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笔记(3)设计师
几乎是随机选了三家装修公司。
中国人办事喜欢找熟人,特别是装修,都知道水深得很,不找熟人怕被宰。可是,找了熟人就不被“杀熟”了吗?
从身边的见闻看,装修房子除了自己干没有一个人满意的。不少人找熟人装修,房子没弄好,朋友变仇敌。找了“某某人的某某”,你碍于情面在砍价比价、监工返工等方面都束手束脚。
所以,我看了一圈街头广告牌,写明二十年以上经营历史的直接打他们的客房电话。
装修公司进入我家的第一人都是设计师。
有一位带着助手量房,自己和我们聊需求。一位手拿带球的铁杆,一边量一边敲墙面地面。还有一位蒙头自己测量。
三、五天不等,设计师来电邀请去公司看平面图,同时看看公司展厅。
接触下来,改变了我对设计师的想象。
我想象中的设计师偏向于艺术家,喝咖啡,画图纸,抬头看看蓝田白云这种调调。实际上,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大量兼销售职能,推销公司的理念、模式,讲解展厅里的建材、施工工法,谈预算等等。设计与销售两项职能的比重不同而已,有的几乎没有设计,主要工作是销售。
三家设计师在平面图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什么都能做,设计方案之外的什么都不合适做,可以商量结合做。
1、什么都能做。你提出的设想,只要不敲承重墙,什么都能做。我的房子全框架,内部几乎没有隔墙,哪怕全部拆平都行。这种类型听起来很爽。敲墙、砌墙、拆窗、包阳台,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只要交给他就行了。
后来,别家设计师提醒:预算呢?敲墙收费,垃圾清运费用也不低,砌墙的成本、人工是很贵的。更重要的是,花了那么多钱,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比如,房间已经足够大,包阳台多一张桌子的空间,必须承受变差了的隔音、防水。又比如:包阳台、阳光房看上去很好,但是有邻居投诉的话很讨厌,会延误工期,被拆,浪费钱又闹心。
什么都能做的设计师,可能他对施工有经验,这是个优点。设想不仅仅落在纸面上,能够转化为施工图和工法工艺。不过,预算确实会大大增加。预期的效果,只是我的想象,而我并不是房屋设计的专业人士,往往只看到美好的一面,想不到负面的影响。
另外,可能他拿单子比较迫切,客户的需求先答应下来,后面再调整。一旦签了合同,交了定金,他会不会变脸呢?
2、什么都不合适做。设计师画了三套方案,两套基本雷同,一套完全不同。综合之后,依据一套方案调整。这之后,其他的改动需求,都被设计师劝阻,反正是各种不合适。
这种情况,可能是设计师有自己整体的想法,局部服从整体安排,客户的胡思乱想搞乱了整体风格,他不愿意迁就。
也有可能,他就是偷懒,抄一下图纸,按照公司常规做法来干。工程队做得顺手,或者利润较高。比如:餐台、厨房、客厅、阳台、走道全部大块地砖通铺,对客户说美观大气,设计施工都方便,价格也更高(1750mm的大块瓷砖加收40元/平方米的人工费,有的公司套餐里面厨房是小砖,换大砖要加钱)。
3、可以商量结合做。对我的想法,设计师有的接受,反对的地方都给出理由,分析比较耐心,包括功能、预算的比较。
虽然谈得时间长,比较劳累,但是收获很大。让我对房子的布局安排理解更深了。
拿着三家的平面设计方案,好好想了几天。房屋的平面布局心里有底了,对与设计师交流也有些心得:
- 明确一个略低的装修预算。同样的房子,10万也能装修好,100万投下去也不嫌多。设计师看菜吃饭,如果不确定预算,他搞出100万的方案,你不可能接受,大家浪费时间。给一个略低的预算,让设计师当做下限来做方案。一是看看能否做出来,二是为后面增加内容预留空间。比如,设想30万搞定硬装,预算报20万左右。设计师的方案肯定会略高于20万,这个价格一般不包含“套餐增加项目”、“个性化选择”等内容。
- 房子终究是自己住的。搞清楚自己的生活习惯,明确需求。特别是必须坚持的地方。比如:几个设计师都建议开放式书房,与客厅打通,形成60㎡的大开间,非常大气。但是,我坚持要封闭的大书房,看书与看电视互不干扰。我的家用来住的,不是拿去展示的。另外,南阳台很少,但是我们习惯南边晾晒衣服。所以坚持把洗衣机放南阳台,免得洗好衣服还要搬运很远才能晒出去。
- 合理利用现有布局。我的房子现成的墙体很少,也不意味着都拆了重砌。设计师的专业作用应该体现在,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布局优化调整。比如:进门、开窗、凹墙柜体、梁柱隔断等等。
- 深入沟通。几个公司都建立了微信群,设计师、项目经理、业务经理等人组成一个售前团队,沟通交流非常方便。一定要利用好,有什么想法尽管群发过去,不同的公司群反应很不一样。同一个问题,他们业内人士想法不同,多听多比较,可以搞明白很多道道。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比价不是单纯比价格,不同的公司做法差别很大,材料、施工、套餐、定制橱柜、家电配套等等都不一样。看一个总价,没有可比性。
我是不专业,但是专业的人懂啊。让他们业内人士互相对比,我就学得很快了。
-
书房生活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31 11: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