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翻译
大概是出于无聊,我尝试翻译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歌曲,从七月尾到现在,断断续续,大概已经完成了十余首。当然,我之所谓翻译,无非是将原英文歌词的大意以中文写出,但毕竟中西有别,许多原文中的魅力也因为这样的缘故而消失殆尽,尤其是Bob Marley的雷鬼乐神作“No , woman no cry”,Neil Young的民谣诗篇“Heart of gold”等等。此外,也有些歌曲已经被前辈翻译过,笔法高妙,但由于各自对歌曲和语言的理解不同,我便对已有的译笔做了一些修改,以合乎自己的思绪罢了,比如Don Mclean的民谣诗“Vincent”,就要感谢前辈的生花妙笔。另外,我本想只将歌曲的词曲作者及原唱列出来,但考虑到有些歌曲传唱已久,而且精彩版本层出不穷,所以改为推荐版本似乎更合适,不过仍将原唱列为第一位吧,还有一些歌曲则为民间作品,如“The Sally Gardens”,只知其词为大诗人叶芝所作,而曲作者则已不知其名,便也作罢,只是交代一下背景。还需说明的是,我并没有把原英文歌词抄录下来,故而只有中文翻译,其中缘由,一是因为我总觉得不会有人专门来看的,二则是留给自己一个台阶吧,哈哈。
我成为这些二进制码的排列者而你是其读者,纯属不期而遇的巧合。
介绍的第一首是一支非常短的歌,Visions of La,歌手Slowdive,短短八句,更像是自己内心的一小段剖白,舒缓的旋律,孤独的歌声,将一瞬间的情感变化淋漓道出。
Visions of La
火光静静地跳动
他紧张的神经有一丝放松
我祈祷着可以
可以走进他沉默的心中
我又感到难以启齿
无法驱走他内心的不安
因此我选择放弃
放弃理解他现在的期盼
我对歌手Slowdive也不甚了解,这首歌是在“音乐天堂”出品的推荐集《穿过骨头抚摸你》中听到的,以下还有几首歌也是出自这张推荐集,但个人认为,对初听英语歌的来说,这张选集可能并不适合。
第二首是同样出自《穿过骨头抚摸你》的Philadelphia,即费拉德尔菲亚(也就是费城),同名电影“费城故事”的名气似乎要远远大过此歌吧。创作者与歌手尼尔•杨(Neil Young)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手,与鲍勃•迪伦一起,是民谣摇滚中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后者曾被提名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以下是我的翻译,但建议直接听原曲。
费拉德尔菲亚(Philadelphia)
Written & Sang by Neil Young
有时候我想我已经懂了
爱情的全部真谛
当我看见那道光芒时
我觉得一切已准备就绪
在这个世界上我有自己的朋友
我有自己的朋友
当我们都还是男孩女孩时
当我们都还是两小无猜时
这座充满兄弟之爱的城市
这个我称之为家的地方
请不要只留给我背影
我不愿孤独一生
(爱情永不消逝)
某人似乎想要和我交谈
呼喊着我的名字
告诉我不必自责
也不必为爱而感到羞耻
(费拉德尔菲亚)
Neil Young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只要用心听,总会在突然之间就被其打动。作为摇滚史上最为全能的音乐家之一,Neil Young的风格众多,但极少变化的就是他的不拘外表,还有他简单的吉他声、口琴声和沧桑的歌声,直击心灵的深邃歌词更让他成为享誉英语国家的著名诗人,通过鲍勃•迪伦和尼尔•杨等人的努力,摇滚乐的歌词逐渐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以下这首仍是Neil Young的旧作,Heart of Gold(金子般的心)
金子般的心(heart of gold)
Written & Sang by Neil Young
我想要生活
我想要付出
我是一个寻找金子般心灵的矿工
正是这些从未言说的话语
让我一直寻找着金子般的心
而我也渐渐老去
继续寻找金子般的心
当我正渐渐老去
我去过好莱坞
我到过红杉林
我跨越大海只为金子般的心
我探访过自己的心灵——正是它的美好
让我一直寻找金子般的心
而我也渐渐老去
继续寻找金子般的心
当我正渐渐老去
这首歌原文简单朴素,很有韵味,但我译完之后总感觉味道完全不对了。。于是也放弃了翻译“My my , Hey hey”的打算。
金子般的心哪里还能找到呢?所谓“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大概只是隔膜与孤独吧。看一看我们的周围:大家都在说,却都没有在听(正如歌曲“寂静之声”有词云:people speaking without listening),再仔细看一看网络上(比如人人网)的语言就会发现,人们所用的大多都是判断句,正常的讨论与交流是极为少见的,比如有人对一篇偏激的文章发表一下不同看法,然后就会被骂作“五毛”、“粪青”之类,末了还要加上“S.B.不解释”等等,在这样虚拟的、没有真正交流的环境里,许多人都认为自己了解了事实的全部真相,而所谓的独立思考实质上只是将本来已根深蒂固在脑海中的观点按照某一逻辑进行组合的结果,我常常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孤独,因为他们并非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思考的过程其实已经注定不可能产生什么新的结果。对所谓的国家民主自由大事尚且拒绝交流,更何况是人自己最隐蔽最深藏的内心世界,所以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的结果,也许只能是getting old吧?我希望是我太悲观了。。
