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美术馆看画展(之一)
辽宁美术馆看画展(之一)
20240308
辽宁美术馆坐落于辽宁工业展览馆的西北角,属于偏安,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这个建筑的主体似乎并不包含有美术馆的内容,只是后来的某一个时间,将一个角落划给了美术馆,这个时间大约是在80年代。大约也是在那个时候,记得去看过一次画展,好像是神奈川县儿童画展,之后还去过几次。
今天又去了一次,是一个名为“2023馆藏精品回顾展”,原本是有一些期望的,可是看过之后,似乎与期望有些差距。当然可能是认知和修养有欠缺,不能理会其中的内涵,这是可能的,我也不想回避,只是觉得与以往看,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
在去美术馆之前,先是去了展览馆的前面,那里可是热闹的很,全是人。下车是在东门,西行必然要穿过主馆。当然也没指望美术馆也会是这样,但是也确实过于冷清,反差实在是大。我去的时间是下午的一点十分,到两点十分离开,一个小时的时间,整个美术馆不足十个人参观,还好,倒是安静。
再说展品,说是年度馆藏精品,看过之后,还真的体会不到,不知道所谓的精品,到底精在哪里,当然这里说的是个别的,只是这种个别有一些数量。
说到精品,在大约是北侧上二楼的缓步台的墙上,挂着一副画,很熟悉,记得是叫“炼钢工人”,这个应该是精品。记得这幅画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还有罗中立的《父亲》,不知道这里的该是那一幅。上进前看了,也没看出什么子午卯酉,就是觉得这一个不会是原作。回来后查了一下,这一幅叫《钢水 汗水》,作者是辽宁大连人,当时大约就是在这里做的画,最后完成在1981年。一经参展,随即引起轰动。
实际上,《钢水 汗水》并非宏大叙事,也属于小视角,小事件,但是其刻画和表现,不论是技法,还是场景,都足以让人震撼,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相比之下,今天看到的“2023馆藏精品”,就少有这样的关注和视点,更多的是闲情逸致。
当然,闲情逸致也无可厚非,但就技艺与技法上,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看过之后,多数的“精品”倒像是写生、练习、作业,不是创作,更不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