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子路说:那些背着行李而需要走很远路程的人,不会专门选择特别的地方休息。家里贫穷还需要赡养父母的人,不会去选择什么特别的工作。当年我伺候父母的时候,经常自己吃藜藿,却要跑到百里之外扛大米给父母吃。我的父母去世之后,我跑到南方的楚国当官。出行就有几百辆车,粮食多的根本就数不清。随便休息都有很好的条件,随便吃个饭都有极高的标准。就算我想再吃藜藿,想再跑到百里之外给父母扛大米吃也已经不可能了。人生苦短,父母的寿命犹如白驹过隙,就算草木想要赶在霜露侵袭之前长成,就好像是贤人想要在父母堂前尽孝但是父母却再也没有机会。所以说,家里贫穷且有父母需要赡养的,不会特意的挑选工作。
02
原文
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草木欲长,霜露不使。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故曰: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也。
03
补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孔门十哲”之一。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加一条,他还是“二十四孝”之一的“为亲负米”的主人翁。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枯鱼衔索:指穿在绳子上的干鱼,表示时日不多。后面这句几何不蠹按道理应该是和枯鱼衔索对应的,但是我实在是翻译不出来。这两个词语现在都放在一起用了,都是表示人的生命短促。后世也引申为思念已经逝去的双亲。
04
感
子路的“为亲负米”这个事看上去已经是“二十四孝”中比较靠谱的了,不过百里这个数据也确实有些夸大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吧,相信子路早已离世的父母看到了子路取得的成就也应该感到欣慰了。后面枯鱼衔索这个典故是出自韩婴,讲的就是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这里用的事出仕这个概念,我给改成找工作。我觉得现在来说,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实在是有些困难,先找个工作做着,骑驴找马。没有什么事是能一步到位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