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记账以后...
1
事情的起源是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余额宝里只有四位数的流动资金了,然后我就有点慌了。
平时我的策略基本就是零钱放余额宝里,几毛利息也是钱,就让它滚着呗。
不得不感叹:钱就像时间,总觉得岁月还长着呢,不知不觉催人老。钱有时候也是底气的代名词,当你知道你可以随时躺平的时候,去打工还会更加精神抖索,想着老子还是有点家底的,瞧不起谁呢。
我想不起来钱是怎么就被花完了的,一来没有大额的开销购入实体(房车都没有),二来也已经没有长距离的旅游规划了。
于是我决定开始记账。
记账这件事,在我初高中的时候也痴迷过一阵,那时候主要不是为了记账,而是为了用好看的记账本。好不容易搞来一本花里胡哨的本子,里面还有各种可爱的标记,趋于女孩子爱小物品的心理,总会记录几笔。

记账这件事,说来容易,坚持起来难。那些好看的本子里,前面都是密密麻麻,到后面就几乎都是空白页的基本上是常态。
所以要不是迫不得已想要一探究竟,我万万也是不会重新踏入这步的。
2
决定记账后,做了两件事:一是确定用哪个手机软件;二是制定每日限额和记账规定。
记账APP是盲选的,主要是在小红书里参考了很多帖子后选了“团团记账”。用下来感觉还不错,主打一个“萌”。

整个界面很生动,每个类别都用了可爱的表情,对你每一次的记录还会有记忆功能,使用体验很友好。
此外还加入了打卡功能,每日可以领取金币,并且这个“团团”还有点宠物养成的感觉,可以给它喂食,比如珍珠奶茶之类的它都喝。

这样的话,其实每天记账还挺有动力的。因为整个过程很有趣,并切中了女孩子的心理。
关于第二件事,我去除了每个月的固定开支,比如房租和车贷,只算每日的常规花销,我定的是250元一天,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就是7500元。
我本来想着这绝对是一笔巨资啊,哪怕每天喝一杯咖啡30,一日三餐150,出行公共交通,也就200可以搞定了。想当年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一个月也就花500元,照样活下来了。
这个开销是没有包含任何其他支出的,记账期间,就不能买衣服了,也不能买贵重的科技产品,不然分分钟就超标。
但即便如此,记账的第一个月我发现超标简直太容易了。
发现很容易超标后,我把一日三餐尽可能节省,早饭不超过10块,午饭50,晚饭能不吃就不吃。咖啡也不喝了,统一用公司的咖啡机。日常社交也尽量减少。
在此期间,我发现了其他的漏网之鱼:每个月我妈家的水电煤、我外婆的各种日用品都是我来支付的,加上我自己的水电煤,这些分分钟超过四位数。
偶尔也是要买些基础护肤品的,几百也就没了。
一个月一到两次的聚餐(对于一个E人来说不算多吧),买点书、买两条冬天的光腿神器、买些书、给车加油、偶尔打车等,一个月到头竟然也要花了小一万。

3
我们常常说要掌控好自己的生活,那第一步其实可以从掌握每个月的开支算起。记账是我们在经济波动时期保持财务稳定的锚。
有了第一个月的经验后,第二个月开头我就先预估了本月的大头花费,做了金钱的规划,还是按照250元一天的预算继续进行试验。
这一次,我做了一些调整,把生活用品的购买频率进一步降低,并且提高已有物品的使用率。把昂贵的护肤品换成平价的,并且合理规划使用。
我发现家里还有很多没有拆封的样品或者是过去一时兴起买的网红瓶瓶罐罐,但都被关进了冷宫,于是我开始从珍惜已有做起,减少欲望。
这个理念的核心不是退休,而是“减少欲望”。
在我进行调整后,第二个月竟然没有超支,而是近乎平了设立的目标。


在经济的大潮中,我们似乎总在追逐,却忘了停下来的意义。
我们经常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记账,其实是通往那诗和远方的小船。

林小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当婚姻生活走向AA制...
- 对待上班的无敌心态 (2人喜欢)
- 当代女性:用力乖还是做自己?
- 奢侈品传播新风向:如何自救? (1人喜欢)
- 相亲市场上的“差不多先生”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