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诞生(之二十九)——大王
诸神的诞生(之二十九)——大王
十年前,我在《诸神的诞生(之二十四)——车大王》中,探讨了茂南区新坡镇黄塘村委会官坑境主庙供奉的车大王神,这位在村民传说中清代赶牛车运输为生的广西人,某日行至村旁突觉不适暴毙,不到一夜蚂蚁口含鲜泥将其隐埋,于是村民塑像供奉拜祭。我发现以“大王”命名的神明在高州北部和西部地区广泛存在,那里是明清时期瑶人聚集的区域,他们多数“各自以远近为伍,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移一山”,未编入籍。广西也存在众多的大王庙崇拜。在宋、元、明、清岭南边疆的历史里,敢称为“大王”者,除了山匪,就是那些未服王化的瑶、壮等人群,在籍平民没事平日不轻易冒犯王权。山匪能成为神的可能性甚微,“车大王”更可能具有少数民族的特性。且看《西游记》里的黄眉大王、黄风大王、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独角兕大王、灵感大王、南山大王等等妖魔鬼怪,这些中国人心目中灵异世界里的大王往往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霸主,令人畏惧但又不免充满向往,因为它象征着权力与自由。我们现实庙宇的大王神明,应该也如《西游记》一样,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享受权力与自由的灵魂,或许我们区域族群演变的历史可以给出些许答案。
十年来,我不间断地去茂名各地探访庙宇,发掘出更多“大王”神明崇拜,主要是发现茂名南部及沿海地区也存在着一些“大王”命名的神明。无论如何,我坚持认为,“大王”是那些不服王化的化外之民的自称或他称,而茂南、电白沿海过去也有瑶族人群聚居,而以海为生的渔民流动性强,也造成他们对王朝的管治充满了排斥。
“化外之民”成语出自《唐律疏义·名例》,用来指代那些王朝法律管不到的少数民族,其中“化外”指的是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黄志繁在《化外与化内:12—18世纪的赣南地域社会》中阐述元、明、清赣南的“化外”这样说:
在王朝直接控制的编户齐民之外,还存在许多未被纳入王朝统治的“化外之民”。这些“化外之民”聚集在开发较少的山区,被士大夫称为“蛮夷”。“蛮夷”与编户齐民之间并无固定不变的界限,他们之间会相互流动。“蛮夷”如果接受王朝统治,向政府纳税服役,就可能转化为编户齐民;反之,编户逋逃入山区,则可能变成“蛮夷”。随着山区开发的展开,这些深山穷谷的“化外之民”就有向“化内之民”转化的趋势。
地方历史的记述或可印证我的本地“大王”神明具有少数民族属性的观点。《广东历史人文资源调研报告》“广东省历史人文资源要录”记录了信宜怀乡镇大王洞瑶族斗争遗址:
在信宜市怀乡镇木格、大谢与旺沙乡盘龙村交界的黄华江畔的悬崖绝壁上,洞口离江面100多米。大王是瑶族的首领。信宜到德庆的罗旁(今属郁南县),原是瑶族人民聚居的地方,由于不堪明王朝残酷的压迫和掠夺,瑶民于明万历三年(1575)举行罗旁起义。黄华江一带的一位瑶族首领骁勇异常,他攀崖缘壁似生双翼,故人民称他为“肉翼大王”。他率领瑶胞与陈璘多次激战,曾击毙不少官兵,但终因寡不敌众,而退守于虎跳崖上的石洞中战死。后人称肉翼大王藏身的石洞为“翼王宫”,在河滩东岸上建“大王庙”。每年清明时节,人们竞相登山春游,瞻仰“大王洞”。
