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的那个瞬间
查看话题 >接触到从美国回来的父母的朋友,我决定改变自己,出国留学
2014年9月,我到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一所学校就读硕士课程。回想起让我下定决心改变的瞬间,就是和父母的朋友们见面。他们从美国回来,自信、阳光、有着丰富的阅历。照亮了迷茫的我。于是我决定辞职,考研。
转眼已经过去快10年了。留学的日子,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呢? (一)自信
出国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曾经做过报社记者,但是发现家乡的就业环境并非我想要的,所以选择了重新出发。考了两次国内的新闻系研究生,均由于英语成绩差一点,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我选择了转战了对英语要求稍低一些的教育学。
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我考上了一所211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然后在读研期间,几乎每一天都在学习英语,依旧努力为出国读书做准备。
本来想申请美国的博士,但是自己的科研、语言等方面未能达到要求,所以不得不改为申请美国硕士。同时也是因为自己对博士研究尚未充满浓厚的兴趣,所以不敢轻易做出读博的决定。
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读第二个硕士的机会,于是踏上了赴美的行程。在美国经历了找房子、适应学习生活、就业等一系列的考验后,我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
克服的困难越多,也就越相信自己未来能够有更大的突破。最后,我以11门课A的成绩毕业(共计12门课)。 不但如此,在这种不与他人做比较的环境下,人能够更坚定地跟随内心,决心未来勇敢地做自己认定的事。不管这些事是不是赚钱、有地位、稳定。而在出国前,我总是缺乏自我判断,凡事爱听有经验的人的看法,没有勇气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
但是当我从美国回来后,我敢于相信自己,并且能够为自己人生的失败承担责任。同时,我也不再羡慕许多留在美国的人。因为我知道,事实上很多中国女性在美国是没有很体面的工作的,更不要提事业了。
换句话来说,同一个人,在中国可以做难度更高、贡献更大的工作(虽然收入可能一般),但是留在美国,只能做一个工作等级低许多的工作。
美国有一个体系,专门根据工作的难度,对工作进行等级排序,并且对不同等级的工作给出不同的薪资。我把工作分等级,并不是带着歧视的眼光,而是客观地说出工作之间的差别。 比如一个中国文科生,以美国博士学位回国工作,可以去一所发达城市的一本或者二本学校教学,研究中国问题,有机会成为学院的领导。但是如果她留在美国,或许去一所社区大学或公立普通学校教书,还可能去西部地区,然后研究印第安人的问题,并且可能一直无法成为学院领导。
文科生的信仰是,通过改变人,改变社会。但是文科生们如果能够影响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比为美国的发展做贡献更有成就感。所以我所认识的中国文科女博士生,全都选择了回国工作。
(二)坚持
毕业后我住在哈佛大学附近,听了许多讲座,如六小龄童、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俞敏洪、陈向东、徐小平等。这些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六小龄童说,当年我在拍《西游记》的时候,每天只有约1美元的收入。我们整个剧组的演员们多年来都过着拮据的生活。但是当《西游记》成功后,许多机会主动找到了我。也是因为《西游记》,我能够到全世界作演讲。所以他觉得,人应该钻研某一方面到极致,钱和其他方面自然会来找你。而不是奔着钱去。
张一鸣也提到创业源于他的热爱,而并非是为了钱。
也许这些牛人离我们太远,那么身边遇到的硕士生朋友,则给我最大的激励。记得一位硕士朋友,毕业后为了拿到美国工作签证H1B,在全美国投了4000多份简历。等他拿到了几个面试机会后,便飞去异地面试。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类似蓝领的工作,但是他依旧坚持了下来,如今已经换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也去到了自己喜欢的城市。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位为了实现目标,能够做出惊人努力的朋友。 也许大家不理解,在美国找工作怎么那么难。我和大家解释一下,留学生找工作,必须找和自己本科或者硕士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雇主要证明这份工作是由于在当地雇佣不到人,所以必须用这位留学生;找到工作后,雇主需要按照移民局的要求给出高于最低薪资的待遇;雇主为雇员申请工作签证,也要额外付出费用;申请工作签证后,还需要抽签,文科生抽签命中率很低。
基于以上原因,大多数留学生们找第一份工作时,不得不为了拿到工作签证而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除了这些国外的朋友们激励我,我也想起出国前,我在清华读书时认识的一位本科生朋友的故事。他很佩服我作为一个外校人员,为了出国而住在清华,努力获取各种学习资源。于是为了鼓励我,他和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说,当年来清华读工科的时候,听课像听天书一样。老师根本不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讲,全是天马行空。因为清华老师认为,学生们应该自己搞定课本。他从来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在清华的时候,面对着艰深的课本内容,欲哭无泪。
尽管很难,他心里依旧有着一个信念:“这本书,只要有一位同学能看懂,我相信自己一定也能看懂。如果一遍看不懂,我就看十遍。这门课,只要有一位同学能听懂,我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听懂。”于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考到了年级前十,然后被老师选中,直接攻博。他同时也考出了Toefl、GRE高分,申请到了美国博士。最后,经过选择,他决定在清华读博。
除了他以外,一位在哈佛读研究生的朋友和我说,他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这种情况令我难以置信,因为他毕业于中国前10名的大学,还是英语专业。但是他那每个坚持骑单车去自习的夜晚,见证了他不懈的努力。最后他顺利毕业,并且考上了名校的博士。 而我,也为了提高英语,在清华大学住了一年。泡各种学习场所、去新东方水清木华校区听课、厚着脸皮地问清华学生们英语学习方法、自己独自对抗孤独等等。虽然那一年我没有能够考出理想的英语成绩,但是呕心沥血背下的单词,为将来自己考上国内的研究生、并且后来去美国读研奠定了基础。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我想,自信和坚持,就是美国留学的日子,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未完待续) 下一篇:(二)我们为什么值得去美国留学?
-
唯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9 07: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