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论” 与 “随机论”

(最初发布在2010年-26岁时的 新浪博客 ,后转载至 微信公众号 及 知乎 )
每次想到这个话题,我的思绪就变得凝重起来。假如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那不管我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又有何意义。
决定论,就是世界上任意细小事物的所有发展变化,都是事先决定好的,无法改变;而随机论则相反,世界的发展,大到宇宙星球的运转,小到分子尘埃的移动,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在哲学教材上应当有介绍。
由于去年看“神秘代码”时,在影片台词中再次接触到这一凝重的话题,我也再度地去思考,并整理出以下这些。
我,偏向于“决定论”,在外人看来也许很悲观。为什么?难道分子的运动、气压的变幻、热量的扩散,都是事先决定好的吗?
我有自己的解释。以分子的运动为例,以摩尔为单位的数量级,乍看之下它们的运动毫无规则可言。但其实,在当前时刻的ε(任意小,接近于0)时间前,每个分子的质量、运动方向、外界受力、万有引力等等,决定了ε时间后自身的新状态-这是由物理原理(假定已经是真理的物理规律)决定的。只是由于分子太小、质量太轻、数量太多,以至于人们无法对于每颗分子去做研究,也没有匹配的设备,因此模糊地认为分子运动毫无规律。
既然分子运动已经解释了,那么其他的问题我都同样可以解释。抛一枚硬币,掉下来到底会是怎样?在你抛出的瞬间就已经决定了。你抛的力度、方向,硬币的质量、风力与方向,中途的干扰,外界对硬币的万有引力等等,共同决定了这一结果。只不过你无法预知,因此无法猜对。
上面提到了这个ε时间,就是说每个物体,在每个细微时间之后的变化结果,由之前的所有状态所决定。那么往前无限地推呢,无限个ε时间,相乘后相当于是无限的时间,一直可以推到宇宙诞生之前。
再假如,人的所有思绪、意识,都是被物质所承载,那将意味着什么?以前有看过研究,说当人产生某种情绪时,大脑或神经系统就会分泌出某种物质。这就意味着,承载意识的物质都是被事先决定的话,那么意识也必然也是被事先决定的。人所以为的意识能动性,将完全丧失,其实只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与反作用。很悲观吧,呵呵~~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一个凡人的推断,我并不希望一切都是被事先安排好的,但也无法排除“决定论”的合理性。也许我只是活在类似“黑客帝国”的世界中,或者我只是更高级生命体发明的一款游戏中的AI,被他们的规则所束缚着,说的东西也完全不适用。
怎样去积极地理解“决定论”呢?人们的未来虽然是被决定的,但自身并不知道结果,为了能有个“好的”“被决定”的结果,好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