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无效沟通实录
查看话题 >2024新年,关于“催生”的情绪记录
32岁,结婚三年,日常生活远离父母和公婆所在的北方城市,我和丈夫X日常生活中等水平偏上,目前战线统一暂无生育计划。于是今年过年,我再也不是欣喜的回家欢度佳节,而是怀着上班的心情准备舌战群雄。写下这篇文章,想要梳理一下我所经历的“催生”。
大年三十
和公婆以及丈夫的亲戚们吃团圆饭。席间有长辈浅浅提起生小孩的事情,同辈已婚已育的表哥表姐立刻打断,说别催了,趁现在没生,好好享受二人生活吧。长辈们也并没有就此放弃,趁着丈夫出去的时候拉着我又说了一些早点生小孩的话,话自然是讲得很温和,也没有危险发言。于是我心情平静,点头微笑,温柔娴静,不发一语。
午饭结束后和婆婆单独回家,在路上已经感受到了她抑制不住想要发问,终于她说:“那你们现在到底怎么想的?”我说:“X怎么想的我就是怎么想的,我们的想法一致。”婆婆沉默,然后就开始了老生常谈,无非是早晚要生,生早一点对女的好,并且用她自己和我妈举例,说我妈现在身材就还保持的很好。我不置可否。
下午回了趟我家,恰好姑姑也在,她算是我和我X的介绍人吧,她似乎总觉得对于我们现在的态度她也要负责。于是,她提起话头,无非是以“为我的身体考虑”为出发点。因为是自家人,我也懒得听了,就发出灵魂质问:“姑姑,那你当时生小孩是为什么?”姑姑立刻回答:“那就是年龄到了,身边的人都生了呀。”我说:“那这么说来,你根本没想过自己为什么要生小孩咯,不就是别人干啥你就干啥?”姑姑沉默了,顾左右而言他。这一刻,我觉得自己似乎小小的胜利。(直到我走的那一天姑姑也没再单独找我聊这个事,再次印证了这个小小的胜利)
大年三十,心情平静,内心坚定。
大年初一
今天一整天是去丈夫的亲戚家,我不是特别熟悉,心情主打一个在乡村晒太阳。终于去到一个伯伯婶婶家里,他们的儿子今年也在,算是我们叔叔辈吧,暂且叫叔叔。叔叔一家一直生活在北京,穿着打扮上能看出来过得不错,他的儿子今年大学毕业。虽然我和X已经结婚三年了,但是叔叔今年是第一次见我,还是给我塞了红包。能看出来是个讲究人。在长辈家聊了一会天,避免不了的就被伯伯和婶婶问到啥时候生小孩。我不仅没生气,反倒是很理解。在这样的场合,许久不见甚至彼此都不熟悉的长辈只是为了找个可以共同聊下去的话题,生小孩可能就是我们之间唯一的共同话题。我本来是打算像往常一样微笑糊弄,由X在旁边接茬转移话题即可。然而这个时刻,叔叔打断问话,强力输出:“别问了,问这干啥,这都是人家的私事不适合在这说,再说了,人家现在好多人都不要娃了。”这一刻,叔叔的形象在我眼中升华了,并且被我以偏概全的形容为:“去过大城市,见过大世面的人,就是不一样。”
大年初一,心情振奋,稳中向好,内心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虚幻的想象。
大年初二
白天回娘家,无事发生。晚上去丈夫的姥姥家,一切开始崩坏。
先是丈夫本人被姥姥拽着单独聊了半个多小时,饭后姥姥趁着丈夫去地下室,又拉着我在饭桌前,还有大姨、舅妈、婆婆轮番上阵。除了老生常谈之外,这一次有一个特殊角色——舅妈。舅妈早年间和舅舅也坚持不生小孩,结婚七八年后才生的。舅妈就是起到一个现身说法的作用。开始我一直没有说话,直到有人说了一句:“我们女的不比男的,你说男的50岁突然想要小孩了,你咋办?”我实在有点忍不住了,说到:“那我只能说,我现在信任他,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也是我自己当初看走眼了。”(其实内心克制住了更脏的话“那我就是嫁了一条狗,发现之后赶紧跑呀”)这个时候我忽略了饭桌上还有一个酷表妹(艺术系教师,寸头),她突然大声说:“这生小孩也不是一个人的事,你们咋就围攻一个人,X呢?我去找X!”我向她投去感激的目光。丈夫上来之后,其他人就陆续散了,舅妈还意犹未尽,这个时候又是表妹出手相救,掏出手机凑过来说“舅妈看,这就是我下午和你说的那只小黑猫。”然后悄悄推了一把我,用嘴型说“快走”。我轻轻抱了一下她。
这一轮算是结束了,晚上小辈们一起去唱歌。我的状态一直不是很好。回想刚才在饭桌上发生的那一幕,有一刻我是想哭的。此时再回想,那一刻感受到的是,我不过是一颗可以移动的子宫,所有人都可以质问我“作为子宫,为什么不发挥功效?!”
