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向:十五岁出门远行
编者序
在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和发小两人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旅途。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没有家长或者老师的带领下出去旅行,奇妙的是这样的旅行竟然得到了双方家长的同意。而家长之所以没有陪同,是因为他们都担心自己会有高原反应。
那时的我究竟为何对西藏心向往之呢?恐怕来源有三,一是我的小学班主任曾对我说她最想去的地方是西藏,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也不知道她现在去过了没有);二是初中时开始接触摇滚乐,郑钧的一首《回到拉萨》让我在震惊于他的唱功的同时对那藏地又充满向往;三是初中时读的一部叫《藏地密码》的长篇小说,在同学们都在图书角争相阅读《盗墓笔记》时,我独自沉醉于《藏地密码》的神秘魅力。于是旅行就开始了,这是属于我们的“十五岁出门远行”。
我们从上海坐飞机,中途在西安咸阳机场转机后到达拉萨,在拉萨跟团游玩了几天后,再乘坐火车去到发小的故乡兰州(对,现在已经是故乡了)玩了几天,然后返回上海。在西藏的期间我每天都会记一篇日记或者叫游记,如今再看也有意思,于是将其打出来发在豆瓣,是为考古。
2015/6/17 周三 西藏
说飞机不晚点是假的,接我们的西藏向导说到西藏的飞机95%都是晚点的,于是我无奈又欣喜地想:东航才晚点1个小时,到底是好。
飞机舱门到机场的那个“桥”应该已经是西藏的气压了,除了轻微的头晕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那一整天其实也没什么反应,还是太年轻。
晚饭吃过先烤再炒在一起的羊肉,土豆,洋葱,大葱,面皮,除了西部地区的香料给人以口味重的感受,但这羊肉和土豆真是太tm好吃了。还在这餐厅喝到了老板说叫“孬茶”的微咸的饮料。这家青海餐厅的大众点评只有三条评论却以如此好吃,所以我和H迫不及待地去找有300多条评论的牦牛酸奶店,无果,便在布达拉广场溜达了一会。不得不说,拉萨这座城市太随性了,相必是一年有3500小时阳光的缘故吧。
2015/6/18 周四 西藏
早上去的西藏地矿博物馆的兴建故事相当有故事,故事围绕着西藏的“藏传佛教”展开: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特大baoluan,作案人是相当多的lama,他们收到一位外国赴藏的游客的煽动,造成这一惨案,而这位外国友人据说是在拉萨八角街买了一颗天珠(西藏独有的宝矿石),但带回其祖国之后鉴定出天珠是假的,于是他大发舆论,最终导致了这事件的发生。
西藏自治区政府zhenya住baoluan后花了三个月建了这座博物馆,为得就是封住这些fenlie分子的嘴,告诉他们:西藏的宝石,真的在博物馆,在寺庙……假的在北京中路,在八角街。
下午游览了中国最“无法无天”的景点——布达拉宫——不能拍照,不能带化妆品,不能提14th dalailama,不能走回头路(不可回到游览过的殿堂),几千间殿堂只开放19间……
布达拉宫中有8吨黄金,但同时有一句话:布宫中最不值钱的便是黄金。此话不是空穴来风,5th dalailama在布宫中的灵塔里悬有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据说是印度的大象脑中自然形成的,世上仅有一颗,价值可抵某座城池——上海。
游完信仰在空气中摇曳的布宫,并没有很深的感触,想必是因为我不信佛吧!因为“不走回头路”,所以从布宫后门走出去的我逆时针绕到正面,布宫的围墙前不是树,也不是如树般挺立的士兵,而是转经轮,信教徒顺时针转动它们,转经轮上刻着经文,转一周的含义即为:诵经一遍。
在布宫西侧发现了牦牛酸奶坊,陈设了得,美食可口。
2015/6/19 周五 西藏
天还没亮,便乘车前往纳木错。凌晨细雨,应是春天;路上骄阳,到了夏天;圣湖降雪,突临寒冬;返程豁然,秋风徐来。
一路上听了很多以宗教为核心的故事:为什么dalailama要露出右臂;石山上的梯子壁画的溯源;圣湖和圣山的关系,圣水圣器的功效......
很玄乎,很复杂,声子有黑暗色彩的西藏文化完全不是吸引游客的噱头,是几乎所有藏民都信奉的存在。宗教和政治的融合,不同寻常的画面,神秘的西藏,不是游玩的,是探索,感触的。
2015/6/20 周六 西藏
扎布伦布寺给游人的感受比布达拉宫好得多,朴实又充满气息,寺庙的建设巧妙地运用了一种材料——牦牛毛。牦牛毛制成的毯子遇热膨胀遮阳透风,遇雨收缩防水,挂在门前,实在又实用。
对于藏传佛教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我不是百度,不赘述了,还是那句话:西藏美丽的表面是用眸子欣赏的,但他神秘而纯正的内在是用心感受的。
2015/6/21 周日 西藏
今天从日喀则返回拉萨,途中看见了天葬台,又去了藏民家中,吃过糌粑,烤土豆,喝过酥油茶,青稞酒,味道并不是想象中的不可接受,还有一丝甜香。但接踵而至的便是坐在藏民家听他们推销手工藏银商品,无奈。
在西藏的行程结束了,感谢这些负责人的好导游,我知道他们分别姓或名:马,多吉,黄。
明天就去兰州了,我看着远处,没有焦点,对心中的西藏念道:扎西德勒(祝你吉祥如意)。
2015/6/22 周一 西藏
顺利踏上前往兰州的火车,也就是顺利告别日光城,告别青藏高原,我想我还会再来的,希望是自驾。
火车翻过了唐古拉山口,穿越了可可西里无人区......每次火车掠过藏羚羊群,车厢内便一阵沸腾,有人尖叫,有人疾呼:藏羚羊我爱你!藏羚羊身材窈窕,皮毛精亮地发光,两根长长闪着光的角刺向天空,身影轻盈,与暗黄的土地融为一体......
火车上还见到了从小到大亲眼看到的最完整,绚丽的彩虹,彩虹久久不消散,人们的目光也始终朝着窗外。彩虹一直跟着火车走,虽然我搞不太明白原因——过了一会有看见原来的大约横跨50米的彩虹上方又有一层彩虹,淡淡的,像为原本那素颜已动人的大彩虹上了一层淡妆。
编者跋
时隔将近九年,再看从前的自己写的东西,有两点感受。一是自己写作的文风,似乎在很早就固定下来了,形在变,但神没有变。二是能感觉到那时自己的精神状态要比现在更加踏实,那时候我的写作,还有意识工于修辞和描写,而且是用纸张书写。现在的我用电子产品书写,速度快了很多,但很多地方都偷工减料了,与其说是文风简练倒不如说是偷懒,是一种属于现代文明的匆忙。
再看那时候的旅行方式,当时的我没有智能手机,我的发小有一部荣耀手机,但当时手机的功能很有限。似乎导航也不好使,我们在城市里就这样漫游着,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也不会随处拍照。发小整理相片时发现,整个西藏行我们一共也只拍了几十张照片。确实,最美的风景要留给最好的采集设备与存储设备,眼睛和记忆。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7 00: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