神明的一种分类为天神、地祇、人神、冥(鬼)神、自然神等,本地的大王神有人神、自然神两种,人神的存在或说明其来源于现实世界,故而以“大王”命名仍然会受到当权者的挑战。从“大王”的释义一是古代对国君、诸侯王的尊称,二是强盗首领的称呼等等,显然黄华江畔古代瑶族首领被称为大王,是突出了其王朝对立面的意义,但是之后人们依然以“大王”命名庙宇、山洞,并瞻仰、祭拜它,说明人们对这个大王的怀念和同情,其原因就是一直生活这里的人群,过去就是和大王同一样的人群。
张泽洪、廖玲《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研究》第四章中有讲到类似的湘西“梅山教神灵系统中的九溪十八峒蛮王、上峒蛮王、中峒蛮王、下峒蛮王、梅山三百六十州扶大王,确乎有梅山十峒蛮首领的影子。”南方瑶族人存在相当数量的“大王”及“大王”神明,譬如现江华及桂阳、常宁等阳明山一带瑶族敬奉的梅山神共有三位大王、十位郎君、八位财神、四位仙童及梅山兵将等众神灵,三位“大王”是上洞梅山王天子胡大王、中洞梅山王天子李大王、下洞梅山洞王天子赵大王;《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联袂而舞,谓之‘踏瑶’。”怀化存在七姓瑶人的“高坡大王”祭祀圈;道光十一年江华县锦田乡(今码市镇)长塘冲瑶民赵金龙与常宁人赵福才举旗起义,宣传瑶族应有自己的大王才能群龙有首;明弘治七年(1494年),村中蓝公玉号称“过海大王”起义;等等。
谢晓辉在《制造边缘性——10-19世纪的湘西》叙述了西南地区从西汉司马迁写《史记》的年代一直到清道光年间魏源写《圣武记》的年代,始终被认为存在“无君长”与“各有君长”两大土著社会类型。司马迁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温春来也提出宋代的西南地区是“多‘国’林立”,在地方社会的脉络中,其实还有一些也建立有一定礼仪、官僚与阶序化体系的地方“土王”,当然这些土著王权,无论在中原王朝的体制内,还是按照学界有关王权标准的各类论述,都难以真正被称为“王权”。而在西南地区较为规模化的“土王”控制的中心领域的外围边地,往往还存在一些“无君长不相统属”的社群,这些地方又构成了以“土王”为中心的边地、边缘。《宋史》卷493《西南溪峒诸蛮上》曰:“古者帝王之勤远略,耀兵四裔,不过欲安内而捍外尔,非所以求逞也。西南诸蛮夷,重山复岭,杂厕荆、楚、巴、黔、巫中,四面皆王土。乃欲揭上腴之征以取不毛之地。鲁易使之众而得梗化之氓,诚何益哉!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始终蛮夷遇之,斯计之得也。”
元、明、清时期茂名地区也属于华夏的边缘地区,与西南地区社会的发展进程有很多的相似性,存在数量不少的“土王”,或一些“无君长不相统属”的社群,这大概就是诞生“大王”神明崇拜的社会历史基础。
2024年3月15日,茂名桐庐
茂名地区有“大王”的庙宇神明资料:
一、《高州社会历史调查》:
