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埃米尔·费伊
出生日期:1886.3.23
出生地:奥匈帝国,维也纳
死亡日期:1938.3.16
死亡地:纳粹德国,维也纳
政党:家园街巷(Heimatblock)、基督教社会党、祖国阵线
专业:军事
职务
· 奥地利副总理(1933.9.21-1934.5.1在任),总理:陶尔斐斯,前任为弗朗茨·温克勒(Franz Winkler),继任为恩斯特·吕迪格·施塔海姆贝格
· 奥地利内政部长(1934.7.30-1935.10.29在任),总理:舒施尼格,前任为罗伯特·科尔伯(Robert Kerber),继任为爱德华·巴尔-巴伦费尔斯(Eduard Baar-Baarenfels)
埃米尔·费伊(Emil Fey)曾是一位奥匈帝国陆军军官,也曾领导右翼准军事组织“保安团”(Heimwehr),亦曾是奥地利第一共和国(1919-1934)政客。1933-1934年间,他曾担任奥地利副总理(Vizekanzler),在总理陶尔斐斯的领导下,费伊带领国家走上了奥地利法西斯主义道路。费伊在暴力镇压共和保卫联盟(Republikanischer Schutzbund)以及在1934年奥地利内战期间暴力镇压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生平
费伊自1908年起就是一位职业军人,在一战期间,他作为一名少校参与了奥匈帝国联合陆军(Gemeinsame Armee/ Közös Hadsereg/ Common Army)的军事行动,并于1916年获颁玛丽亚·特蕾西娅军事勋章(Military Order of Maria Theresa)。战后,他加入了克恩滕州的准军事组织“保安团”,对抗南斯拉夫部队。1927年,费伊在维也纳创建了保安团分支力量,他也在同一年加入了保守主义政党基督教社会党。随着政治生涯的发展,费伊与保安团领袖恩斯特·吕迪格·施塔海姆贝格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这两位指挥官都支持总理陶尔斐斯及其继任者舒施尼格,但在专制政权奥地利联邦国成立后,二人的权力都被大幅削弱。
1932年10月17日,费伊加入了陶尔斐斯内阁,担任公共安全事务方面的国务卿。上任后,他马上就下令禁止社会民主党、共产党以及奥地利纳粹党召开任何会议。总理暂停国会后,费伊于1933年3月15日集结起保安团部队,企图占领奥地利国会大厦(Parlamentsgebäude),但维也纳警方挫败了费伊的计划。在1933年5月的一次游行上,费伊少校据称“用自己的‘蛮牛棒’[ochsenknüttel,一种方形棍棒]将三名纳粹打晕”,接着继续宣扬奥地利民族主义。
1933年9月21日,总理陶尔斐斯任命费伊为副总理。费伊继续命人搜寻已在1933年3月被取缔了的共和保卫联盟遗留的武器。1934年2月12日,共和保卫联盟设在林茨的分支总部遭到官方搜查,共和保卫联盟成员进行了反抗,引发了奥地利内战。陶尔斐斯并不信任费伊的能力,5月1日,费伊只好将副总理职位让给劲敌施塔海姆贝格。七月政变以及陶尔斐斯遇刺身亡等事件期间,费伊一直身居幕后,后来有人指控他串通纳粹,但这一点一直没得到最终确认。之后,费伊进入舒施尼格内阁,担任内政部长,最终于1935年彻底失去权力,转行经营起了第一多瑙河汽船运输公司(Donaudampfschiffahrtsgesellschaft/ First-Danube-Steamboat-Shipping Company/ DDSG)。
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完成了德奥合并,费伊于3月15日遭到盖世太保审讯。在纳粹的不断骚扰下,他回到家里,叫来了时年46岁的妻子玛尔外因(Malvine)和儿子赫伯特(Herbert),接着给前副总理埃德蒙德·格莱斯-霍斯特瑙(Edmund Glaise-Horstenau)写了一封求助信。没等后者回信,费伊就在次日清晨开枪杀死了家人,之后举枪自尽。
参考资料
· Isabella Ackerl und Friedrich Weissensteiner: Österreichisches Personenlexikon der Ersten und Zweiten Republik. Ueberreuter, Wien 1992, S. 108f., ISBN 3-8000-3464-6
· Attilio Renato Bleibtreu: Unser (Emil) Fey. Ein Bild des Helden. Jung-Österreich, Wien 1934
· Georg J. E. Mautner Markhof: Major Emil Fey. Heimwehrführer zwischen Bürgerkrieg, Dollfuß-Mord und Anschluss. Stocker, Graz u. a. 2004, ISBN 3-7020-1043-2
外部链接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