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7回:痛饮狂歌仗剑天涯,飞机腹泻汽车尿频
【黃劍博采風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仙佛道緣環宇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5057回:痛饮狂歌仗剑天涯,飞机腹泻汽车尿频

最好的结果, 总在不经意间降临。
在前文【黃劍博采風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第6110回:飞扬人生皆有起落,挫折所别只在高低】中我提到人在囧途中遇到的破财消灾的事宜,但有一些窘迫的囧途是没有办法使用金钱来化解的,比如因为身体原因导致的囧途:

黄剑博问大家:出国旅行最怕什么?
我想腹泻或尿频尿急肯定排第一了,我和队友在环球旅行的过程中都经历过类似的尴尬场景,有一次在欧洲坐长途巴士,当时尿急,大巴车上没有厕所,我们最终逼迫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停车,然后跑到绿化带解决了。

还有一次在老挝,我们刚出门走了不久,队友就拉肚子,但老挝旅游设施不完善,我们满大街找不到公共厕所,最终只能在一个居民家借用厕所。

当然我也不能嘲笑老挝这样的穷国家了,前年我在纽约旅居了半年,就经常在时代广场附近看到尿急的黑人兄弟直接站在马路边随地大小便,旁边是密集的人流。

我去年在南美洲旅行时也遭遇过一次腹泻,但当时我是在汽车上,我让司机停车,自己跑到灌木丛中解决了,幸亏这样的腹泻一年只发生一次,如果太频繁就会非常麻烦了。
所以长途艰苦旅行的前提还是要有强健的肠胃。

从2015年开始,我们环球旅行快十年了,至今没有在飞机上腹泻过,所以很多人要问了,如果在飞机上拉肚子,会出现什么尴尬?

其实在飞机上把排泄物拉在座椅上并不稀罕,我记得欧洲有些航班就经常出现乘客在座位上拉屎而导致航班返航的,美国也不例外:去年9月1日,达美航空一架A350(注册号为N570DZ)执飞DL194航班,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飞往西班牙巴塞罗那。

该航班因一名体虚乘客“在飞机上持续腹泻”,在飞行约一个半小时之后返航至出发地。当时机上当时载有336名乘客。该名乘客持续腹泻,客舱内遍布粪便,可能触发生物危害风险。

同样是去年10月15日,易捷航空一架从西班牙飞往伦敦的EZY8054航班在延误3.5小时后被迫取消,原因竟是航班上有一名乘客在飞机厕所地面上排便。

机上乘客格杜说该航班原定从西班牙特内里费岛飞往伦敦盖特威克机场。在此事故发生之前,该航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原本安排好的飞机被换成了另一架较小的飞机。

英国易捷航空的U28054计划从特内里费(TFS)飞往伦敦盖特威克(LGW),特内里费是大西洋里头葡萄牙著名的旅游胜地,属于加那利群岛。这里各国游客都有,因此也难说肇事者究竟是哪国人,是不是喝醉了,需不需要承担责任等等。由于乘客在厕所地板上“拉肚子”,导致英国易捷航空的航班取消。

特内里费与伦敦之间的航班非常密集,每天有十来个,英航、瑞安和伏林都在经营。仅易捷航空一家,每天就有四个航班。U28054是晚间倒数第二班,乘客本来可以疏散到末班和次日航班上。但这个航班先前因为机械故障已有延误,乘客又太满,因此变得一塌糊涂。最终U28054延误了近12个小时起飞(等于原机补班),一些乘客改签并拿到了500英镑(约4400元人民币)的赔偿金,一些乘客被要求“自寻住处,费用后补”,但仍然有一些乘客行李无法原机抵达伦敦。

欧洲生活水准较高,愿意承担厕所保洁的人非常少。受此影响欧洲国家普遍缺少公共厕所,就连肯德基麦当劳等餐厅厕所的门上都有密码锁。因此航班取消而不是由空姐空少打扫也可以理解,当然罪魁祸首还是那个把粑粑拉在地板上的人,它扑鲁两下,就把整架飞机都搞臭了。
飞机厕所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设备设施,历史上因为厕所堵塞,中断飞行临时备降的事情都发生过。还有些机型因为厕所设计不合格。。。总之乘客上飞机时最好不要喝酸奶等容易引起腹泻的流食。

当然,旅行中除了“人有三急”之类的临时性不适导致的囧途之外,也会出现身体素质低出现的慢性疾病引起的窘迫,比如有些群众有糖尿病等长期性的久治不愈的疾病,这时出门就需要注意身体了。
因为身体疾病导致的人在囧途,是无法使用钱财来消除的,也就是说,“破财消灾”有局限性。

