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碎碎念(一)
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
----托马斯.潘恩
利用考试后以及暑假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和纪录片。看完后,了解到很多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观念,也产生很多新鲜想法。我觉得应该记录下自己的理解与感想,一方面是留下脚印;也能让我认为那些应该知道这些的朋友能够分享,能够理解生活中的我的语言与行为。
我想说一下现在为什么会对历史与政!治如此关注,可能很多人觉得那个东西既不能换成学分,也不能吃,除了快慰一下嘴皮之外,简直是一堆无用的东西;或者认为我们只是普通人,对这些又不能左右,知道了也只能徒增无奈。而我为什么越来越觉得它对我的吸引力大过其它,笼统地说,是由于不断积累的疑惑,对现实的疑惑,对社会的疑惑;同时,也是因为我们并不能真正地置身事外,高高挂起,即使你是最最普通的一个人,你的言行,生活都无形地被这些东西节制,到最后,可能你那小小的安身立命的要求也不会被施予也会被剥夺;说的再大点,因为我想了解真相。现在舆论太嘈杂,每天都有无数个声音说着无数个不同的价值观,让人无所适从;很多社会行为都很难理解清楚,人越大,就越觉得在社会的表面之下,都有其原因,只有了解那些原因,才能减少疑惑。而所有这些,纯粹的数学解释不了,计算机科学也解释不了,那些只有一面的属于“统治阶级”的“历史”也解释不了。
我期间看的第一本书是由一个网友间接"介绍"的,那是cnbeta中偶然看到的一条回复——“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吸引我的,不是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多么宏大,而是它所说的观点与以往我所接触到的任何历史书、政!治书都不同,新鲜而可能又与我对这个国家的理解不谋而合,就像一把终于找到的钥匙。
这本书就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简略地说,整本书都是对一个极度冷静的极!权!政!党统!治下的社会的描写与渲染,在这里,所有文化思想活动的权利都收归于party,普通人不需要独立思想,不准独立思考,私生活也处在“老大哥”的严密监视之下,遍布各个脚落的思想警察甚至能从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窥测出你的想法;新闻、书藉甚至历史都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为party的活动生产的一种产品;用不断的战争假想、创造的英雄与榜样、从小灌输的“爱!国主!义”与对异族的仇恨将人们头脑中本应具有的理智清洗干净。整本书看完后,是一种生生的恐怖。这种恐怖不是仅仅是知觉表面的恐怖,也不只是一种虚幻,它就是现实,所有的这些描写,你都能在我们这个国家,在历史中找到影子;如果说人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能够拥有不灭的希望,那在《一九八四》这个世界里,“老大哥”就是要榨出你心中所有的希望,然后在你的眼前,用你的手亲自将它们一个一个捏得粉碎。当温斯顿大叫着喊出“去咬裘丽亚!”时,心里却是异常的平静,甚至都不想嘲笑,不想抱怨,不想咒骂,只是沉默地合上书,很久都不想说话。我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那样一个如此纯粹的国家,我庆幸人类也没有理智到如此可怕的地步,我甚至庆幸自己看到了这样一本书。
看完了《一九八四》,慢慢地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从小所受的思想教育与长大之后看到的听到的出入会如此之大,为什么party始终不肯放开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为什么各个事业单位都会有party委,为什么国家迟迟不肯对学校进行去行政化,为什么新闻中总是一个腔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民英雄(我并不是全盘否定他们的真实性),为什么party是毫无置疑的正确而其它一切不观点的都是错的,为什么资本主义的东西都是恶的,为什么权利既得者会有如此优越的生活而农民工却要会讨要血汗工资而奔波,为什么毛时代会出现那么多的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同样,我会用另一种眼光审视这个国!家无所不在的集体主!义,我也能理解奥运和世博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伟大的民簇自豪感,还有对个体的无视,对人民沉重的负担;也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英雄在被宣传的时候总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而到后来遭遇变故,或者流落街头时却无人问津。