云潭镇珍珠村委会企水村企水甫:庙内只供奉梁四大王一尊神像。
石鼓镇甘竹村委会元岭村甘竹三圣宫:奉祀的神明主要是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孚佑帝君(吕纯阳),故曰“三圣”。神像立于正殿,正中为关帝,像前均有行宫,左右有关平和周仓两侍神,左侧两座偏殿依次为观音和八仙、冼太夫人,右侧两座偏殿依次为灶君、镇坛神和庙堂创始人张梅初、福禄寿三星,左边廊上还立一尊红面神像,名良德周大王,来历不详。
石鼓镇沙坡村委会林屋村沙坡箓树庙:正中供奉三尊神像,当中为通雷林大王,是该村林氏的祖先,即林氏族谱中记载的林侃公,明成化初年由福建莆田入粤,居高凉箓树村,洪化元年(1679,注:清朝三藩之乱吴周吴世璠的年号)得道受玉皇敕封为管雷兵降雨之神。左右为罗大人和朝官。
石鼓镇鹤山坡村委会路口村罗村社:正殿供奉罗大人、冯大人、李爷、庙主、土主、大王根。
石鼓镇水口村水口社:庙内奉有通天大王、二王、三王、观音、冼太和李爷将军。该社年例是农历二月初一。
大井镇青山村委会陂头村冼太庙:正殿供奉三位未知名神灵,后壁悬挂有十五幅贴于木板上的手绘神像(板相),从右到左依次为冯三官、郑四尚书、张三朝官、梁五朝官、蔡四真人、蔡一尚书、罗大人、开天李社大帝、大塘万岁大王、冯嫩大人、蔡五舍人、张十二朝官、郑念五仙姑、冯远舍人、潘八舍人。左侧偏殿供奉冼太夫人、左右侍女,右侧偏殿三位神像,据说是土地神。
大井镇平浪村平浪社:正殿奉祀的神灵依次为冯一大人、罗大人(状元)、周宣灵王,李一大王(又叫平浪大王,是庙主)、冯三官(据说是一名武将)、潘八舍人、道德夫人,左侧偏殿为观音圣母,右侧偏殿是冼太夫人(1989年重建新立)。
荷花镇上俗村上俗庙:正殿神龛摆着11个木雕神像,后面墙上还挂着12幅手绘神像(纸相),从右至左分别是冯十一大相公、太平官、甘三法官、陈一将军、洪绿国王大帝、遥望大王、覃一将军、黄小九官、天圣四娘、陈十五官、冯嫩大人。随后在某村民处发现一本神名簿,里面记着包括这几个在内的59个神名及灵山三位仙娘、高兴黄土两所土主等。名列其中的林平将军,据说是当地林氏的先祖,其坟墓在村边山上,至今仍有后代拜祭。
荷花村讲堂庙:正殿中间立着三拿木雕坐像,后壁挂着几幅手绘神像,可辨神名有黄牛湾三位大神、旧圩武当二座大神、旗头先锋、唐天府、盘古大王、冯二相、罗大人、秀才六官、廖一尙书、陆三天官、陈十五官,左侧偏殿供奉冼太夫人和一位陈罗氏夫人,右侧偏殿单独供着一位古二总兵,据说是当地古氏家族先祖。
曹江镇南山村委会陈亨村陈亨社:正殿供奉的是陈住良稔碰塘土主、风波大王、李劫舍人,旁边三位骑马执剑者是邯、鄢、陶三位太尉官。左边的冼太庙供的是冼太夫人和侍女,甘祝盘三位先锋。
曹江镇霍村村委会霍村霍村庙:正殿上供奉八位神像,从右至左依次为本境台院药师土主、本境雷府得道何念二国公、本境邦主潘什七舍人、本境通天盘古大王、(昊天金阙玉皇上帝,无神像)、本境樟木大王、本境佐国侯皇罗大人、本境左部提督何念一大帝、本境鸡头吉堆土主。
曹江镇关塘村关塘庙:正中高山冷水大王、冼太、雷门通事罗大人、皇后道德夫人、天门都掌冯大人,左玄天上帝、冯谷舍人、罗九法官、村主武锦尚书、良艮福寿土主,边上关帝,右冯信舍人、冯远舍人、明五官、潘七舍人、荔枝根土主。
