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你听明白了再喷,难不成打倒纸老虎就觉得自己成了打虎英雄?
2024-01-24 思维观察员 第448篇 【观察思维 | 记录思考】

01.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和朋友讨论一个问题,突然发现他好像把你说的话“扭曲”了,变成了你根本没说过的意思,然后揪着这个意思给你一通数叨?我就遇到过。
有次,和一个朋友聊起来《云图》这部电影,我觉得它“故事交错、剧情复杂、理解起来有点费劲”。朋友却理解成了我认为“这部电影不好”,然后细数它的好,比如导演非常牛、编辑是高智商、题材立意以及拍摄剪辑手法都是一流的……以此来证明它确实“是一部好电影”。可是,我的本意并没有说它不是一部好电影呀。
像这种,误解或者扭曲了别人原来的意思,然后对误解或者扭曲了之后的看法、观点,进行反驳的情形,就是稻草人谬误。
好比我有一个对手,我对他恨之入骨,想揍他很久了,只是他壮实得像头牛一样,正面干架我得不到一点好处。
于是我就扎了一个稻草人,给它贴上那个对手的名字,或者打印一张头像给它贴上,然后我对着这个稻草人拳打脚踢,三下五除二就给它放倒了,气出了,就觉得自己战胜了那个对手。
稻草人谬误就是这样把人家原本的观点扭曲成别的更容易反驳的“观点”,之后驳倒了这个假观点,就自以为驳倒了人家原有的观点。
这就好比在打篮球时,把篮筐调低到一米,再来个帽子戏法,感觉自己很厉害;打倒了纸老虎,就觉得自己成了打虎英雄。
02.
有时候,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误解,出于本能的“习惯性反驳”、不假思索的怼人;但更多时候,它可能是出于故意夸大、曲解对方的立场。
有次在公司会议,有个部门负责人提议“改进工作流程”,他认为这样可以提升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话音还没落,与他经常不对付的另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接了一句:哎呀,你不就是要我们全都加班吗?
这个接话的人,要么是习惯性反驳、怼人,要么就是故意扭曲他人的观点,扎了个稻草人攻击。
把人家说的“改进流程、提升效率”的提议,硬是给扭曲成了“全员加班”,一下子让第一个人站在了众人的对立面,似乎只要大家反对“全员加班”,就驳倒了“改进流程”的合理性,甚至就能攻击提出这个建议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围观的人可能糊里糊涂的就会被带了节奏,跟着“反对”了起来。
稻草人谬误是一种不诚实的论证形式,它影响着我们理性的思考、讨论问题。
03.
对付稻草人谬误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实还击,直截了当地指出对方的曲解,并强调真实的观点。
比如这个对话:
小智:我认为我们应该更注重团队协作。小红:哼,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的团队协作一塌糊涂,全靠你一个人拼命啊?
这里小红就制造了一个稻草人,把小智的建议夸大成了“全靠你一个人拼命”,实际上小智只是想让大家更注重协作而已。
面对小红的稻草人,小智可以这样回应:
其实我只是提倡更好的团队协作,而不是说我们现在一团糟。
另外,小智还可以通过幽默来化解尴尬,比如说:
哇,我没想到我的建议会被你理解成‘全员拼命’,看来我要调整一下我的说话方式了,以免被误解成超级工作狂。
总之,要善于用事实说话,正面回应。
如果可以,回应时尽可能地保持幽默,这样既能让对方意识到误解,又能化解紧张气氛。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稻草人谬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懂得识别并能应对它,才可以保持清晰的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