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 主题群组: 一个别样的订阅列表
最终还是在建群的路上狂奔了.
因由来说 主要是常年分享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这几年关键词的监测所带来的磕绊也着实是太多 日常就都成了辗转在各种群组中间去了 在豆瓣上吱声的时间则大为减少 这中间日常上豆瓣的友邻们应该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无奈和受挫感.
游戏群组是最早创建的 起因是当时入手了 Switch 开始写 Switch 系列主题帖子 写着写着 在 18 年的时候 顺手拉扯起了豆瓣友邻为核心的游戏玩家群. 有近五年了 上一回大量捞人 还是玩动森的时候.

到了去年上半年 又因为种种原因从其它群组中硬分叉出了几个新群 为了便于更容易把握好氛围和方向感 再然后就逐渐产生了一个阵列...这其中 包括主力创建的两个群组 聚焦阅读和语言 其实都没创建多久——距今半年多吧 前一个是长期爱好 后一个是近期爱好(学外语) 也并非是出于一时兴起的想法. 希望长久.
说起来 比较搞的一件事是 其实我远不是那种喜欢去加好友的人. 所以 一般当群人数达到 200 人 无法使用 QR 码添加时 就不再公开加人了(不然得加了人再发邀请链接). 从个人感知出发 邓巴数(250)作为一个基础值 对于群组的长期存在 应该是有助益的. 目前 就游戏群和阅读群 有达到这个意义上的满员状态.
至于说 要探问一下建群为何 除了单纯的分享资讯之外 也是与他者基于种种主题建立关联的方式. 有一个相对自在的空间能对话 也很重要.
然后 又回到了撰写本文的目的上 除了一些来龙去脉的说明 还有就是——固化一下几个(还能进人的)群的入口... 三天两头往广播里贴 QR 码 打招呼捞人也挺心累的 也很干扰时间线.
关于群组 及注意事项">## 关于群组 及注意事项
模式上说 这些群组 都更偏向另一个形态的消息订阅列表(基本以我发或转发消息为主) 当然群组毕竟是群组 欢迎友好讨论 相互碰撞出些有趣好玩的想法.
具体内容方面 群组中的消息 都全程排除掉 NSFW(Not Safe/Suitable For Work)相关内容 当然也没有广告(拉人的点点点转发也是).
除此之外 无论是分享还是讨论时 发送信息都尽量能 短句合并 多图合并 减少刷屏(包括在群里一次发多个表情包). 如果你想加入某个群组加入对话 希望注意.
比如以下为 Meme 群的一个使用指南. 当然其他群组没这么具体的说明 主要是遵守以上的规则. Meme 群是因为就内容来说太包罗万象了 不作约束不行.

如果是豆瓣的友邻 对我 或对以往广播的分享内容有所了解 加上以上阐述 大致应该可以了解到前述的内容选取的边界. 当然 因即时通讯工具的便利性 题材会更活泼和多元.
群组列表">## 群组列表
- GameSpot 主机游戏群(满)(NS PS 和 Xbox 等)主机游戏玩家 同步游戏资讯和讨论游戏话题; 玩到现在大家都 ED 了...;
- FilmSpot 影音主题群组(即将满员). 分享看电影看剧的动态和体验 追踪影音数码软硬件及服务的动向.
- KidsSpot 新手爸妈群(开放中). 养育及生活主题....19 年创建. 重启了;
- LangSpot 语言群(满). 语言学习主题 兼 Duolingo 用户群. 学习者相互交流和分享的空间. 伴随着开始使用 Duo 学外语 顺带创建的. 冇打卡活动 Duo App 已经太会催人了...;
- MemeSpot 梗图群(满). 以生活向的社会新闻 大众向的科技动态 以及各种 Meme 元素的多媒体素材 如梗图/表情包/GIF动图/车祸视频(啊...我为何喜欢看这个). 算是表情包制作群的延伸 目前最热闹的群组;
- ReadSpot 阅读群(满). 围绕书/阅读/创作工具(笔记软件/ AI 辅助工具/生产力软件) 以及日常看到的社会/健康/文化等领域的文章及资讯;
- RimeSpot Rime 输入法爱好者群(开放中) 兼 仓输入法(iOS)用户群. 讨论和折腾各种小众输入方案(双拼 五笔郑码等形码 小鹤自然码等音形输入方案). 作为一个数十年的 Rime 用户 + 7 年双拼用户 3 年音形用户 够长情了...终究还是捣鼓了一个讨论空间; 不过 这圈子 实在是小众啊 拉扯了好久都才百来号人.
- WriteSpot 写作群(待开放). Yixuan 主理的网文写作群组. 新建.
- StickerSpot 表情包创作者群(开放中) 和表情包分享群. 19 年创建.

标注满员的群组无法直接通过 QR码添加了 目前开放中的群组可以扫码对应加入.
想来发广告的 请别来自讨没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