长坡镇高村村委会王羊山冼太庙:正殿供奉冼太及执扇、捧印两位侍女,前有行宫,左侧偏殿供奉五尊神像,从右至左依次为黄岗大王、羊咩大王、下山太师、枫木、立石两位土主。下山太师据说是医神。右侧偏殿供奉冼太的甘、祝、盘三位先锋。后进观音庵在明间供奉观音圣母及左右童子,面向观音的廊上立有韦陀像,有些村民称之为“华陀先生”,有的则说其为观音弟子。
长坡镇高村村委会孙村社:近年重建新庙,2004年复又拆旧建新。正中奉有庙主平天大王、罗大人,左殿为冼太及左右侍女为重建后增设,右殿为土主公婆,新建观音庵一座于左侧,供奉观音圣母。
长坡镇冼太庙:长坡圩南,始建年代无考,供奉冼太、三位先锋、观音、地母、四所土主、进宝公、大王爹等。
长坡镇潭坑村委会和平村协力社:重建于2000年,一座两进。庙分两殿,左边灵皇殿,即协力社,右边圣母殿。灵皇殿内供奉着五尊木雕神像,群众称为本境灵皇,殿后壁上有十幅纸相,名称自右至左分别是木棉大王、卓务大王、章坑大王、大王垌大王、雷垌大王、源有大王、谷口大王、新疆大王、土主和土主婆。圣母殿供奉着冼太、圣母、观音,通称三圣母。
东岸镇大双村委会大双社:新建碑记:“大双社是人杰地灵之地,前人建有大小庙四所,土主庙两所,大小神有成百个,主要是玄帝庙:有北极玄天上帝,破石大王。广福庙:有烈天广福康皇大帝,张善土主。雷府庙:有三大雷王,十大元帅,八大金刚,四大雷神,榕树、进武、覃、梁先锋,桃马石土主。猪笼庙:有尚康保化万岁灵皇,皇后道德夫人,左右五谷神,荔枝榭龙两所土主。”
东岸镇岑山村委会会石头嘴村带禄社:据介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属带禄村、石头嘴村共有,正中供奉尚康保化万岁灵王(中)、皇后道德夫人(左)、乾袍六索大王(右),道德夫人旁立冼太夫人及男女侍各一,偏殿供奉土地公婆。
二、《那务古今》:那务镇。
那冰村委会清水庙:金身神像盘古大王、梁四、梁五、潘八法官、黄二阁老。
大坑村季会那肥境新安庙:金身神像潘八法官、慧赞大王、伯公伯婆。
彰道村委会石梯庙:金身神像古帝、冯二相、石精大王、伯公伯婆,未金身者有周一、梁一、周三等共36尊。
上埌村委会上埌境庙:莫三天官庙主、土后夫人、高山惠赞大王、紫英太奶,罗、冯、周三位大人,冯二相、刘十六官、梁四、梁五、刘三大仙,刘、梁、乌三位大人,潘四、潘六、潘八三位法官、古帝、女娲娘娘、关平、关胜、周大人、冼太夫人、金音、玉女、行宫、国皇、洪六洞、内金乌、银乌、莫一、邱一、蒙一共33樽神,金身神像19樽。
元洲村委会糖果白木境主庙:金身神像伯公伯婆、平天大王、潘六、潘八法官、骑头先锋、冯谷、冯礼、黄三元帅。
元洲大坡冼太庙、大坡灏洲庙:元洲大坡冼太庙金身神像冼太夫人、行宫、金童、玉女、先锋、潘八法官,后与大坡灏洲庙合并,神像与大坡灏洲庙伯公伯婆、尚书、平天大王等神安坐。
三、其他资料。
(1)高州。
石鼓镇塘陂村委会低水村莞塘社:葛麻岭境土主尊王、庙主冯罗二位大人、仙齐版碧二位大王。二月初二,道公佬到大王庙去勾销“年例”。大王庙的位置是当初林氏先祖从福建莆田迁过来本地时第一个落脚的地方,从此决定将村落建于此。
石鼓镇大路山村南乡庙:供奉观音、冼太夫人、大王、二王、三王、仙娘。
石鼓镇大路山村社庙,供奉冼太夫人、大王、土主、天后等十多名神像。
镇江镇谭板村那射大王庙:供奉大王、二王、三王等。
