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难蜀父老文(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文(司马相如)
蜀父老之难(问)
- 通夜郎之涂……三年于兹而功不竟,百姓力屈,不能卒业。
- 邛笮西僰……仁者不以德来,强者不以力并,意者其殆不可乎(于国力不可用)。
相如回答(答)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淫衍溢,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
- 夫拯民于沈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周氏之绝业,天子之急务也。百姓虽劳又恶可以已哉!
蜀父老之结局(总)
允哉汉德,此鄙人之所愿闻也。百姓虽劳,请以身先之。敞罔靡徙,迁延而辞退。
辞
- 盖闻天子之于蛮夷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
-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
- 故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浃乎于兹。
- 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龊,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
词
- 僰:音脖,西南夷。
- 骈胝:pián zhī 手腳因長期勞動摩擦而生的厚繭。《荀子.子道》:「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列子.楊朱》:「子產不字,過門不入,身體偏枯,手足胼胝。」
- 循诵习传:习,习惯,习俗;传,传闻。
- 率土之滨:率,沿、循。之:至也。从陆地到海滨。
- 盭夫:凶狠、乖戾的人。《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 盭夫為之垂涕。」也作「戾夫」。
- 诮:qiào,责备。
- 禔福:zhī fú,安宁幸福。
注
(一)把统治事实描写为温情脉脉的道德关怀。
- 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淫衍溢,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
- 故北出师以讨强胡,南驰使以诮劲越,四面风德,二方之君,鳞集仰流。
- 使疏逖不闭,曶爽暗昧,得耀乎光明。
- 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讨伐于彼,遐迩一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
(二)马屁之辞
夫拯民于沈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周氏之绝业,天子之急务也。百姓虽劳又恶可以已哉!
(注:蜀父老之辞本就言“今罷三郡之士,通夜郎之涂,三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今又接之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而相如则说“再苦一苦百姓”也要完天子的伟业。)
(三)总结
该文以赋为结构。提问、回答、总结。全文无一有用之辞,尽是阿谀奉承,对着皇帝”赋一首赞歌”。蜀父老言,通西南僰一则百姓力屈,士卒劳倦,二则所行不为国用(耗国力而不增实利)。作者的解决办法是:今日的皇帝是贤君,是非常之人,要做非常之事,有参天贰地的伟大构思,这构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扩张领土。有了这样伟大的天子和伟大的构思,百姓即便再苦也要完成天子的伟业。所以此事还得继续。
这篇文章最能启发思考的内容就是:百姓力屈,士卒劳倦。不为国用,空耗国力。
2024.2.7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