我在突尼斯邂逅过一对父女俩,他们也是深圳人,父亲姓李,比我大,女儿还在读书,父亲想带女儿见世面,所以带着她旅行了很多国家。
老李跟我们一起抵达突尼斯,他提醒我说入境处会提供免费的手机SIM卡,我们还一起排队给手机充值,后来在突尼斯旅行时,老李时不时地惦记着请我吃饭。

我感觉最内疚的是老李找我借药品时,我的背包中恰好没有治疗咳嗽的药物,我只携带了感冒药和腹泻药,以及大量的创可贴。

这也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出国旅行要趁早的原因,岁月不饶人,大部分年纪大了之后都会年老体衰的,生理规律,就像我这次出国,刚到摩洛哥时也咳嗽了一周,幸亏身体素质好,在没有药的情况下硬扛过去了。
老李毕竟比我大,他没有这么幸运,据他在朋友圈发布的文章介绍:

病中旅行,每咳嗽一声,左肋下腹便如中枪一般,撕裂的疼痛,连续几天之后,腰都直不起来。在摩洛哥全程,可怜我还得开车。有时没咳出黄痰,头已咳晕,几近昏迷。好吧,我宝刀未老,我十八岁半。

算起来二月初即咳嗽严重了,三月上旬才缓解。咳了三个国家。从土耳其伊兹密尔咳到摩洛哥卡萨布莱卡,到马拉喀什,到撒哈拉沙漠边上,再咳到伊芙兰、舍夫沙万、得土安,再咳到埃及。

吃药无数,但因已引发支气管炎,需要阿莫西林之类的抗生素,处方药,药店买不到。动过去医院念头,但这里缺医少药,进到医院,也许鸡同鸭讲,白跑一趟。到了摩洛哥首都丹吉尔,想起找大使馆,怕大使馆进不去,径直去了文化处,一位工作人员刚好开车出门,给我在手机上标记好中国援助医疗队地址,距离不远,

一个厨师模样的人开门,说领之导不在,但是他可以给我找药,过了一阵,他拿了两大盒抗病毒口服液,没有抗生素。给他钱,他不收。虽然感激,可我最需要的药呢?天天喝,一天三次,甜滋滋的,喝到吐,幸好有点效果。

然后,咳到突尼斯。虽然做了不少攻略,标记了要逛的地方,但终因病魔缠身而对风景兴趣大减。除了突尼斯巴尔杜国家博物馆和苏塞考古博物馆(主打马赛克镶嵌画)。

最有趣的事发生在路上。从突尼斯到苏塞,窄轨火车在垃圾飘荡、缺乏养护的铁轨上颠簸。自2 0 1 0年末爆又发“茉莉花革掵”之后,这个国家一直没缓过劲来,首都乡下,到处是破败之相。行至中途,火车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性急的人下车找列车员理论,列车员摊手,耸肩,好一阵子,才摆脱围攻,

其实人们对这种情况见惯不怪,发泄一下也就罢了。有人在路边爬平,头对头下棋,犹如意外获得了度假的幸福。铁路两边田园风光。左侧不远是大海。右边风景很有层次,橄榄林一望无际,与天边连绵群山相接。林间白的蓝的黄的小花盛开如锦。漫步其中,心情放松,仿佛这片美丽的田野属于自己。

铁道也被鲜花装饰,两侧的花朵与闪亮的铁轨构成反差颇大又有趣的图案。快有三个小时了,列车员通知大家到另一边候车,有车转运,可没等人全部过去,又说火车可以走了,一众乘客乱哄哄坐定,火车吭哧吭哧走起来,一副大病初愈的老者样子。爬行也就十来公里,又趴窝了。这次是真不行了。还好,大半个小时之后,大家登上路过火车,站到苏塞。(无独有偶,黄剑博从斯法克斯搭乘列车到突尼斯旁边的海滨城市时,车头就坏了三个小时!)