我想,奥威尔达到了他的目的,看完这本书后,他已经在我心底留下了对极!权、对集!体主!义深深的憎恶与戒心,就像他们说的,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如果说《一九八四》是对极!权主!义淋漓尽致地刻画,那么奥威尔的另一部著作《动物农场》则是通过动物的革!命影射了这样的一个极!权政!权的形成。书中介绍了动物们为争取美好的生活而革!命,最后却被部分革!命领导者奴!役的整个过程。我一直试图找到这整个环节中的“死穴”,什么样的一个关键因素能阻止这个进程。奥威尔说,希望在无产者手中,因为他们占据人口的85%,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力量。但或许,这又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希望。也许他们永远也不能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或者即使意识到,又无法组织起来,在面对危急关头时,自身的软弱和侥幸心理又会占据上风,直到发现已无力反抗。就像我的历史老师说的,个人永远别想斗过组!织。《动物农场》中,当拿破仑用几条恶狗发动政变,驱逐雪球时,愚昧而温驯的羊群只会附和拿破仑,用不断地叫声打断了动物们试图讨论的努力,而面对暴力——我不知道如果动物们在此刻就像被剥夺了生存底线一样奋起反抗,会有多大胜算,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可以给拿破仑强大的一击,足以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不至于后来的被奴役——他们却毫无反抗,即使知道这是不对的。如果在当时告诉他们,你们若不反抗,后果会很严重,你们将会比革!命前更悲惨,你们生时将会做一辈子的苦力,老后也要被榨取最后一滴血,他们或许会真的反抗吧。真的好难说,他们可能还是不会反抗,毕竟没有亲眼见到,亲身经历,侥幸的心理最终会取胜吧。
或许关键所在,就在于暴力的自!由和高度的戒心。暴力的自!由就是所有个体都有拥有武器的自!由。只要拥有了武器,他们与那些阴谋者及他们的政!权的暴力上的差距就不会太大,随时都有反抗的机会,大大增加了阴谋者们的风险与代价。而高度的戒心就是要在心里建立暴力的自!由是所有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的底线,凡是企图剥夺这种权力的所有尝试——不管理由是多么有根据,好处是多么显而易见——都要勇于以生命的代价捍卫。由此也联想到最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个判决,以5比4裁决美国公民无论是在联邦管辖区、还是在各个州、各个城市拥有枪械,均属宪法权!利。即使他们也深知拥有枪械的自由造成了一定的犯罪率,但也知道如果剥夺了这项权!力,潜在的后果是多么可怕。我不得不佩服美国的智慧。
我觉得,周围的很多人都把国!家,政!府,party的概念混淆掉了,或者说有这个意识,却并没有在生活中加以区分。爱'国主!义变成了爱party主'义,政'府就是统'治人民的工具。就我所听所闻及个人的理解,政'府并不是自由的敌人,而是自'由的代理人,代理人的权利有时过于集中,那他的主人就必须时刻睁大眼睛监督政'府的一言一行。政'府讨厌监督是必然的,如果人民此时就真的放弃监督,那就最终会被奴役,就是对国'家的犯罪。一个民'主的政'府,一个被监'督的政'府的终极状态就是不再依赖于个人,依靠有效的组织,有力的监督就能高效地运转,虽然在监督过程中耗费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但这是值得的;而一个极'权的政'权则恰恰相反,其兴衰则与领导人的个人才能息息相关,组织也只是领导人个人意志的执行者而已。
(未完)
----托马斯.潘恩
利用考试后以及暑假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和纪录片。看完后,了解到很多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观念,也产生很多新鲜想法。我觉得应该记录下自己的理解与感想,一方面是留下脚印;也能让我认为那些应该知道这些的朋友能够分享,能够理解生活中的我的语言与行为。
我想说一下现在为什么会对历史与政!治如此关注,可能很多人觉得那个东西既不能换成学分,也不能吃,除了快慰一下嘴皮之外,简直是一堆无用的东西;或者认为我们只是普通人,对这些又不能左右,知道了也只能徒增无奈。而我为什么越来越觉得它对我的吸引力大过其它,笼统地说,是由于不断积累的疑惑,对现实的疑惑,对社会的疑惑;同时,也是因为我们并不能真正地置身事外,高高挂起,即使你是最最普通的一个人,你的言行,生活都无形地被这些东西节制,到最后,可能你那小小的安身立命的要求也不会被施予也会被剥夺;说的再大点,因为我想了解真相。现在舆论太嘈杂,每天都有无数个声音说着无数个不同的价值观,让人无所适从;很多社会行为都很难理解清楚,人越大,就越觉得在社会的表面之下,都有其原因,只有了解那些原因,才能减少疑惑。而所有这些,纯粹的数学解释不了,计算机科学也解释不了,那些只有一面的属于“统治阶级”的“历史”也解释不了。
我期间看的第一本书是由一个网友间接"介绍"的,那是cnbeta中偶然看到的一条回复——“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吸引我的,不是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多么宏大,而是它所说的观点与以往我所接触到的任何历史书、政!治书都不同,新鲜而可能又与我对这个国家的理解不谋而合,就像一把终于找到的钥匙。
这本书就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简略地说,整本书都是对一个极度冷静的极!权!政!党统!治下的社会的描写与渲染,在这里,所有文化思想活动的权利都收归于party,普通人不需要独立思想,不准独立思考,私生活也处在“老大哥”的严密监视之下,遍布各个脚落的思想警察甚至能从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窥测出你的想法;新闻、书藉甚至历史都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是为party的活动生产的一种产品;用不断的战争假想、创造的英雄与榜样、从小灌输的“爱!国主!义”与对异族的仇恨将人们头脑中本应具有的理智清洗干净。整本书看完后,是一种生生的恐怖。这种恐怖不是仅仅是知觉表面的恐怖,也不只是一种虚幻,它就是现实,所有的这些描写,你都能在我们这个国家,在历史中找到影子;如果说人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能够拥有不灭的希望,那在《一九八四》这个世界里,“老大哥”就是要榨出你心中所有的希望,然后在你的眼前,用你的手亲自将它们一个一个捏得粉碎。当温斯顿大叫着喊出“去咬裘丽亚!”时,心里却是异常的平静,甚至都不想嘲笑,不想抱怨,不想咒骂,只是沉默地合上书,很久都不想说话。我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那样一个如此纯粹的国家,我庆幸人类也没有理智到如此可怕的地步,我甚至庆幸自己看到了这样一本书。
