的蚝油。
毕竟大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卫生安全方面也是有保障的,和一些小作坊相比更加的健康一点。

同样大品牌几乎是不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够买蚝油的时候也是可以观察蚝油的颜色。
因为品质好的蚝油呈现的颜色有点偏红,是红褐色的,而如果是假冒伪劣,或者是合成的蚝油颜色整体是偏黑偏暗。

如果是购买这样颜色的蚝油,一般上是可以判定是掺假的。
而分辩蚝油的颜色,我们可以从瓶子的底部看,有些暗红色泽的蚝油品质一般都是不错的,是可以放心购买食用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蚝油的配料表。

在这上面还有很多值得仔细分析和研究的标准。
首先就是好品质的蚝油,主要的原料就是蚝汁,这样的一般都是品质好的,不是合成的假冒伪劣的产品。
而起还要学会观看标签上的产品标准号。

在这上面不少的“商家”是会做手脚的,同时也会知道自己买的东西是执行的哪种标准。
学会看这几个数据,在购买其他的物品时候,也可以用到。
比如GB,GB/T开头的都执行的是国家标准。
只不过GB是国家强制性的标志,而GB/T则是国家推荐性的标准,两者有稍微的区别。

而蚝油包装上的是一般都是这两种。
同时,在购买蚝油的时候,尽量不要买大毫升的,蚝油尽快食用会更加的新鲜,自然也是日期越近的越好。
所以蚝油可以说是不会致癌的,但倒是有医生建议,这四样调味品还是少食用或者是不食用为好。

医生建议少放的四种调料
我国作为一个美食大国,在调味品种类上也是品种繁多,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在众多的调味品中,酱油的含金量是不言而喻。
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个调味品。

但在购买酱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上是否有“配制酱油”这样的标签。
这样有着“配制酱油”的产品在2021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国家严令禁止任何企业在生产,因为这样的酱油是真的存在致癌的风险。
配制酱油顾名思义,就是大豆原材料酿制的酱油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调和而成的液体。

但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氯丙醇的物质。
而这种物质是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是一种慢性的毒性物质。
所以这样的调和酱油不要再食用了。

除此之外,如果在一些酱类的调料中,发现出现了哈喇的味道,也就是出现异味的时候,最好不要再食用了。
因为这也意味着这些酱料已经发生了变质,营养物质和口味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发霉变质的酱料还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有些人喜欢到小作坊中自己压榨花生油,或者是这样类似的食用油。
认为这是纯天然的产品,不添加任何的添加剂,足够的安全。
但实际上这样的油也有含有较大的健康风险,因为一些毒素肉眼是看不见的,而小作坊中又没有消毒设备,所以有一定的风险。
还有一种就是鱼露,其实也就是一种鱼酱油,医生也是建议少食用,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结语
所以在面对“谣言”的时候,要有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言论。
其实正常的食用蚝油是不会致癌的,同时也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保存蚝油,保证蚝油的味道更加的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