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看“上双”「宇宙电影」
星星或许与命运相关;登月行为是否烧钱又没有意义;人类命运,是进程还是进化….
无法停止运动的我们,行走于三维又扁平的生活,一下子被拉进宇宙视角,这些“宇宙电影”是天方夜谭的一千零一夜?还是可以让我们从宇宙思维中思考自身存在,将土地、进化、宗教——分割线拿掉,看得更广阔、无序一些。
| 万物有灵,见证死亡



在这里,我看见爱与创造力如何穿透渗透于生命,也发现一些未知的黑暗力正在其中滋生。还是要相信想象力和保持好奇心啊。

|时间本质,错误记忆


《坠入时间锥的自行车手》唤起了我自己的经历,当我缓缓在同一条弄堂街道来来回回骑行时,十次二十次,突然产生了一种松弛愉悦感,尽管周围的风景没有大变化,但我感觉却异常美妙。这仿佛共鸣到了“循环和重复的旅程唤起了探索和冥想的情绪”。
|地心引力 落在地上
“以太”泛指天空,女娲修天。互联网的天空,像素世界,观看与被观看。


《衬 》探讨一百年来纺织工业及其在大中华地区转变后的历史,研究劳动力、资本与科技之间日新月异的关系。 是展览里非常“落在地上”的纪录片了。

放大微观各种神奇蘑菇生长姿态,在蘑菇的生长经脉中,仿佛能看见一座座小建筑的诞生,自然的生长环境无法被复刻,人为的商品化让植物退化成物品,笨重的CRT屏幕影像中,人们正在直播售卖奇珍异果,时间顿时倒错开来。

|命运齿轮 转呀转呀
这个空间非常有意思,在光影作用下有些东西被放大提炼了。身临命运齿轮,隐喻能否从心灵达到启示,从而影响主体行为呢?

《易经》的核心理念包括阴阳、五行、变化等,它探讨了宇宙的起源、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生的道路和命运。
比尔·盖茨就曾经在他的早期职业生涯中参考过《易经》来做决策和规划。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对《易经》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融入他的心理学理论中。

整个展览规范了动线,观感还是有些无序混乱感,或许是群展的缘故。,或许是因为“它们”太庞大了, 作品总是缭绕着未知和不可知的火苗,区别于一些艺术家主观表达的“看不懂展”,这里有些神圣色彩,像是挖掘到一块异石放在你面前,其中还裹着一些学术智识。
也启发告诫着,在全球化、经济、生产快速发展的进程下,应该缓下来思考人与自然界的联络,以及我们所处的位置和命运。
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什么将我们推至此身此处?什么让我们深受触动?挖掘宇宙的存在也是挖掘我们自身,深入了解我们周遭的一切。
-
青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08 04: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