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写一篇碎碎念
今早从梦里哭醒,醒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懵的,梦里有种岁月流逝什么也抓不住的无力感。人总是要老的,时间不会停下来,天地逆旅,人生过客,山间之清风与江上之明月也都是留不住的,但是我们这个年代有电子照片和视频,还有电子文档可以记录,当然这些也依赖于存储设备,存在硬盘里有可能哪天硬盘损毁再也打不开(比如我本科的电脑硬盘),存在网盘里,有可能哪天公司倒闭也会立刻消失不见,打印出来的纸质资料也有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损毁,靠记忆也不大行,记忆是最容易消散的,所以没有什么是可以永久保存的。这么一想,有种深刻的孤独感,所以晃神很久,然后突然就想做点什么,然后就打开我的豆瓣开始写。
我从来没把写作当成一种任务,也没想着要写多好,文字于我而言是顺其自然的记录,我不知道文字到底是束缚还是有用的工具,交流时被外语所苦时不止一次幻想过如果人类进阶到可以只靠意识就能交流该多好。然而偶然翻开曾经写过的东西,也会感谢文字能轻易把我带回当初的场景里,似乎记忆也因此而得以稳固。也是因为有文字,在无法得到识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窥到古圣先贤古今中外璀璨的大师们的精神世界一角。在我这个阶段,还是需要文字比较多。
时间转眼一晃已经过去很多年,距离我接触玄学也已经七八年,我好像也没什么长进,甚至知识还有所退化,一并消退的还有什么也不怕总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少年意气,这些年里不断感受到无能为力,对自己的内心状态无能为力,对外界的人事物无能为力,能做的只有接受一团糟的人生,然后继续苟活着,然后在有精神的时候出去走走,没精神的时候继续瘫着,也过了要求自己必须怎样怎样的阶段,说白了,普通人哪有那么多主角剧本,磕磕绊绊柴米油盐是日常,能侥幸躲过各种灾难继续活着已经很不容易,忽然想起一博说的那句,保持这种心态一直活下去就很棒。
就像紫薇斗数里交吉的条件远比交凶的条件苛刻,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最初接触灵性那几年其实就是一个灵性逃避的心态,总觉得只要我走一条不同的路,我就有可能创造不一样的未来。然而行为才会创造未来,总想着靠这样那样的工具逃避,这个状态本身就已经深陷在习性的泥潭里,谈何新创造呢。对自我的不接纳不会带来不同的人生路线,折腾一大圈之后,发现接纳才是改变的开始,对各种工具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不是依靠它们画的饼来走出当下的不如意,而是借助它们看到自己本身具有的各种模式,然后提醒自己,不一定每次都要像机器人一样去反应。道理很早就懂,就是很难做到。接纳能给自己一个蓄力的时间,但接纳本身是最难的一步。对自己宽容非常困难。可是不宽容也不会让自己更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