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一)
我的母亲来自无锡的郊区农村,家境十分贫困。十几岁她背井离乡来上海南翔的一家纱厂,开始了她的童工生涯。
这段艰难的早年经历,使妈妈对穷苦之人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她深知贫困的滋味,也明白生活的不易。因此,妈妈总是对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充满同情,并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在我家,奶奶是大家长,由于家庭成员众多,管理并非易事。我的爸爸是一名海员,每次出海都要离开很长时间。他的工资会全额交给奶奶,用于家庭的日常开销。
每次爸爸出海时,都会偷偷给妈妈一些钱,这些钱是爸爸从为数不多的奖金中节省下来的,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妈妈的同情心异常强烈,每当她看到有人遇到困难,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原本用于应急的钱也常常被挪用于慈善。
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话的年代,有一次我和妈妈一同走在路上,偶遇一个带着孩子在路边啜泣的女人。妈妈见状上前询问,得知她因资金不足无法购买回家的车票。妈妈心生恻隐,便带她前往长途汽车站购买了前往苏北的车票,还贴心地给了她一些路费。那个人感激万分,双方互留了通讯地址,并承诺一定归还钱款,还热忱邀请妈妈去她乡下做客。几天后,我问妈妈那张留地址的纸条放在何处,妈妈却云淡风轻地回答说丢了。
至今,我都不知道那张纸条当初是她故意丢的,还是不小心弄丢的,但看到她如此平静地回答我的问题,想必她一定是经常这样做,已经习以为常了。
妈妈去世后,爸爸对她最多的抱怨就是她生前太喜欢施舍了。妈妈总是心地善良,乐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妈妈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我,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真正意义。尽管我们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妈妈总是乐于助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温暖这个世界。
妈妈的善良和施舍精神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明白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虽然她已经离开了,但她的爱将永远在我心中延续。

上海悠闲老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穿越孤独,拥抱岁月余晖
- 插秧:知青岁月里的成长印记
- 插秧:知青岁月里的成长印记 (1人喜欢)
- 《端午粽香忆童年》 (2人喜欢)
- 童年春节回忆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