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清淡,并非饮食
我并不是不喜欢玩暧昧,只是没耐性,所以不喜欢玩太久。过去的一年真TM甜蜜啊。有一本书叫《反抗人格》,我还没看,顾名思义反向联想一下,俺真是一枚土不啦叽的“和谐人格”示范标本,喜欢确定明晰的东西。出于坚强直面惨淡的现实,出于爱好回避内心的动荡。
没想说什么,晚上回来想着要吃什么,去西饼店买饼。漳州以前那种又好吃又便宜的豆脯饼都绝迹了,豆沙馅是干的,不是那种又甜又绵的月饼式湿馅。西饼屋里再没有便宜的东西吃了,其实也无非就是些面粉制品,做得精致些,至于吗。。我喜欢吃奶油,那倒是只有西饼屋有,一直都贵。以前是打牙祭狠狠地才去吃一下的。说起西饼屋的东西,上上次去福州老六推荐我吃了下贺氏的雪花糕,果然是好吃,里面象是打发了的鲜奶油,但是比较有密度,切成方块儿,外面裹着椰丝。竟然只有贺氏有,而贺氏竟然连厦门都没有分店。
漳州还有一种小吃,前两天想起来,也不知道哪里卖。也叫麻薯(麻糍),但不是一般那种实心的,好大馅儿,包的是一些个脆脆的东西,不知是啥,汗。外面仍然是蘸着芝麻、花生粉的。我就是喜欢吃那些脆脆的东西,当年第一次吃到那个费列罗巧克力,惊为天物啊呵呵,去香港那次俺啥东西没买,就是狠狠吃了一通樱桃和这个巧克力。那种硬块儿的巧克力倒兴致不大,也可能是吃腻了,呵呵。咖啡也是腻了。
小时候对咖啡有特别的感情,我印象中的咖啡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根本不是现在所有这些的味道。我只觉得不是,其实想不起来什么味道的。那时候咖啡可是稀罕物,外婆他们村子里的人有不少南洋亲戚,也许是在哪里喝过或者只是闻过。外婆一直很喜欢咖啡味儿,这在没有长时间熏陶的情况下挺罕见的呢。我妈我姨他们一直觉得好大焦味儿,并不怎么喝得来。我甚至觉得用方言说起的“咖啡”这个词,跟普通话里的“咖啡”并不是一回事。好象是某种很厚重的感觉。
说到吃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巨大热情了。不过我并不象很多怀旧的人一样,我并不觉得怎么惋惜的。诚然,想当年,在不久的过去,我可是很坚定地觉得我不可能失去对食物的巨大热情滴,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嘛。看来,显然活着还是有其他很多意思的。如果我们能拥有的话。
想想我曾经惊为天物的几种东西,一个是泡面,一个是火腿肠,一个是麦片,还有一个是蛋黄派。以上排名以时间先后为序,哈哈。真是没见识啊。。。与吃的东西,还是偶遇就好了。有一些欲望是有限的,譬如食欲,不妨随遇而安。有一些东西是无限的,不妨孜孜不倦、予取予求。
没想说什么,晚上回来想着要吃什么,去西饼店买饼。漳州以前那种又好吃又便宜的豆脯饼都绝迹了,豆沙馅是干的,不是那种又甜又绵的月饼式湿馅。西饼屋里再没有便宜的东西吃了,其实也无非就是些面粉制品,做得精致些,至于吗。。我喜欢吃奶油,那倒是只有西饼屋有,一直都贵。以前是打牙祭狠狠地才去吃一下的。说起西饼屋的东西,上上次去福州老六推荐我吃了下贺氏的雪花糕,果然是好吃,里面象是打发了的鲜奶油,但是比较有密度,切成方块儿,外面裹着椰丝。竟然只有贺氏有,而贺氏竟然连厦门都没有分店。
漳州还有一种小吃,前两天想起来,也不知道哪里卖。也叫麻薯(麻糍),但不是一般那种实心的,好大馅儿,包的是一些个脆脆的东西,不知是啥,汗。外面仍然是蘸着芝麻、花生粉的。我就是喜欢吃那些脆脆的东西,当年第一次吃到那个费列罗巧克力,惊为天物啊呵呵,去香港那次俺啥东西没买,就是狠狠吃了一通樱桃和这个巧克力。那种硬块儿的巧克力倒兴致不大,也可能是吃腻了,呵呵。咖啡也是腻了。
小时候对咖啡有特别的感情,我印象中的咖啡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根本不是现在所有这些的味道。我只觉得不是,其实想不起来什么味道的。那时候咖啡可是稀罕物,外婆他们村子里的人有不少南洋亲戚,也许是在哪里喝过或者只是闻过。外婆一直很喜欢咖啡味儿,这在没有长时间熏陶的情况下挺罕见的呢。我妈我姨他们一直觉得好大焦味儿,并不怎么喝得来。我甚至觉得用方言说起的“咖啡”这个词,跟普通话里的“咖啡”并不是一回事。好象是某种很厚重的感觉。
说到吃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巨大热情了。不过我并不象很多怀旧的人一样,我并不觉得怎么惋惜的。诚然,想当年,在不久的过去,我可是很坚定地觉得我不可能失去对食物的巨大热情滴,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嘛。看来,显然活着还是有其他很多意思的。如果我们能拥有的话。
想想我曾经惊为天物的几种东西,一个是泡面,一个是火腿肠,一个是麦片,还有一个是蛋黄派。以上排名以时间先后为序,哈哈。真是没见识啊。。。与吃的东西,还是偶遇就好了。有一些欲望是有限的,譬如食欲,不妨随遇而安。有一些东西是无限的,不妨孜孜不倦、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