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统之冬
每次旅行都像是做一场梦。这次,乌兰布统的梦,雪白、热烈。
乌兰布统,蒙古高原的最南端,平均海拔1640米。古为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冬季严寒,最低气温在-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这是我出发前对目的地的全部认知。在我们坐着大巴穿越河北承德一路北上的过程中,远处的山脉逐渐被白雪覆盖,而后是山麓、平原。在夕阳西下时,我们差不多行驶到河北和内蒙的边界处。此时的天空已然澄澈。雪野上有灌木和牛羊,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橙红色的夕阳里旋转。天空最后的晕影呈现亮黄的半圆一圈圈往上扩散,直到淡化为迷人的浅紫色。新月挂在西边的天空,安静如睡。这是北方的日落,是我初次的遇见。

住宿是在草原(此时应该叫雪原更为合适)中,苍茫大地中的孤独存在般的地方。此处离最近的小镇有25公里距离,大巴车在这样的天气里要开一个小时。公路完全被积雪覆盖,大巴车只能沿着雪中的车辙前进。但也是因为远离人烟,这晚璀璨的星空毫无遮拦、丝毫不被污染的展现在眼前。我不认识任何一个星座,甚至在辨认北斗七星时都需要猜测和想象(再借助下手机指南针的帮助)。但确实,我不需要知道任何星星的名字就会被这一幕感动。



第二日早起看日出,穿过民宿门口被雪盖住的公路就是草场了。草场里的雪更厚,一不小心就会陷到小腿肚子。我们沿着越野车的车辙往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走。天已经亮了,但太阳还没有露出来。不时可以看到飞机的尾迹云划过天空。天好极了,空气通透的能看到无穷。天空像一个巨大的半圆形蓝色玻璃罩,盖住了这片土地。“天圆地方”,在这个瞬间我和古人有了一种链接,是同一个天空赐予我们的相同想象。


早上玩雪,四辆越野车带着我们20人在雪地里颠簸、穿梭。我们打雪仗,玩雪地滑梯,登山栈道看风景。当然,最直观的感受雪的方式,当然是直接扑倒在雪上。北方的雪干燥,像沙、像盐,又更轻盈。人倒在上面会感觉有种松软的力量托住了整个身体。也不急着爬起来,雪不会化,不会湿进衣服。可以就这么在自己制造出来的人形雪坑里躺着。真舒服啊...离家千里之外,没有任何事情要操心,前方等待我的只是下一站的快乐。我感受到“我”--不是打工人,不是哪个项目的负责人,不是那个房子的业主,甚至不是谁的儿子、丈夫--纯粹的我,想在雪地里撒点野的我。
给我点肉给我点雪
换掉我的志如钢和毅如铁
快让我哭快让我笑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下午安排了林场徒步,跟随者守林员东哥一起走上了望海楼--这是一栋简单的五层建筑,建在山顶。是护林员瞭望森林,汇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护林是项非常寂寞的工作,长时间的呆在山上,每15分钟要汇报一次巡查情况。东哥说,护林一般都需要夫妻搭档,一男一女的守望,烧火做饭,才可以聊慰这份寂寞。这片林场曾是皇帝的猎园围场,近代却因为战争被毁伐成荒山土岭,黄沙遮天。建国后,整整三代人在此植树造林,才恢复了这里的生机。沿着山路上山时,我们能看到栽种的云松,野生的白桦林。已经伐下的木材码放在路边,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真像一床松软的棉被啊。上山的路上还十分幸运的看到了野生小狐狸,金色的毛茸茸的小精灵,不怕生,但也不和人过分亲近。从林子里蹿出,小心翼翼的领着我们走来百来米路,又一头扎进另一侧的树林了。东哥说,野生的动物不太常见,大部分时候像我们这样的游客只能看到动物在雪地里留下的足迹罢了。我们真是幸运啊!


回程到酒店时我们又见了一次晚霞。和前一晚的宁静不同,这次的天边红的像烧起来一般。地上是白雪覆盖的田野。天边是云霞--不,是烈火燃烧的光辉,有翻滚的热浪,有跳跃的焰火,有蒸腾的烟气。火越烧越热烈,然后又慢慢暗淡、宁静下去。乌兰布统的夜晚又来临了。

第三天驱车去冬捕,位置是锡林郭勒盟的熙临湖景区---传说中康熙皇帝在乌兰布统大败葛尔丹,班师回京途中驻扎休息的地方。管理熙临湖的大哥也是个牛人,据他自己说熙临湖曾经干涸,是他个人出资的2600万修建了大坝蓄水,才有了现在的湖水面积。他的湖水特别清澈甘甜----在破冰捕鱼时,他甚至直接拿起一块冰就往嘴里塞,说是天然矿泉水,甜着呢。网是前几天就下好的,我们到了后需要把洞口又结上的冰凿开。凿出来的冰确实晶莹剔透,没有任何杂质--当然,任凭大哥吹破了天,什么天然矿泉水啊,什么鱼直供中南海啊,我也没敢把这冰块送进嘴里尝。冬捕很顺利,我们拉了两个网,补上了五条金灿灿的大鲤鱼。每个人都拿着大鱼拍了照,半小时后,这鱼就被送上了我们的餐桌。作为从小吃湖鱼长大的水乡人,我是一直瞧不上鲤鱼的--肉笨,有土腥味。但这次的鱼确实足够柔嫩、鲜甜。也许这鱼真能供中南海呢!

看够了北方的冰封和雪飘,最后一站是拜访草原汉子的帐篷。天格斯原来是飘在北京酒吧的键盘手,后来回到内蒙做起了旅游生意。我们在帐篷里喝奶茶,听他讲草原的生活和故事。我止不住的想象这里的夏天,天高云阔,风吹草低,成群的牛羊自由的漫步、吃草。天格斯说,夏天牛羊不用管,白天放出去吃草,晚上会自己回家。偶尔丢了的情况当然有,只需要到邻居家问问有没有走到他们那儿就行---准能找回来。现在更方便了,共享草场的几户人家有个微信群,丢了牛羊只需要群里一问,连跑腿的力气都省了。晚上吃烤全羊,我还成了开羊仪式的嘉宾。满满一碗的高度草原白酒,无名指蘸酒,一敬天,二敬地,然后自己一口干下。真辣啊!真香啊!真快乐啊!我走向桌边时已经飘飘然了,这温柔暧昧的醉意啊。后半场气氛逐渐热烈,唱歌,跳舞,围着篝火发疯。那天我趁着醉意写下一条朋友圈
跳舞的欲望是原始的
冰天雪地里 茫茫草原中
烤全羊吃了 高度白酒喝了 胡言乱语起了
篝火点起来,一轮新月,无数闪耀的繁星下面
陌生的朋友在一起 恰到好处的熟悉和隔阂
谁不想扭起来啊!谁不想扯着嗓子吼几句流行的,快乐的,忘乎所以的歌啊!
跳舞的欲望是原始的 刻在沉寂,此刻又破出雪原的躁动的心里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