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B站up主:深海听心心理咨询
如果一个人在早年被压抑、忽视或者被伤害,往往就会从向外转向自己的精神世界,你可以把这种转向内在的世界当做一种防御机制,因为那个候,当一个人把所有的关注放在自己的精神层面时,他也就可以从现实中挪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让ta免于遭受现实对于心灵的再一次的伤害。所以他们转向精神世界是因为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可控的,是安全的。但当我们越来越多的沉浸在这种精神世界时,我们可能就会陷入到另外一个极端,叫做解离。我们重新分出了一个自己,把这个自己放在一个精神层面里去体验,而现实中的自己我们离他越来越远。其实如果你去仔细观察非常执着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或者说非常沉浸于自己内在精神层面的人,他的内心是非常细腻的。这是因为他内在压抑的一部分力量促使他把注意力全部都转到了自己的内在和精神层面,所以这会帮助他去练就一身本领——就是他很敏感地、很敏锐地能捕捉到非常非常低的刺激。在精神分析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做力比多,它指的是我们内在的能量和驱力。我们把力比多向外投注,以此来发展我们的事业关系以及爱的部分。但是当我们越来越多地退回到精神层面,我们可能就会把这种力比多给压抑掉,而压抑掉的利比多没有向外投注,那么它就会向内投注,它始终要有一个地方去投注。力比多向内投注就呈现出ta退缩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体现为他会非常善于去分析自己的内在、自己的感觉,然后他会有很多对自我的理解、分析、觉察、觉知。当然他也会极度地敏感和敏锐,对于自己内在的一些东西,甚至对于他人表现出来的任何的一些感觉也非常的敏锐。这就是说当一个人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在,他就可以十分敏锐地捕捉到自己内心非常细微的感受!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停留在他的精神世界,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有好处的,他一方面在那个时候避免了他在现实中再一次的承受外界的那种刺激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他表现出了一种非常敏锐的感受力。但是,如果一个人过度的沉浸在这种内心的世界或者精神的层面,那么他就会脱离现实,逐渐地他会慢慢的不想再靠近现实。而如果要真正地活得自在、成长,我们可能只能尽情地投入在现实生活中去爱、去恨、去表达,去感受。所以往往这样的一些沉浸在精神世界的人,他会感觉到有一些缺失的部分,这种缺失的部分是他们好像隐隐觉得哪里不对?或者说这是不够的,好像我的内心仍然是有一些渴望的,但这种渴望因为我停留在这里太久了,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在渴望什么。我们刚刚提到了解离。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他解离出来或者分离出来了另外一部分,而这个部分,他习惯用逃避、躲避的方式在这里。而另外一部分,那个在现实中的那一部分,他有点和这个现实脱节,是格格不入的,他不太能够去融入到现实的空间。所以我们说,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这种方式在儿时有非常积极的一面,让这个曾经受伤的孩子有了精神上的栖身之所,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敏感的底色也逐渐深深地烙印在性格之中,而且如果一个人他过度多的待在这个栖身之所,会让人觉得他不真实。那么很大程度上他也会抑制了自己向外去探索现实的动力。
三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