接下来是一首民歌“萨利花园”,词作者是爱尔兰大诗人叶芝,也就是那位写下“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美丽的容颜,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人爱着你那朝圣者般的灵魂/爱着你脸上岁月痛苦的皱纹……”(此段翻译是我凭记忆写出的,可能不准确,也忘了译者名字)的情痴。就诗而论,叶芝是一位相当优秀的抒情诗人,但我始终有点可惜,总觉得叶芝的许多诗(如代表作诗集《苇间风》等等)里总有一股神秘气息——但这种气息里的人工斧凿痕迹却又十分明显,这大概也是我更喜欢博尔赫斯等人而不是叶芝的原因吧。相比于叶芝的其他作品,我更喜欢年轻时的诗集《玫瑰》,不过,青年读诗嘛,常常只是三五个诗人的三五篇作品,又有谁愿意老老实实读完一本全集呢?所以,自己的这些观点能活多久,我也不知道。
萨利花园(The Sally Gardens)
在萨利花园的芳径
我爱和我相遇
她穿行在萨利花园中
以轻灵的、雪白的脚步
她要我自然地对待这份情
就像树叶生长在枝茎
可我却如此年少无知
不曾懂得她的心意
在那河畔的旷野
我爱与我曾驻足远眺
在我微倾的肩膀上
她雪白的手臂轻轻倚靠
她告诉我淡然地对待生活
就像水草植根于河底
可我却如此年少无知
现在只剩下悔恨的泪水
我常听的是爱尔兰女歌手Cara Dillon的版本,此外萨拉布里奇曼、藤田惠美的演绎也非常不错。推荐一下女歌手Cara Dillon,声音很好,空灵婉转,唱的歌曲大多以乡村自然为主,也有和平类的歌曲,我特别喜欢的有Lark in the clear,Craigie Hill、There Were Roses、Blue Mountain River等等。爱尔兰是流行音乐重地,最为当下小青年熟知的比如男孩地带、西城男孩等等就是爱尔兰的,历史上最成功的爱尔兰乐队当然是U2(推荐If god will send his angels、with or without you、one……),还有著名的卡百利乐队(即The Cranberries也作小红莓,推荐dying in the sun、never grow old、pretty、to my family……),此外推荐一下sinead o'connor(译作西尼德•奥康娜,nothing compares to you、a perfect Indian、this is to mother you……),还有New Age音乐代表Enya(即恩雅,推荐May it be、only time……最好是听整张专辑)
以上四首大概都是一些抒情小曲,所谓小曲,无非消遣而已,消遣消遣,人生又要短去几分呢?“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下面的一首来自粉红弗洛伊德乐队(Pink Floyd),Time,
时光(Time)
Written & Sang by Pink Floyd
麻木的一天中每个时刻就在嘀嗒嘀嗒中流走
毫不经意间一个又一个小时已然被你浪费掉
你就像在家乡小镇上的一块空地上来回运球
默默等待着某人亦或某物前来为你指明方向
厌倦了阳光下的谎言,你呆在家里凝望着这场雨
如此年轻而生命如此长久让你觉得今天不必珍惜
于是有一天当你醒来时发现十年光阴已悄然过去
没有人告诉你何时开始而你已错过了起步的枪声
于是你跑啊跑啊一心想要追上太阳但它却正在沉没
然而它再次升起时却又出现在了你的背后
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太阳如是而你正渐渐老去
呼吸渐渐短促终有一天你也逃不过死神的追捕
一年的时间似乎越来越短暂而时光一去不返
那些敷衍在不足半张的纸上的潦草计划也已变成嘲讽
无可奈何地静静躺在那里等待一切都化为虚无
而时光消逝,歌声亦罢
尽管我还有许多要说的话
粉红弗洛伊德(Pink Floyd)常常被认为是仅次于披头士(The Beatles)、堪与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比肩的伟大乐队,作为艺术摇滚的代表,Pink Floyd的歌曲无论在流行性还是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月之暗面”演唱会也成为摇滚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时光消逝,许多歌曲里也都有反映,如披头士名作“Yesterday”、恩雅(Enya)“Only Time”等等,大致也可作为参照。有人汲汲一生,有人坐看流云,但感慨时光之外,又能旷达无所畏,莫过于陶渊明诗云:“人生无根蒂,飘入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随风去吧!
