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语录丨庄子名言名句18讲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并明确否定礼教社会政治制度以及虚假文化生活,在政治上主张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生成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本文就是从该书摘取一些句子,进行翻译并对句子做出观点输出,如有错误,请方家指正。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跃过一道缝隙一样,很快就过完一生了。此句演化为成语“白驹过隙”,比喻时光易逝,借以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
译文: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庄子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讨论时空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人的认识、见解和观念受环境影响很大,生活环境狭小的人,在诸多认识上具有片面性,不能理解高深远大的事物。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庄子以鱼与鱼之间以湿气、唾沫相友爱比喻仁义,以江湖比喻大道,说明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4、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译文: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句话说明人生在世难免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反抗也好,无可奈何也罢,倒不如修炼自己的心界,对万事万物淡然处之才是。
5、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译文: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庄子把人心比作陡立复杂的山川,把探人心想的比登天还难,其实就是在说诚如自然界如此危机四伏,但人心只会比其更加险恶。人心隔肚皮,所以,我们无法真正理解一个人有多险恶。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
译文: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像水一样清澈,不掺杂污浊物。小人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表面看起来像甜酒一样甘浓,实则浑浊不堪。这句话体现出庄子在为人处世方面,坚持无用为用的观点,“君子之交淡如水”准确地表达了朋友之间纯洁真挚的友谊。
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外篇·田子方》
译文: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肉体的死亡倒是还在其次。这句话是说一个人是否存在过,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言行举止是否有好的正向引导,若他是没有思想的傀儡,那他是否还算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失去了思想和思考的能力,变得麻木不仁。所以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不要做一个麻木不仁的空壳。
8、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译文: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这句话庄子把人的感情比喻成泉水,把人比做鱼。是讲当两个人缘分到头时,不应该用最后的感情互相折磨,而是彼此放手。当时跨越山海而来,缘尽后,理应再归还于山海。
9、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外篇·至乐》
译文:人生最高境界的快乐就是无所谓快乐,人生最大的荣誉是不追求荣誉。这句话是讲无论悲喜都是一时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追求名利,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就。
10、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内篇·齐物论》
译文:大道容易被小的成就遮蔽,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这句话说明了真理和真相往往会被浮华的事物所影响。所以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一定不要被表面的、虚假的“外衣”所迷惑。
11、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内篇·逍遥游》
译文: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仙,皮肤白皙冰雪,风姿绰约,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吸风饮露。能腾云驾雾,有坐骑是一条飞龙,经常在海外游玩。此句描写了一位天生丽质的神人,她是庄子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是庄子绝对自由理想境界的人格化和具象化。
12、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杂篇·盗跖》
译文:喜好当面阿谀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诋毁别人。这句话是讲有这么一种人,他实实在在的有两幅面孔,表里不一,虚伪至极,这种人一般被称为小人。若遇到这种人还是小心为妙,不要与之过多纠缠,免得招来无端祸害。
1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外篇·胠箧》
译文: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被逮到了一定会按律治罪,罪行严重的甚至还要判死刑。但是那些大偷大到偷窃整个国家的人则不但不会被治罪,而且还能成为诸侯称霸一方,受世人景仰。庄子此句一针见血,揭示了“家天下”的本质特征,清醒地看到了专制宗法制带来的消极影响,客观上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14、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杂篇·盗跖》
译文:古时侯,有个叫尾生的男子和心上人在桥下约会,等到河水上涨,女子还没有来,尾生为了不失信,抱住桥柱而被河水淹死。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诚信,一个是爱,诚信和爱都是极为正面的词汇,但守时、守信,爱一个人不能不讲方式方法,尾生在这里是有些固执在身上的。他们“重节轻死”,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是被道家否定的,我们不应该鼓励这种行为。
15、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杂篇·外物》
译文: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语言本来就是一个工具,用以传达意,目的在意,不在言。比如你用船渡过了河,就忘了那条船吧,不要还搬着船走路,那反而是一种束缚。挣脱束缚从忘言开始。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是说知识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是一种精神文化力量,已有几千年的沉淀,而人的生命不过百年,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更应该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大家之范者,还应为人类创造精神价值才是。
17、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庄子·内篇·人间世》
译文:好的习惯养成在于长时间的修炼,恶习的养成在于不及时改成、纠正错误。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习惯很难养成,坚持下去也很难,能坚持好习惯的都是自律之人。反之,恶习就很容易形成,这是人的惰性在作祟。培养良好的习惯,摒弃坏习惯,才能修生养性,成为品格良善之人。
18、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译文: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这句话说明了凡世事物皆浮华,过好当下,降低期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才是今世最大的修行。
转自乐编乐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