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点与事实二分的思考
主管发我一段视频,讲强者思维,第一条便是弱者混淆观点与事实,与人沟通,观点都是主观的,很难说服人,而讲事实便能达成共识。视频里讲到了一个例子,水烫不烫是观点,水温是事实。
我回了我的观点:
1、人着眼于有意义处:人总是着眼于有意义处,比如我看蒙娜丽莎,看到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堆像素,我们听别人说话,不是一串音波,而是能定位到谁说了什么。你问我这水热不热,我说它42度,没有任何意义,你想知道的是我的观点(热还是不热)。你问我这个是不是红色,我给你一个RGB值,虽是客观事实,但一样没意义。
2、人总是从某种视角出发:视角主义,可以认为人永远是主观的,是有“偏见的”。你说生孩子不好,给了很多客观数据,生活的成本算的明明白白,我就要问,你有没有孩子,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不相信理中客。但你说,确实有客观数据,比如水温。先不说水温是不是客观的(会引出一大段科学实在论来),我可能关心的是水是不是烧开了,高山上100度烧不开水,100度虽然客观,但是我喝了还是会闹肚子。再比如有五组数据,你为什么只给我其中三组,你的选择就带有主观了。或者说,老百姓有时就是看具体事件,你关心客观数据,因为你是搞金融的、搞IT的,所以更需要客观数据来支持你的判断,选择客观数据这本身也是一种主观。
3、重要的是背后发生学机制:观点也好,事实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背后的发生学机制,为什么这两者的区分如此重要,或者说为什么客观事实如此重要。你认为现在的人输出观点太多,所以需要客观事实来作保,但是如上所说,即便有事实也不够,关键是判断。所以,两者的区分,在我看来,是有人要占据话语霸权(谁抓住客观事实,谁就有这个权力),背后的发生学机制是科学时代,科学话语是一种权力。衍生出来的是数字时代,一切都需要被数字化,可量化才是合法的,才能被资本主义纳入进来,这也是发生学机制之一。
他回复说他关心如何高效沟通,然后说我的思考有特点,有启发。大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