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错
最近在看书,有一段时间了。最开始是因为工作中的困惑,看一些政治题材的,《曾国藩传》《史记》《王阳明传》,之后带着功利的态度看《鬼谷子》,知其义,却不能践之于行,领会不好,每强拾,却难坚持,想来想去,可能是我动机不纯,便罢。还是读一些让人温暖轻松的文字吧,聊以自慰,刚好新买的《我们仨》到了,拆开,一口气读完了——简单淳朴的文字和感情,最抚凡人心。正值这段时间又在跟老公(我通常连名带姓呼其名)闹矛盾,这次差点把婚离了,不因为这次的导火索大或小,情势僵或更僵,只觉得我们的心远了,不想维持了。
渐行渐远的感觉,我喜欢的,你不赞同;你喜欢的,我嗤之以鼻;孩子的事情,我们各抒己见,互不买账,慢慢的过成了“自己管好自己”。
我对女人恋爱、婚姻颇为自得的观点是:恋爱是一个独立的女孩找到依附,欢快的小鸟被宠溺幽静,被剪去羽翼,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婚姻是让这只被剪去羽翼、依人的小鸟再次成长,变坚强独立的过程。
我们的“自己管好自己”的阶段就属于转入比较成熟的婚姻状态了。我以为这是一种冷漠、渐行渐远的状态,我一度坚信这样下去,我们的婚姻不能再维持,或只能被维持(因为小孩)。现实中,身边的朋友,不少见这种婚姻状态。可能他们跟我们一样,基于成年人的自尊,难于启齿,但是谈话中的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对婚姻的失望与无奈。我对这种状态的察觉,也可谓是“知己知彼”。
《我们仨》给了我另外一种答案。对“自己管好自己”的另外一种解释——婚姻过后,小鸟再一次成长,变坚强独立,但不冷漠,不形同陌路。独立的工作,处理自己的工作包括烦恼。也分享生活,去“探险”(钱钟书和妻子的娱乐)。持不一样的心态——不怨、不责,包容、宠腻。
他是你信誓旦旦要相伴一生的人,怎能忍心用人性污糟险恶的一面示之,怎忍心逼其以人性污糟险恶的一面相对。
被琼瑶剧、伤痕文学、玛丽苏喂大的一代(80后)啊,在感情里总是傲慢自大,我不知道80后们吃了多少成长的苦。认知总是在苦难之后,要感谢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