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谈:西尔维娅·费代里奇×戴锦华×谢晶:女性世界的破裂与共生
一、进步史观
部分人的观点:针对女性的暴力会消失;
逃离模式:农村-城市;逃离传统刻板印象;
思考过去与当下的关系-封建残留,资本主义社会;过去与当下的父权制的问题;
如何看待进步?
费: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代表进步;总体生活水平;巴勒斯坦事件;世界局面的困难;线性进步史观难以接受;加于女性身上的暴力不减反增;将过去的一切视为负面或积极的也是很片面的;进步史观贬低过去;
戴:中国整体的启动现代化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同步开始;中国的女性文化;
谢:“娜拉”式的女性解放;”二元论“(进步史与堕落史)——立场-挑选标准证明;限制女性解放的模式与美好生活的想象力;我们质疑当下并不等同于我们要回到过去;
二、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费:技术会造成更多社群(community)的生存空间,消耗大量资源;机器护理员;代孕助长种族主义、殖民主义,是对贫困女性的剥削,在绝境下出租子宫;代孕对婴儿影响也很大;在新的人工子宫出现时,资本主义更关心的利益和利润;《超越身体边界》
谢:《奥本海默》;代孕(surrogacy);
戴:技术应用并非中性(权力集团、利益集团的协商与博弈),成为公共应用,并非为了人类进步而出台;人工子宫;技术的发明是否真的造福于整体人类么(消费能力问题);AI智能—女性自身如何认识自己
三、身体与技术的关系**(谈及广大女性对生育的反感)**
谢:提及广大女性对生育的反感;生育是巨大的变化;身体是被建构成“宿命”;预设:身体的机械论(身体被用来使用)+达尔文主义(母亲与胎儿的获利不平等)-;养娃成本越高意味着孩子压力越来越大;
费: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最早的避孕知识;现代生育实际上是在剥削女性身体;《生态女性主义》;技术把女性身体成为了新的资本主义资本积累市场;医疗技术很少是真正造福女性的;科技将部分人排除在外—新型不平等;注意堕胎和生育的权利;世界太糟糕,不要生孩子;怀孕伤害无理
戴:所谓社会进步未必伴随着人类的解放;相对男性而言社会的进步也未必与女性共享;为何不生育理由(1.世界太糟糕;2.没有一个出生者在出生前被征得了同意;3.个人主义—独生子女政策+消费主义-没有可能建立起个人与个人链接的个人主义文化;4.年轻人恐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5.中国大都市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教育环境竞争要求的巨大投入);
四、女性联合,女性运动本身-女性战争,女性情谊;
谢:现代核心家庭的主导;性别是社会身份;反正怎么做都是不对的-国家化的合法暴力;反正我们怎么做都是对的;不同女性间存在的特权是不一样的;女性主义是赋能;
费:决定把一个人带到世界上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存在;女性议题不仅仅是关于女性-教育、健康、土地、农业、育儿,性及两性;女性间权力分裂(种族问题);
戴:sisterhood‘女性乌托邦’—女性帮助女性;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联结;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为表里,与资本主义父权制之间的联结;女性主义提供想象不同生活的来源;现代主义逻辑的结果;女性生命所展示的自然生命的价值;拉丁美洲女性主义;
**个人反思:实际上应该用种更为广阔的视野看待所有女性议题,正如女性不应该只限制在婚姻和家庭中,有关女性的议题也不应该只是这两者,女性生存空间的缩小更多是社会结构问题,女性问题说到底还是社会问题。
作为女性,应小心对待看似对女性有利的技术与科技,老师们的真的点醒了我,每一次科技的出现和应用不是因为它对所有人类有利,而是它对于资本集团而言有利益可图,或许下一次我们在思考使用一些便捷产品或科技时需要审慎思考。
同时也解决了我对被冠以不同女性主义之名的问题,如今看来,无论是何种女性主义在大众眼里都是不妥的,不对的。因此,只要是女性主义都可以坦然接受,它是赋能。
戴老师提供了一个全新名次-女性乌托邦,我相信的是女性间的友谊是大于女性间的战争的。或许在之后小说的建构中,负面角色将赋予男性,以表达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