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能量
我相信这世上文字是有能量的,词语、字意的掌握是理解和使用文字的基础,对其深层次意义的领悟更是感受文字能量的关键。当我们真正明白一个字或一句话的含义时,我们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智慧和力量。
张爱玲曾经送给胡兰成一张半身小照,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里,要真正明白“尘埃”的含义才能明白在这样一场爱恋里,曾经心高气傲的民国女神把姿态放得有多低。
大部分人理解的尘埃就是灰尘,那么什么是灰,什么又是尘呢?两者都是细小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是伴随气流扰动最终归于平静的时候会落到地面,而尘最终会伴随气流在空中飘荡,所以它是比灰更为细小的颗粒,因此才会有“扬尘”的说法。埃是用来计量微小长度的单位,1埃等于10-10(一百亿分之一)米。由此可见尘埃是多么、多么小的微粒,而在这样的微小颗粒里让一颗心沉溺其中并开出花朵来,可见这种爱是多么卑微和敏感。
现实生活中,象形字和繁体字的能量要高于简化字,象形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传递更多的宇宙信息能量。徐文兵曾经在和梁东对话《黄帝内经》中解释过脏腑的脏,象形字是臓,是把东西藏在肉里面,这也特别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医的藏象理论。“藏居于体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就是说脏腑居于人体的内部,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却表现于外,内在脏腑的外在表现有生理和病理征象,借助以“象”测“藏”来治病救人。
徐老师还提起过朋友两个字的含义,这个朋,两个月是肉挨着肉,在古代是指同门,一起在一个老师门下位置挨着学习。《说文解字》云:友,同志为友。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表示志同道合以手相助。“友”字延伸的意思是相互配合,相互相助,互敬互爱的人。所以朋是两个人外在形式上在一起,友是两个人思想和灵魂上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原来,友的情分更加深厚。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最终到今天的简体汉字,它是一种以纯自然符号的方式来构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庞大体系,是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的缩影,是汉民族文化的凝聚,是语言哲学、逻辑学与文化哲学的立体组合。它能够表达音、形、义三者的结合,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字。想要掌握文字的能量场,就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语言表达和深入思考的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字,感受它们的内在能量。从道、法、术、器及高维认知入手,逾越传统思维的桎梏束缚,以纯净的内心感受文字的无上力量。
希望每个人都能放下浮躁,学会在看清和理解文字同时平心静气地深入思考,从文字中得能量、得智慧、得般若……
-
云深不知处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22 1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