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希望到底是不是一样好东西?希望既是一样好东西,也可能是潘多拉魔盒,即是魔鬼。准确地说,希望是一把双刃剑。
人可能不应该指望着“希望”过日子。否则,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人不管原来的条件是怎样的,都会不满足,无法感恩,频繁失望、绝望,总是有非分之想,容易盲目乐观又轻易泄气,总是一时兴起而对生活充满热情,又一时失望而丧失动力以及痛苦、绝望。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本无希望的ta在突然获得了希望后,ta变得如此嘚瑟,如此不知感恩,ta“高歌猛进”地前进、索取,最终再次让自己陷入无比痛苦、无比绝望的境地。
也许,人只有陷入最糟糕、最惨不忍睹、最难以忍受、自己完全无法对其施加影响或控制的处境时,ta才能依靠希望来给予自己继续生活的动力,比如像是《肖申克的救赎》中身陷囹圄的Andy,比如像是历经二战、生活在纳粹集中、《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情况。
当外界可控、当你具有能动性时,你去谈论希望就显得非常奢侈,你现在就去启用希望、依靠希望来生活显得为时尚早。你不应该这么早就动用“希望”系统来支撑自己,“希望”系统只有在最绝望的处境才能启用。而当下的社会环境,人们普遍不需要依靠“希望”系统来支撑自己的生活。
可能,只有那些身处最惨无人道的暴君统治下或身处最惨无人道的战争中的人们才有资格动用“希望”系统来获得生活的信念——这信念是,在最残暴的情境下,你也相信依然有好人存在,你也依然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变好,生活可以变好,你依然相信生活是值得的。
人应该以最平常的心态生活,不要极尽地去获取什么,不要对什么失望(特别是你无法控制的人和事),就是自然地去追求对自己的生活有益的东西,去追求可控的东西,而不是被不可控的东西干扰、被外界的欲望控制住。
生活就是关于平淡,而不是关于高潮(这真的是和做爱是一样的感觉。即你对于真正喜欢的人、用心爱的人,你和ta做爱只想享受此时此刻,而不是急着达到高潮,你压根就没想着高潮这件事,你好像忘却了还有高潮这一回事,你并没有高潮这样的一个极尽或急功近利的目标——但你永远不要抱着这样的心态、预期去找对象,因为你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一次,而且你自己可能就是心智非常不健康的人——而当你和好玩的人,也就是可以让你用来自恋或自怜的人做爱时,你只会急着想要达到高潮,因为你有的只是自私、自我满足,你根本不顾及对方。而你和既不好玩、又没有半点友爱特质的人在一起时,你压根都不会有任何“性”趣,你要么生殖器无法充血而无法达到做爱所需的状态,要么就是怎么都无法高潮,你没感觉。做爱其实可以类比你对生活中所有其他事情、事物的态度。即当你极尽、极其难受地想要一样东西时,你多半是在利用它自恋或自怜,你是自私、自我满足的。而当你对一样东西完全没兴趣时,这往往是因为它无法让你用来自恋或自怜,同时又对生活缺乏真正的价值。而当你追求真正有价值、有益于生活的东西时,你往往是认真、严谨的,你不会表现得急功近利,不会因为不拥有而难受得要命。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你的预期是自己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得到它,因而你会是严谨的、自然而然的,而不是那种轻浮的极尽和难受,你不会一时得不到它而难受。而如果你不难受,那么你也就生活在了当下,你会用心地对待当下/手头的事物,你不会没心力做你本来该做的事);是关于此时此刻,而不是关于达到某个终点。
生活永远没有终点,没有终极的变好或享受,你只能专注于过程。你可以这么理解,生活是关于过好每个当下,而不是当下一定要立马实现或获得什么。你需要知道,你想要实现的目标可能是无穷无尽、没有尽头的。
但这不是说我们应当不考虑未来,而是说我们应该一来把当下自然地度过,不使得当下急躁、难受地度过,专注当下本身就是顺带着在实现未来。
二来,我们应该大幅度地缩减目标,去追求真正有益于生活的极少数目标,那些缺乏价值的目标我们都应该放弃。这样,我们的时间就变得宽裕很多,我们的生活就会从容很多。缺乏价值的目标往往都与自恋、自怜有关,都会塑造强烈的心动,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着急,让我们无法专注于眼前的生活,我们会因为不拥有而异常地痛苦,会对生活感到绝望。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10 00: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