大年初二,心情压抑且混乱。
大年初三
今天没什么事,和丈夫去看《热辣滚烫》,所有情绪涌上心头,百感交集,在电影院哭到啜泣。出来在路上想起来又哭了一会。晚上回家,妈妈说要和我聊一下,我俩坐在厨房。(我妈也算是职业女性,虽然不能用事业有成来形容,但在她的岗位也是风生水起。)
妈:这个话题我再说最后一遍,以后再也不会问。(假的,她会忘记她说过的话,选择性忘记)第一个,你们来身体有没有问题,要不要看医生?
我:没有,不用。
妈:那为啥不生小孩?
我:现在不想生。
妈:好,羊年不能生(一种迷信说法),年纪大了后面对身体也不好,你就别生了。我也不喜欢小孩。(这句有可能是真的)是你们自己的事,我不会管了。(这句一定是假的)
我:我生或不生,首先考虑我们的意愿,其次考虑我自己的身体。不会因为别人说生就生,说不生就不生。
妈:你们明年也别回来了,被人问的烦,出去玩去。(明显是生气的语气)
我:好。。。妈,说实话,既然你也不喜欢小孩,那我不生小孩对你最大的影响就是丢脸呗。你怕被别人问起,脸没处放。
妈:。。。。。。我就是不想被别人问。(话锋一转)我觉得我对你的教育是失败的。
我:???(感到迷惑甚至想笑)我不生小孩和你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妈:没关系,我就是说和别人比起来,我对你的教育是失败的!我的人生也是失败的!
我:(打断)妈,我的人生也有我的失败之处,这是我自己要面对的。你人生的失败之处也是你要面对的。
我:那我们今天就达成一致了,我现在不想生小孩,你也不喜欢小孩。
妈:。。。。。。
虽然对话全程我很平静,但是晚上回去因为一个小插曲触动了神经,又哭了一会,在众多情绪之中,占据主要的就是委屈。非常委屈。
现在再敲下这些对话,发现当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的时候才能在某一刻醒悟到,原来曾经自己眼中的绝对权威——父母,不再是永远的权威了,当他们说出一些逻辑混乱、内容离谱的话时,只要跳出面对父母的“遵从”感,权威一击即破。
大年初三,很累,想上班。
大年初六
今天是走的前一天。晚上丈夫的爸爸让我们回家吃饭。据他所说,他爸觉得这个话题不该由他来说,但目前似乎有些失控,所以要聊一聊。
其实在我心里,至少我的公公在面对我时,是一个勤恳、威严并且讲究体统的人。如他所说,这件事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实在是不应该。所以,一个本不应该发生的对话在今晚即将发生,我甚至有一丝好奇。
晚上吃完饭坐在沙发上。他的开场白是:这些话我觉得并不应该由我说,而且前几年我一直觉得你们心里有数,所以从来不说,但是到了今年,我觉得这些话你们走的时候我要是不说,可能在你们下一次回来之前每天我都会想,所以还是要说一下。
我公公的发言我总结一下,一共是以下4点:
1.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能理解;
2.你们肯定也是全面想了问题,但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社会经验缺乏、人生阅历不足,可能会以偏概全的做出一个不合适的决定;
3.这个时候你们就需要参考过来人的经验;
4.回去结合你们自己的想法和过来人的经验,再考虑一下做决定。
有点像领导发言,条分缕析,逻辑清晰。但是仔细想想,不就是要把我套进他的思维体系吗:你说的有道理——但缺乏经验——我的经验供你参考——做出和我一样的正确决定吧!
并且这段对话中还隐藏着一个定论是:生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错过就要遗憾一辈子。可是,人生中错过就要遗憾一辈子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小学六年级没有得到的那双运动鞋,即使现在拥有,也再也无法获得那个时候的狂喜了,我现在想到也还是遗憾!如果非要扯到人类历史上繁衍的重要性,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不重要吗?做不到那就是全人类毁灭啊!可是真的有人在在意吗?
大年初六,明天回上海!溜了!
至此,年过完了。大年初七在上海,就像是牛反刍一样,把过年期间所有来不及理清的情绪重新抚平,大哭一场。这一次我不再自我指责情绪的崩溃与敏感,即使我和丈夫Z面对的是同样的状况,但是细想这期间的劝服过程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对于丈夫Z的劝服,众人主打一个安抚,告诉他不用有太大生活压力,这个孩子是全家一起养,金钱方面很宽裕;但是对于我,众人主打一个恐吓,告诉我再不生你就没用啦!
即使理智上我知道这有多荒谬,但是情感上我需要在此时此刻大哭、尖叫,需要释放所有的不满和愤恨,以保证逻辑思维的正常运行、自我认知的稳固坚定。
最后说回来,其实我也并不是坚定的“丁克”,一度我也很疑惑甚至焦虑,想要立刻做一个决定:“生”或者“不生”,并且逼着丈夫也做出这个决定,一旦做出决不允许更改。最后当然是不了了之,因为我自己都给不出答案。直到今年年初,看到一个活动中zhiqi的一段话,豁然开朗:

所以我现在对待生育的态度就是:等待也是一种选择,如果此刻正在等待,那就让等待发生。
可能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虽然大多数时候需要杀伐决断、勇于试错,但有些时候也要允许等待。
阿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所经历的裁员风波 (6人喜欢)
- 先爱自己,再爱妈妈 (17人喜欢)
- 读书总结 | 2024年9-10月:超出预期与期待落空并存 (3人喜欢)
- 生育的选择 (23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