南塘镇彭村村委会长庆社奉祀周大人(周太师)、罗大人、冯大人、叶七朝官、铁十三官、那官土主、皇后夫人、土后夫人、瓦窑大王等十一尊神祇。
平山镇仁耀垌村委会兵营社、广福宫:纸相李叶念先锋、潘八舍人、道德夫人、殿内舍人聂一官、各家民丁香火、关圣帝、行兵都掌冯大人、罗大人、万岁灵王、盘古大仙、军事指挥冯大人、冼太夫人、高鉴大王、勅赐巡天乡主聂五官、浮应大王、土地公、土主八婆。广福庙奉祀康王。
平山镇福芳村委会河槎社:从左到右:李一尚书、葛二尚书、冼太夫人、道德夫人、葛三先锋、罗大人、关圣帝、盘古大王、康王大帝、万岁大王、刘三仙娘、舍人聂一官、土主(公婆)。
长坡、谢鸡、曹江交界处大榭岭通天谢赖大王庙。
平山镇贺垌村大王岭,海拔766米。因古时有人在此据山称王,故名。山上尚存山寨遗址。
长坡镇五星村贤山庙祀奉贤山浮应大王。
长坡镇吉子垌村西村庙,祀奉贤山浮应大王、文昌帝君、关圣大帝、冼太。
东岸镇奇岭南大仙庙:盘古大王,伏羲姐妹,冼太人
宝光街办、荷塘、南塘、石板与化州那务交界处马蹄岭,主峰海拔334.5米。马蹄之巅宽敞称大王壇。
(2)茂南区。
新坡镇黄塘村的黄塘社、王官庙:庙内碑记有“古迹灵坛车大王、敕事有感杨一杨二官人、黄堂来庆二境土主口列圣”记载。本庙奉祀土主公婆、车大王公、杨一官人、杨二官人。
新坡镇莲塘村委会高车村高禄社朝官庙正殿奉祀(从左到右)罗大人、谭大尚师、张公鼓大王、白面秀财。
镇盛镇彭村彭阳社,奉祀(彭阳)境主、太保爷爷、巡检爷爷、大王、康皇大帝等神祇。
公馆镇油甘窝村委会古城山村古城大庙:供奉关圣帝、周仓、关平、罗大人、罗大王等。
公馆镇油柑窝村村委会油柑窝村侯王庙:左殿奉祀玉封道果陈三尚书、右殿奉祀武帝(关公)、文帝(文昌)、正殿为罗大王、罗大人。
金塘镇金塘村委会宋村的大王宫,奉祀平天大王、香平境主(土地公婆)。
金塘镇桂山村委会连垌境主庙:年例联英境主“联英社”轿亭道符上神明莲垌土主、太祖都御史、雷府三司、兰溪土主、罗周刘三位大人、二位旗头、庙内合殿、行雨龙王、雷公电母、禾花仙女、田头土地、城隍主宰、冼太夫人、天后娘娘、玉封道果、各家香火、今庚太岁、当年行令周大王、道佩案主、船上捕瘟陈十五官、过往虚空。
金塘镇姚村锡塘岭大王庙。
(3)电白区。
水东街道大王古庙正殿猛烈水府财神大王,左边将军为先锋执事,右边将军为巡检官人。
水东西湖东南边的罗屋村大王古庙正殿奉祀猛烈水府财神大王,左边将军为先锋执事,右边将军为巡检官人。
南海街道晏镜社区晏镜古庙奉祀海主大王、巡检官人、贡段(侍神)、胡鼻(侍神)、博团境主。
博贺镇西葛村委会上李村海主宫海主武大大王。
(4)化州。
丽岗镇尖岗岭大王殿、尖峰古庙。大王殿不设神像,只摆设了神案、香炉;尖峰古庙奉祀通天大王、榕木大王、骑龙大王、玄天上帝和观音。
四、云潭镇2003年版《谯国郡曹氏谱牒》。
《灵王庙祭祝文》
玄山殿内恩感夫人灵王大王文武官班列圣暨庙主
曹旵号日成众神之位前曰
恭惟灵王、大王,坐镇一方,神光普照,福泽诸乡,灵威显赫,王恩浩荡,御灾驱患,保障平安,有求必应,降福降祥,功昭今古,德满乾坤,歌功颂德,历久弥昌,感恩戴德,铭心难忘,兹届例诞,典祭庙堂,牲仪虔具,旨酒清觞,恭迓尊神,惠然鉴尝,庇荫我等,长发其祥,永沐宏庥,山高水长,物阜年丰,四时咸安,耕丰营遂,科甲名扬,才源广进,福寿绵长。
美哉 尚
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