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丘墟 24 ——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此声明,由于部分区域禁止探访或受法律保护,要求探访者向相关部门申请并取得许可。这些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地方,任何冒险踏上此地的人都应该提前熟悉相关规章制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作者不对任何独自冒险前往者负有任何责任。
前身为由邑绅李平书在南市三泰码头积谷仓公地(今多稼路1号)创办的上海医院,清光绪三十年(1904)筹建,宣统元年(1909)开诊,为国人在上海最早创办的中西医并治的综合性医院。民国5年(1916)改公立上海医院,民国23年11月改市立上海医院。民国25年春动工拆造重建,翌年因院名同新建的上海市医院不易区分而更名为市立沪南医院。八一三事变后医院被迫迁至法租界先后易名为第二伤兵救护医院、难民医院,民国28年迁至祁齐路172号改国际红十字会防痨协会上海医院。三泰码头院址为日军办同仁会上海诊疗班南市分院,民国30年伪市政府掠取防痨协会上海医院全部医疗设备开办市立南市医院,抗战后改市立第二医院。1949年上海解放后更名市立第二人民医院,1957年5月起为区中心医院。

网图侵删
市二医院早在2018年就合并动迁,虽然贵为保护建筑,但依然摆脱不了沦为环卫公司使用的命运。

多稼路西侧中山南路一端封闭,东侧外马路一端成为入口。

多稼路西侧,医院标志性的建筑立面。

齐涮涮一排环卫车仿佛在提醒经过的行人,这里是垃圾场。

二层起大面积的玻璃窗,想当年室内采光一定很棒。

收费处,被拆除隔窗的长条柜台让人有些不习惯,顶部还留有当年的名医介绍。

尚未遍及线上预约的预约登记处。

西药房,一排排空无一物的柜子。



底层一侧的急诊室。



入口中央通往二层平缓宽阔的楼梯,上世纪流行的水磨石材质搭配木质扶手。


二层走廊。

妇科门诊。

留下的锦旗。



儿科门诊。


被抛弃的小马摇椅和牌匾。

医生更衣室。


化验窗口,散落废弃的试管。


档案室(?)。

内科诊室。

工整的手写体,油漆颜色依然鲜亮。

当年的搬迁通知。


以隔断分割的诊室,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当时十分常见。

为儿童准备的高椅。

皮肤科诊室。

二层平台。

出主楼回多稼路,西侧建筑作为环保公司办公室,已千疮百孔。

背后还留有当时二院的园林小品。


水池,凉架,假山,亭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参考资料
-
乔茗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7 10:57:30
-
牧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7 00:55:44
-
5wsinaballo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6 21:17:55
-
Ghost_u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6 20:10:21
-
未兆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6 19:08:53
-
三目童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6 18:53:53
-
sleazyyyy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6 18:01:30
Billy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华屋丘墟 00 —— 索引 (20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9 —— 中外运张华浜货运站 (14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8 —— 上港九区 (10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7 —— 吴淞冷库 (10人喜欢)
- 华屋丘墟 96 —— 东海船厂(补遗)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