住在苏塞老城城墙下。旁边是集市,乱糟糟的,几条街几近雷同,也没有突尼斯城集市的规模。多亏将两个旅行背包放在突尼斯,否则,连用纸巾擦拭老痰的手都腾不出来,更没力气背沉重背包。

再咳到埃及,终于在开罗买到阿莫西林等药物了,加量服,从开罗吃到阿斯旺,两盒吃完,似乎好转不少,但精神仍然萎糜。

在开罗,首先用两天看埃及博物馆,这是小女的最爱。上次来,就看了两天。但这个馆日见破落,木乃伊馆也消失了。或许他们把精力都放在新馆了,可是新馆开馆遥遥无期。

住在吉萨金字塔旁。天天看,拉开窗帘就一头撞到,它就成了一个普通建筑。好处是马路对面即是大名鼎鼎的米娜酒店,过去吃午饭,拍照。喷泉水池、草坪、棕榈树,背景是金字塔,相当上镜。不少年轻人专门过来打卡。十多年前,埃及朋友给订了这间酒店,才八十多美金一晚。还参观了开罗会议巨头们住过的房间,在蒋介石先生的房间,坐在办公桌前拍照留念。现在被万豪收购,住不起,每晚达六七千人民币。

飞到阿斯旺,特意选尼罗河西岸村落。田园风光,空气清新,几天下来,状态有所恢复。房东阿里颇友善,餐食虽简单但不难吃,还会送点柑橘和香蕉。这里的柑橘酸甜多汁,十分美味。香蕉也好,不大,一口气能吃五六条。晚上坐在小院喝茶聊天,会把咳嗽忘记了。

阿里曾在吉萨当兵。退伍后他开客栈,挣了钱后又折腾一处客栈,缺钱,加上疫情三年,费时六年才搞得可以住人。他带我们过去参观,的确比现在这处好。但屋里仍有油漆味,而且Wi-Fi尚未开通。在楼顶凉棚,他拿出啤酒和柑橘。正喝着,上来两个努比亚人,没聊两句,拿起阿里的啤酒喝。

阿里说他们是帮他建房子的人。显然,在这个村子,阿里算是有地位的。然而,埃镑大贬百分之四十,家家户户大受影响,可谓雪上加霜。普通人的日子,天天难捱天天捱。知道了这些,对那些千方百计想索要点小钱的,也完全可以理解。

到卢克索,住的地方仍在尼罗河边,风景旖旎,鸟语花香,帆影点点。奇怪,第二天就精神了。河岸有几家美食,常把早餐与午餐放在一起,这顿吃这家,下顿吃那家,最妙是晚餐,往松软垫子上一躺,先上一瓶啤酒,配薯片,慢慢啜饮。

收了帆的桅杆,像光秃树枝。几丛菖蒲与芦苇随风起伏。水波轻叩船舷。河面铺满东岸灯火,重叠了卢克索神庙的阴影。不时有大船驶过,三四层明亮的窗户尽力张望陷在树影里的我们。

又有双层游船,花枝招展,音乐嘈杂,有人在船上开派对。能够快乐地挥霍生命真好。能够在陌生的地方打量陌生的自己真好。灵魂这时候脱离肉身,不仅自由,还放纵不羁。

好啊,我还有很多路要走。卢克索赫尔格达,(以上引用的文字源于深圳李春俊,版权归其所有,请勿转载)。


写了这么多,有群众要问了:既然自助游那么累,那么多人在囧途,为什么不跟团呢?

我认为老年人可以跟团游,年轻人千万不要频繁跟团游,否则你会遇到大量消费陷阱。
黄剑博不讲大道理,我只拿两个案例进行分析,先说一对年轻夫妇自助游的案例,最后再讲一个年轻人跟团游被骗的案例,以儆效尤。

第一个自助游案例:
我问中印28亿人:如果夫妇俩养了三个小孩,这样的夫妇还能环球旅行吗?

在中印,这样有小孩的夫妇会将小孩放在国内,夫妇俩独自出国旅行。
在欧美,这样有小孩的夫妇会将小孩带到国外,夫妇俩带着小孩旅行。

我在国外见识过很多带着三个小孩旅行的欧美夫妇,甚至有些婴儿是刚生出来不到几天就带出来见世界的,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中国夫妇敢带三个小孩环球旅行的。

国内有一些很早就开窍的夫妇,尽管有了小孩,尽管也没有带小孩出门旅行,但他们肉身毕竟是在频繁出国旅行,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就是十三阿全。


大三生子,没车没房,环游旅行六十多国,90后夫妻活出最酷的样子(确实比我们还酷,毕竟我们比他们大了一轮)。

见证一路走来的爱情——十三姨和阿全哥的“流浪记”,从不应付生活,10年之旅爱情最美的样子:2009年,还在上大学的阿全和十三姨在川藏线相识相恋。十三在日记里记下了这段怦然心动的岁月: 两个热爱旅行的灵魂就这样相遇了,

