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首页
浏览发现
话题广场
快速注册
教练分享 | 看清事物本来的样子
教练吧
2024-02-06 10:57:37 辽宁
作者|黄欧,
IC
F认证PCC教练在读,本文由Coach8整理编辑,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观察了一下经常让自己产生情绪的情景,发现一个规律。
先说说经常让自己产生情绪的情景。
比如,因陪孩子比较少,所以当有空的时候会尽可能选择陪孩子,这一两周晚上我尽量不安排工作或学习,把晚上的时间用来与孩子一起度过,结果几乎每天晚上都因孩子顽皮而最终以生气收场。
到吃饭的时间孩子选择看电视,看完电视饭已经凉了。晚上七点多叫她洗澡洗头,她非要九点多才洗,结果不得不用电吹风吹头发,而给她吹头发的时候,她要么说吹太久而闹腾,要么边吹边玩根本无法正常地吹到头发......
这些事件发生过程中,我的情绪逐渐升温,最终暴发。
再比如,有客户考查要准备资料,本来商量好了我提供数据给A部门,再由A部门整合后提供给B部门,结果A部门把数据发给我整合,让我再提供给B部门。
公司委托第三方办理一个证件,上级什么信息也没给就叫我直接对接第三方,结果对接过程中因信息差而造成很多问题。
这些都让我产生情绪。
这些让我产生情绪的各种情景,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在事件发生前,我内心是对事件有一个预想的,而事件真实发生的情况和我预想的不一样,所以让我产生了情绪。
比如,我把晚上的时间预留出来陪孩子,其实心里预想的情景是与孩子快乐地互动,而不是孩子老不听话。
再比如,原本商量好我提供数据给A部门,由A部门整合后再提供给B部门,我的预想是A部门会自觉地整合数据,而不是将整合数据的工作推给我。但实际情况却是A部门将整合数据的工作推给了我,这与我的预想不相符,所以让我产生了情绪。
这就是我们日常面对未发生的事物的基本心态——
我们面对未发生的事物会有预想或者叫预期,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有预想(预期),而事物实际发生的情况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有可能与我们的预想(预期)相符,也可能不相符,而往往不相符的情况远多于相符的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是因为
我们没有看清事物本来的样子,而是为事物预设了一个我们期望的样子。
所以,要想自己做到不因外在的事物而产生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
看清事物本来的样子。
事物的发生由它自己的因缘和合而定,当我们事先认知到事物不会完全按照我们预想(预期)的发生,当事物实际发生时即使有一些不如预想(预期)的情况,我们也不再会感到意外,也就不会再产生情绪。
如果还做不到完全接纳事物本来的样子,也可以在事物发生前预想到一些可能的“坏”情况,甚至提前预想到最坏的情况。
这样我们心中对事物的接纳就会从一条线变成一个范围,当事物实际发生不如预期时,就不会像原来一样直接跌破预期的那条线从而失望产生情绪。它因在我们预期的范围内,从而会有一种掌控感,当有掌控感时就不会产生情绪。
总结而言,就是佛教里常说的“无常”。
事物本来的样子就是“无常”“的,接纳“无常”就能看清事物本来的样子。
成长
人生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教练吧
(北京)
ICF授权认证教练培训机构,注重教练个人成长及教练能力的培养
教练吧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35岁职场人转型指南:如何降低风险,找到更好的机会?
职场内卷太崩溃?教练思维,打工人的自救指南
我适不适合成为一名教练?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职场坑
35岁+,是时候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按下“重启键”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