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阅读小记
毕竟是日记,可以写一些比较内化的内容。
1.《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意料之外的不好读,我本来以为是方法论,毛姆手把手教你阅读,并且讲一点作家的小八卦,结果发现其实是毛姆关于书籍随笔的集结,这个名字是第二章里的某一句话,和整本书的完整性没啥关系。一本书如果超出作者本意,由编辑为其集结成册就会有的生硬,比如最后第三章的内容。
第一章确实讲了很多作家的八卦,而且篇幅很大,大概占了全书的3/4,也刷新了我对于那个时期贵族之间男女关系的认知,婚姻、情人、无数情人,和无数追求者。也明白,作家作品和个人本身道德没有太大关系,大部分的小说作品都是作家的一种臆想,作家最厉害的大概就是把自己的臆想付诸实践,写出来,我在游泳的时候脑海里冒出无数美名其曰灵感的臆想,等我走进浴室的一瞬间,这些灵感就像泡泡一样,被花洒里喷薄而出钢针一样的射流给戳破了,一个都不剩。
根据这本书,我发现很大一部分作家写作的根本原因还是金钱,天才的头脑和金钱的压迫,不然大部分正常人大概都在庸庸碌碌的一生里度过,书里没提海明威,我猜大概是因为他没什么八卦值得被写?太勤奋的人作品激励人心,私生活估计就很寡淡了。没有规律的生活估计要写出伟大的作品基本不太可能。
整本书大概就是很没有逻辑性的碎碎念,类似我上文这种情感上的输出,想到啥说啥,作家估计很爽,作为读者就有点难受。
2.《呼吸》
这本书认真讲两三年前我读过一次,读了一篇半就没有继续下去了,还在《降临》上映不久,挑着看了《你一生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和电影完全不是一个思路,电影侧重点在外星人的奇观、循环解谜,这个方向。小说则只说了一个命题,你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你还会让他发生吗?女主角的人生选择真的让我非常感动,人生本来就是一艘大船,绕开大众认知上的悲剧人生还是人生吗?当然,想不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又是另一回事了,《你一生的故事》看完已经很久了,毅然重赴悲剧的心情我还是记忆犹新。
说回这本书,整体而言就是,作者有一个伦理上的小想法,比如重赴悲剧对于人生的意义,比如书写对于思维方式的意义以及新技术对于社会习惯的颠覆,比如教育本身的意义,特德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作者,每一个点子不能说对错与否,但是,他能把一个闪闪发光的点子,打开,放在一个科幻背景的故事里,故事是壳,点子是魂,他站在一个平衡的中点捏泥人,没有波澜壮阔的起承转合,但是读完却觉得醍醐灌顶。
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得说一句,软体周期那章看得我有点艰难,我不理解女主角为什么不直接去生孩子,或许是母性投射初期就是这只软体,可是这些软体会说话,有意识,难道不会有种恐怖谷效应嘛?
说一个话题之外的事,在汉堡店里看这本书的时候,被路人搭讪,问这本是特德姜的书嘛,我说是啊。
3.《凤归巢》梦溪石
网文,估摸着出书前都不会有链接,倒是电视剧词条出得挺快。
结局稀里哗啦, 又花了一块钱看了番外,大概猜到了结局。 全书1/5是番外,可以专门出个章节,这番外的定义也是与众不同。 6分,算了,现在网文能看的没几部了,本来想说能看但不好看的,想想除了感情少且生硬,推理乏善可陈,权谋一言难尽以外,其他都还行,能被我追到结局的网文都值得及格。我只是想看一本撩来撩去的小甜文,就这文里的这感情,简直望梅止渴,中途想弃了,可惜最近网文一篇能打的都没有,谈恋爱吧我就想让脑子放放羊,姨母笑一笑,可惜就这糖,哎。 守岁熬夜看网文,这岁守得也是清醒脱俗。
4.《黑心莲觉醒后》松庭
救救宝宝,放过网文放过自己,我只想看甜甜的恋爱,不想看机械降神。
4分,看了50%,看得很疲惫。
5.《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看前半本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这本书在我这里是不是向《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样,过誉得一塌糊涂。万幸的是,心理类书籍有点推理小说的影子,前半本是线索,后半本开始解谜,谜底打开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每个案例上几乎都能看的一点自己的影子,暴躁的剧作家、癌症患者、70岁恋爱的奶奶,虽然最后点强行洗白,作者让大家都变得可可爱爱起来,问题还是在,只是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经此而已。
心理疾病除开生理问题,大多数都是钻牛角尖,思想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卡住了。心理医生和宗教是一个牵着你的手,把你带进一个三岔路口的人,至于怎么选,他们不会帮你。或者也只是有一个人愿意认认真真听你说话,说完了就好了。很多时候我很愿意倾听家里人的抱怨,但是从某种程度这些抱怨到了我这里会变成一些压力,但是人到中年一些话却没有办法对朋友家人说出口,压力和说不出口的话堵在心里,消化得掉还好,消化不掉就塞住了。
确实,写完这些,好了,我要去行动了!与其把希望挂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把接下来的事情解决掉,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鸡血)
6.《道林·格雷的画像》
借来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封面皮的,内皮是素白硬皮,一个人物的轮廓,很有质感。搜索了一下这个封面,泪流满面,知道的知道是王尔德,不知道的以为是漫画版贝多芬。
说回内容,王尔德真的是花瓶一样的男人,文字也是花里胡哨。这个故事确实很绝,小时候看过中英对照缩写版的让我念念不忘,与画像交换面容多有意思啊,结局也很有警示意义,于是找来原版一看,好的,看缩写版就够了。也就故事有意思,王尔德的这个文字和他一样像一个花蝴蝶,让人找不到重点。刨去文字和描写不说,我本来以为道林格雷和画像交换之后的恶能到什么程度,基本上就是极致的享乐主义和忘恩负义,一个在贵族圈里遍地都是的特质,也有可能是缺少对照组?或者是描写得实在不得劲?阅读的过程索然无味。画像里的道林格雷变得恶毒,丑陋,相由心生了,我一直认为好歹要有人发现他长生不老这件事吧,然后避世独居,不老的容颜好像没带来什么生活不便,前后就18年,莫名其妙水手哥哥就死掉了,猝不及防,还以为这里有一些什么展开,无。
宝冢狐狸的《不滅の棘》都比这个有意思好吗,也有可能是因为知道了结局,过程反而变得无趣了起来,一个二世祖混迹在奇怪的圈子里,整本书贯彻的思维就是“漂亮的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5分。
有机会准备看王尔德的《自身深处》,芦丹氏的“深渊书简”好闻得简直让我流下眼泪来。
最后两天我应该也看不完一本书了,因为下一本是《置身事内》,两天之内我肯定看不完。这个月就6本啦,过年9天基本躺平,吃胖了5斤。这个月还有两本是网文凑数。
今年13本啦~
阅读进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