并相约余生都要一起去世界各地看风景。 那时的他们还是穷学生,只能一路穷游,徒步、搭顺风车,能省则省。 饿了就吃白水煮面,夜深了就地搭帐篷,或是借宿在当地人的沙发上。 最终痛痛快快地玩了一个半月,只花了127块钱。

和一个有趣的人流浪到世界各个角落,远比跟团来得有趣。
“我们是在川藏线的路上认识的,9年去了60几个国家和地区,不是打卡式的旅行,而是像当地人一样地生活。从遇到对方开始,旅行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另一半,从旅伴到伴侣,从两个人走到了一家人。”

“出发总是美丽的,尤其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清晨上路,车子出了城,只见每经过一个个的小村落,都有它自己的风格和气氛……”
阿全说:“对的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缘分,遇到时,当格外珍惜。”

十三姨说:“女孩子要有野心,还要有胆量,做个冒险家更好。”
放眼中印,夫妇俩能一起出国长途旅行的人极为稀罕,而年轻夫妇更罕见了。
路上相爱,大学生子,没车没房,环游63国……这对90后夫妻,因为旅行,因为爱情,活出了最酷的人生。
我带着好奇问:“你们是如何做到边旅游,边带孩子,还能边赚钱的啊?普通人应付工作就已经很累了,你们要应付这么多事,怎么忙得过来?”十三听到应付二字,立马说:“我们从未应付过生活,这个词用在我们身上是不合适的,无论是旅行,还是孩子,我们都是享受的心态,如果是应付,我们撑不到现在的。”

她的回答,让我对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到底是怎么的生活态度,才能够在生活无止尽的摧残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和期待?
“旅游不仅仅是消费,也可以让我们成长,有生之年你能感受这个世界,才能尝试到不一样的人生。”
第一次知道十三,说来很无厘头,是通过网店,偶然的一个推送,觉得照片上的女模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深深的吸引我。那种气质不像是网红模特随便凹姿态就美成一副小欧美街拍,也不是那种扮演着与世隔绝故作仙女的做作感,更不是天生而来的超模明星的气质。长相不出众,没有太多设计和浮夸的道具,照片里的十三笑的很开心,是那种发自内心能笑到你心里的笑容,丹凤眼单眼皮眯成一条缝,嘴唇薄薄的,涂着非常朝阳般的红色,打着棕色系的眼影,和穿着风格很搭,满满的大自然气息和森系的感觉。
对了,十三生了三个娃,但依然是一个美女,所以说,环球旅行要趁早,尤其是女人,因为女人年轻的时候拍照才好看,不用每次发朋友圈都要将照片疯狂美化为”照骗“。
第二个跟团游的案例:
变味的旅行团,发霉的购物团。
这年头不良公司喜欢搞噱头假招聘,一会说招睡觉体验师,一会又招旅游体验师。
读者卧底旅游咨询公司:假招“体验官”,真赚人头费。

带薪公费出差旅游,还能打造自己的IP成为网红,这样一份工作,让不少年轻的应聘者动了心。
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型消费陷阱。一些旅游咨询公司以“招聘旅游体验官”为名,将应聘者送入“低价购物团”,来赚取“人头费”。
2023年1月,澎湃某记者卧底进入一家位于我国合肥市的旅游咨询公司调查,发现该公司在某线上招聘平台大量招募“旅游体验官”。应聘者接受线下面试和培训后,该公司就以免费安排跟团旅游作为“复试考核”要求,将应聘者分批送入云南、厦门、张家界等地的“低价购物团”,从地接旅行社获得400元至600元甚至更高的“人头费”。而每面试并成功安排一名应聘者跟团游,负责面试的公司员工就可以获得50元的提成。
不少应聘者在此过程中,遭遇导游威O胁恐O吓、强迫购物等“低价团”常见套路,动辄消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

90后美女小黄是一位自由职业者,平时喜欢旅游。2022年末,她在线上招聘平台“老板直聘”刷到一家名为“安徽凡森”的旅游咨询有限公司在招募“旅游体验员”,底薪4千元,提成另算。描述称,该岗位类似“旅游博主”——进行旅游线路实地游玩,将吃、住、行等各环节体验,通过照片或视频等方式,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旅游体验。招聘启事特别注明,求职者需满28周岁。
既能到处旅游,发发自媒体讲讲旅游体验,就能赚一份工资,这样轻松的工作让小黄心动了。经过简单的线下面试和培训后,小黄被告知需要跟团出游作为复试考核,而旅游线路和相关费用均由该公司安排并承担。很快,小黄在内的4名复试者(2男2女)就登上了飞往云南的航班,开启6天5夜“昆明丽江”跟团游。

