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期》:欧亨利奖作家的科幻恐怖短篇
金妮驱车穿过时常有流星划过的树林时,撞见自己年幼的女儿贝琳达与陌生男子在此地露营,而这个名叫雨果的男人坚称贝琳达是他的女儿桑尼。正当二人僵持之际,一批身穿防护服的政府人员登场了…… 《龄期/Instar》是今年2月Tor Books推出的科幻恐怖短篇小说,作者凯伦·霍勒曾获欧亨利奖,她的创作以短篇科幻和奇幻小说为主。 下面是简单的泄底和感想——

金妮和陌生男人雨果争夺女儿时,身穿防护服的政府工作人员登场了,说他俩吸入外星生物释放的荷尔蒙产生认知错乱,这哪是个“孩子”?根本就是个外星生物。金妮和雨果当然不信,于是工作人员当场更换了另一说法:附近树林里有毒气泄露,大人看不太出来,但对孩子影响很是严重,所有人都需要集中检测,尤其是孩子。 要这么说,俩人就信了。 作为上帝视角的读者,也信了。因为当金妮和雨果带着“孩子”登上政府车辆时,已经确信自己是一家三口了。 进入附近的临时据点,吸入工作人员调制的新鲜空气后,金妮慢慢意识到,“贝琳达”根本不应该是自己的孩子——那个生物看起来像一根淡黄色的棍子,长着草履虫似的脚,周身包裹着一层薄雾——薄雾呈现出孩子的轮廓,就好像棍子套了件“孩子”的戏服。 工作人员解释道,这种棍子似的形态只是外星生物的一个生长阶段,它还会继续“蜕皮”成长。去年棍状外星人首先出现在俄罗斯,它们改变了土壤,现在那里的土地已经长不出庄稼了。 然而金妮没能清醒多久,恐怖的外星荷尔蒙再次控制了她。很快的,金妮和雨果以及其他被集中在此地的“父母”们冲破围栏,带着“孩子”们向树林深处逃窜。“孩子”们越跑越快,最终停了下来,抑制不住兴奋地一头扎进地里,迅速没入土壤。 “父母”们阻拦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离自己而去。无处寄托的悲痛压垮了他们,众人放声大哭起来。 尽管他们不知为何而哭。 龄期:指昆虫幼虫在连续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个人认知遭到篡改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是陌生人,还是至亲?是爱人,还是仇敌?这些投入深厚情感的对象,倏忽间变成另一模样,该远离的却忍不住亲近;该仇恨的却忍不住深爱。 这一元素的运用在恐怖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较为常见,但常看常新。作者凯伦·霍勒写短篇小说很有一手,在《龄期》寥寥二十几页的篇幅中,她巧妙地施以迷惑,即便读者已看准大致方向,还是难免生疑,乃至一度迷失。 小说最后,“父母”们的集体逃奔和无由悲恸着实令人触动。
古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空白》:超自然恐怖的“摸彩”故事 (7人喜欢)
- 《靛蓝房间》:会议室中的无头同事 (4人喜欢)
- 《折刀》:师德失范导师遭遇食人树 (7人喜欢)
- 《哨站331》:科幻恐怖+心理惊悚 (3人喜欢)
- 2024恐怖小说阅读年终总结(个人向) (4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