看完了《一九八四》,慢慢地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从小所受的思想教育与长大之后看到的听到的出入会如此之大,为什么party始终不肯放开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为什么各个事业单位都会有party委,为什么国家迟迟不肯对学校进行去行政化,为什么新闻中总是一个腔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民英雄(我并不是全盘否定他们的真实性),为什么party是毫无置疑的正确而其它一切不观点的都是错的,为什么资本主义的东西都是恶的,为什么权利既得者会有如此优越的生活而农民工却要会讨要血汗工资而奔波,为什么毛时代会出现那么多的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同样,我会用另一种眼光审视这个国!家无所不在的集体主!义,我也能理解奥运和世博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伟大的民簇自豪感,还有对个体的无视,对人民沉重的负担;也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英雄在被宣传的时候总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而到后来遭遇变故,或者流落街头时却无人问津。
我想,奥威尔达到了他的目的,看完这本书后,他已经在我心底留下了对极!权、对集!体主!义深深的憎恶与戒心,就像他们说的,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如果说《一九八四》是对极!权主!义淋漓尽致地刻画,那么奥威尔的另一部著作《动物农场》则是通过动物的革!命影射了这样的一个极!权政!权的形成。书中介绍了动物们为争取美好的生活而革!命,最后却被部分革!命领导者奴!役的整个过程。我一直试图找到这整个环节中的“死穴”,什么样的一个关键因素能阻止这个进程。奥威尔说,希望在无产者手中,因为他们占据人口的85%,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力量。但或许,这又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希望。也许他们永远也不能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或者即使意识到,又无法组织起来,在面对危急关头时,自身的软弱和侥幸心理又会占据上风,直到发现已无力反抗。就像我的历史老师说的,个人永远别想斗过组!织。《动物农场》中,当拿破仑用几条恶狗发动政变,驱逐雪球时,愚昧而温驯的羊群只会附和拿破仑,用不断地叫声打断了动物们试图讨论的努力,而面对暴力——我不知道如果动物们在此刻就像被剥夺了生存底线一样奋起反抗,会有多大胜算,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可以给拿破仑强大的一击,足以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不至于后来的被奴役——他们却毫无反抗,即使知道这是不对的。如果在当时告诉他们,你们若不反抗,后果会很严重,你们将会比革!命前更悲惨,你们生时将会做一辈子的苦力,老后也要被榨取最后一滴血,他们或许会真的反抗吧。真的好难说,他们可能还是不会反抗,毕竟没有亲眼见到,亲身经历,侥幸的心理最终会取胜吧。
或许关键所在,就在于暴力的自!由和高度的戒心。暴力的自!由就是所有个体都有拥有武器的自!由。只要拥有了武器,他们与那些阴谋者及他们的政!权的暴力上的差距就不会太大,随时都有反抗的机会,大大增加了阴谋者们的风险与代价。而高度的戒心就是要在心里建立暴力的自!由是所有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的底线,凡是企图剥夺这种权力的所有尝试——不管理由是多么有根据,好处是多么显而易见——都要勇于以生命的代价捍卫。由此也联想到最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个判决,以5比4裁决美国公民无论是在联邦管辖区、还是在各个州、各个城市拥有枪械,均属宪法权!利。即使他们也深知拥有枪械的自由造成了一定的犯罪率,但也知道如果剥夺了这项权!力,潜在的后果是多么可怕。我不得不佩服美国的智慧。
我觉得,周围的很多人都把国!家,政!府,party的概念混淆掉了,或者说有这个意识,却并没有在生活中加以区分。爱'国主!义变成了爱party主'义,政'府就是统'治人民的工具。就我所听所闻及个人的理解,政'府并不是自由的敌人,而是自'由的代理人,代理人的权利有时过于集中,那他的主人就必须时刻睁大眼睛监督政'府的一言一行。政'府讨厌监督是必然的,如果人民此时就真的放弃监督,那就最终会被奴役,就是对国'家的犯罪。一个民'主的政'府,一个被监'督的政'府的终极状态就是不再依赖于个人,依靠有效的组织,有力的监督就能高效地运转,虽然在监督过程中耗费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但这是值得的;而一个极'权的政'权则恰恰相反,其兴衰则与领导人的个人才能息息相关,组织也只是领导人个人意志的执行者而已。
(未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