“一落地,我们每个人就被收了四百多元,说是‘小交通费’。”小黄回忆称,当地景点分散,途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路和购物。“到了景区就被催着走,有些景点没游览,甚至连照片都没拍上。”而一路上更换的多名导游,多次以威谩骂、诱导等式强迫团友们消费购物的经历,让小黄一行人感到不快和后怕。小黄计算,此行光购买银制品和茶饼,她就花了近约三千多元(收割韭菜)。
行程结束,复试结果石沉大海。小黄回想起面试和出行中的种种细节,愈发感到不对劲。“其实行程快结束时,我就起了疑心,没被录用也算意料之中。”小黄说。

至于录用情况,黄剑博发现低价团的种种套路,打着招聘的旗号,实际上是找冤大头割韭菜:对于参加购物团的面试者,首先会劝退大部分人。“去了云南回来,除非你是抗打击能力很强,或者你很想做这份工作,其他人基本上不想干。”即使录用了,也很难真正留下来。而频繁换人替补,是这类中国不良私企的惯用套路,也是这种出行模式得以隐蔽运作的关键。

黄剑博认为,既是公司员工因公出差,因公行为所发生的所有费用,都由公司买单,包括培训费和往返机票。哪有自己垫钱干事的。员工自己出资出力代公司干事,已经不是员工了,应该是老板了,至少也是股东吧。怎么也要签个出资协议、借款协议什么滴。。。法律不难,难的是心态。。。
提醒年轻人睁开眼睛,三思而行,如果你选择自助游,就已经可能轻松避开这类旅游消费陷阱了。
与其看别人脸色度日,不如靠自己生活;与其小心翼翼地装着,不如没心没肺的活着。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事,看淡一切,就是善待自己。

末了我要再次强调一下图文分享的重要性,之前有友人寻问为何二个多月没有更新发现文章了,原因是今年一到三月份我在北非旅行,一直没有时候系统性地写作业,现在返回国内之后,才能从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抽出时间整理一些文字。
还有朋友问我,现在都是视频时代了,谁还看图文?
我个人认为,短视频就像流行感冒,它现在是很流行,但很快它也会被更新的分享方式淘汰,短视频很快会成为时代的眼泪,但文字和图片是永恒的。
以前的人无聊就看电视剧,现在的人无聊就刷短视频。
毒短视频占据了人类太多的脑容量。
欧美人有毒瘾,中印人有短视频瘾。

最毒不过视频:永不止歇的无聊瀑布流。
警惕“娱乐至死”和“奶头乐”类型的短视频。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3186:短视频戒断所群;
刷与不刷短视频的,以后可能会是不一样的人类了。
大脑奖赏回路产生的多巴胺越多,这种体验就越容易上瘾。
人的大脑会被短视频驯化,注意力也会以秒为单位被切割成碎片。
当沉浸在这些不断更新的“真实手机视频连续剧”中,一旦不看,很多人就会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恐慌感。
从国外回来,我就发现大街小巷都是刷短视频的人,甚至我以前最喜欢的屠夫们都会在砧板旁边架起三角架,一边杀猪一边欣赏短视频。
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过程越费力,这些信息在他的大脑里储存得就越牢。反之亦然。“看短视频,看的是画面,很具象,很轻松,门槛很低,但人们可能什么都没记住。而看书,看的是字,很抽象,有门槛,需要付出脑力,所以你之后可以复述出来。”
专家认为沉迷短视频导致人的“大脑内存”降低,连带“维持健康生活的意志”也变得羸弱。让人形成脑雾感:忘记过去熟悉的名词概念,记不起老朋友的名字,“可以说我先是脑子被短视频干废了,进而身材和健康、注意力和创造力都明显受损。”越来越多沉迷短视频的人发现,自己出现了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等症状。
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瀑布流在指间一直流动着,它不舍昼夜,为人们源源不断供给“爽点”。无论你是出租车司机、电梯里的外卖小哥、上课的大学生、北大哲学博士、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只要动动手指,你就能轻松连接外部的多元世界,掌控热辣滚烫的信息,得到算法为你量身定制的快乐。

手机成瘾的本质,是一个人因为对于真实世界、真实的人的关系的缺失,出现了内心空虚和孤独,不得不转向有刺激性的东西,维持一种兴奋感。
用深度阅读干掉无意义的短视频。“孩子接过手机,这顿饭就不会说话了。他们的大脑在还在发育的时候,已经被短视频植入了,儿童的大脑陷入了需要快速、强烈刺激的状态,以至于于他们连游戏都玩不动了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6 18: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