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微服私访记录 Vol.3 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
拖延症写一下去年看的话剧。
在香港朋友的邀请下,购入一张全粤语的喜剧话剧演出票——《荔枝英雄传》。
这个演出新到我在豆瓣都找不到任何关键词和词条去评价和推荐。如果不是朋友邀请,我估计也不会想去看一部全粤语+没字幕的小剧场话剧。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问题,半吊子的粤语听力,说实话看到时候对我来说简直是煎熬,好几次都想走神不看了,但是为了票钱,努力看完了全场。万幸我还能听到一大半台词。
关于购票

小剧场低成本演出,在票务合作方面(这次是扑飞平台)都很节省。早鸟票甚至是直接联系演出方,线上付款购票。合作的票务不提供票纸,只有电子码,当我看到工作人员按照订单给观众找打印出来的购票二维码截图,我真惊了。
一些小剧团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演出信息,这次演出就是在facebook发的信息。在大陆有些小剧团也是在微博、豆瓣、小红书、剧团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自己的信息,感兴趣的观众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联系上剧团,购入或获取观演资格。
关于交通
在香港基本都是用【谷歌地图】,和大陆用【高德地图】之类的是一样,平台都会帮忙规划好出行路线。地铁坐到【湾仔】步行一段距离就到了,或者也可以做巴士。但是因为担心堵车,出行首选一直是地铁。
艺术中心就在会展边上,演出时候正好遇上书展,周边人还是挺多的。跟着地图规划的路线走,总可以找到目的地。
关于剧场
如果不是这场演出,我都不知道在艺术中心还有一个小剧场。建筑物里不仅有剧场,也有电影院、画廊、艺术展厅、工作室等。平时活动也不会少,可以在官网上了解到近期艺术中心的动态→香港艺术中心 (hkac.org.hk)
因为下了地铁跟着导航走,几乎是踩点到剧场,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观察建筑物的外观,再加上是晚上,也没怎么仔细看到建筑物的全貌,等有机会去现场再去好好逛逛。

关于演出
舞台造型一开始觉得很简单,而且全程只有一个场景,一套服装,全靠两位主演的台词来表型故事进展。但是在舞美设计和灯光上的小设计,会给平淡的舞台带来一些变化,在观众以为“舞台就这样了”的时候给予一些意外的小惊喜。
故事非常的有TVB武侠剧的风格,不是纯正的古风,带有一些港剧特有的荒诞滑稽。以往看一些主要靠演员对话推进的剧情会觉得很无聊,但是这部在我还有语言隔阂的情况下,三句一笑点,五句一金句,让我完整的看下来了。故事类型,和剧情里面的江湖气,是我在大陆的话剧中没有看到的。剧本也不是单纯的搞笑剧,在演出后还能让你有一些哲学思考,在我看来这也是挺难得的。
写在最后
我以为在香港这个文化发达的地方,不会出现演出卖不出票的情况,事实证明,文化前行的道路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