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文學谷崎簡表
Sandy 2016.7.24 douban 谷崎润一郎(Tanizaki Junichiro,1886.7.24.~1965.7.30.),日本近代小说家,唯美派文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源氏物语》现代日文的翻译者。代表作有《刺青》《法成寺物语》《春琴抄》《食蓼之虫》《细雪》《钥匙》等。 谷崎润一郎生于东京一米商家庭,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学部,大量接触了希腊、印度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形成虚无的享乐人生观。三年级时因为拖欠学费而退学,从而开始其创作生涯。 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辍学后,与剧作家小山内薰、诗人岛崎藤村一同发起创办了《新思潮》杂志,并发表唯美主义的短篇小说《刺青》。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公布的资料,谷崎润一郎曾经在1958年、1960-1965年度7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辍学,与剧作家小山内薰、诗人岛崎藤村一同创办了《新思潮》杂志,并发表唯美主义的短篇小说《刺青》、《麒麟》。这两篇小说因构思新颖、文笔流畅而受到日本唯美主义鼻祖永井荷风的青睐,永井发表专论赞赏他为日本文坛开拓了一个不曾有人涉足的领域,给予高度评价,谷崎从此正式登上日本文坛。 1916年,与石川千代结婚,隔年生下长女谷崎鮎子。谷崎的汉学造诣很深,曾在秋香塾攻读汉文,十几岁时即能赋汉诗。1918年 ,他只身到中国东北、北京、天津、汉口、九江及江浙等地游历,返国后写《苏州纪行》、《秦淮之夜》、《西湖之月》等。回到日本之后担任了一阵子的中日文化交流顾问。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谷崎把全家由东京迁到京都,定居下来。京阪一带秀美的自然景色、纯朴的风土人情、浓郁的古文化氛围再次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因此,关西的风土人情成为他后半生写作的背景,代表作是战争期间为回避对法西斯的支持而写的长篇小说《细雪》(1942~1948)。日本战败后不久,三卷本《细雪》全部问世,受到各国文坛好评。 1926年年初,他又再度拜访中国,在上海与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结识,回国后写《上海交游记》。 1934年到1941年之间,先后用了八年的时间从事《源氏物语》的日文今译工作。他的《源氏物语》口语译本(1934~1941)文笔明丽酣畅。1949年,63岁时,谷崎因此获得了日本文化勋章。 1952年,谷崎润一郎高血压已相当严重,随后到热海静养。1958年,有中风现象,右手麻痹,此后的作品都用口述的方式写作,1960年代,他由美国作家赛珍珠推荐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当时谷崎已年老病重。 1964年,谷崎当选首位美国文理科学院日籍名誉院士。 1965年,谷崎因肾病去世。葬于京都法然院附近的公共墓园,其墓地立有两块青石分别刻上「空」、「寂」二字。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谷崎润一郎作品选》 1910 《刺青》《麒麟》 短篇小说 1911 《少年》 中篇 1911 《帮闲》 1912 《恶魔》 短篇小说 1914 《饶太郎》 1915 《法成寺物语》剧本 1916 《异端者的悲哀》 长篇 1918 《小小王国》中篇 1920 《途中》 1921 《正因为爱》剧本 1922 《御国与五平》 独幕剧 1925 《痴人之爱》 1928 《卍》 1928 《各有所好》 1929 《食蓼之虫》长篇 1931 《吉野葛》中篇 1931 《盲人物语》 1932 《刈芦》 1932 《武州公秘录》 1933 《春琴抄》 中篇 1934 《阴翳礼赞》 评论集 1945 《细雪》 长篇小说 1950 《少将滋干之母》 1956 《钥匙》 长篇小说 1962 《疯癫老人日记》 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