第六首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代表性歌手Billy Joel的作品And so it goes,这个优酷上有现场演绎版,黑白画面,安静吟唱的歌手,沉醉的听众。
随风飘逝(And So it goes)
Written & Sang by Billy Joel
每颗心灵都有一间密室
一个安全、坚固的避难所
让昔日情人带来的伤口愈合
直到出现新的一个
我小心翼翼地向你倾诉
你的回答也无半点虚情假意
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已说得太多
也许最好的自我保护只是沉默
每一次我手执玫瑰
却只能触及那茎上的利刺
随风去吧,随风去吧
也许终有一天你也会随风而去
然而,如果你的离开是因为我的沉默
那么这将是我所犯的最大的错
因此我好想和你一起分享那心灵密室
即使你也可以将这颗心打破
唉,就是眼前这样的情境
才让我闭上了眼睛
随风去吧,随风去吧
而你是唯一懂得的一个
我想要和你在一起
当然这只是我的选择
不过你也可以决定
让这颗心再次破碎
随风去吧,随风去吧
而你是唯一懂得的一个
Billy Joel是摇滚乐历史里最著名的钢琴诗人,这个称号也来自于他著名的歌曲“Piano Man”,尽管后来有很多歌手也在一时间被称为钢琴诗人,但在我看来,无论是演奏技艺还是创作才能,都鲜有能超越Billy Joel的。
有段时间很着迷“Piano Man”里的一句歌词they're sharing a drink they call loneliness,But it's better than drinkin' alone(他们饮下一杯叫“孤独”的酒,却好过各自孤独地饮酒)。也许这些都是事实吧,我们有思想和语言上的孤独,我们更有情感上的孤独,有人努力寻找着所谓知音,有人同样寻找着另一半,而常常正是在这样的寻找中产生了更大的孤独,这么说或许有点滑稽吧,但也只是一个讽刺(推荐歌曲Ironic加拿大国宝级女歌手Alanis Morissette),所以想要寻找的继续寻找,想要嘲笑的继续嘲笑,我只是有时候想起卡森•麦可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里的一段话,然后顾左右而言他。
我成为这些二进制码的排列者而你是其读者,纯属不期而遇的巧合。
介绍的第一首是一支非常短的歌,Visions of La,歌手Slowdive,短短八句,更像是自己内心的一小段剖白,舒缓的旋律,孤独的歌声,将一瞬间的情感变化淋漓道出。
Visions of La
火光静静地跳动
他紧张的神经有一丝放松
我祈祷着可以
可以走进他沉默的心中
我又感到难以启齿
无法驱走他内心的不安
因此我选择放弃
放弃理解他现在的期盼
我对歌手Slowdive也不甚了解,这首歌是在“音乐天堂”出品的推荐集《穿过骨头抚摸你》中听到的,以下还有几首歌也是出自这张推荐集,但个人认为,对初听英语歌的来说,这张选集可能并不适合。
第二首是同样出自《穿过骨头抚摸你》的Philadelphia,即费拉德尔菲亚(也就是费城),同名电影“费城故事”的名气似乎要远远大过此歌吧。创作者与歌手尼尔•杨(Neil Young)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手,与鲍勃•迪伦一起,是民谣摇滚中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后者曾被提名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以下是我的翻译,但建议直接听原曲。
费拉德尔菲亚(Philadelphia)
Written & Sang by Neil Young
有时候我想我已经懂了
爱情的全部真谛
当我看见那道光芒时
我觉得一切已准备就绪
在这个世界上我有自己的朋友
我有自己的朋友
当我们都还是男孩女孩时
当我们都还是两小无猜时
这座充满兄弟之爱的城市
这个我称之为家的地方
请不要只留给我背影
我不愿孤独一生
(爱情永不消逝)
某人似乎想要和我交谈
呼喊着我的名字
告诉我不必自责
也不必为爱而感到羞耻
(费拉德尔菲亚)
Neil Young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只要用心听,总会在突然之间就被其打动。作为摇滚史上最为全能的音乐家之一,Neil Young的风格众多,但极少变化的就是他的不拘外表,还有他简单的吉他声、口琴声和沧桑的歌声,直击心灵的深邃歌词更让他成为享誉英语国家的著名诗人,通过鲍勃•迪伦和尼尔•杨等人的努力,摇滚乐的歌词逐渐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以下这首仍是Neil Young的旧作,Heart of Gold(金子般的心)
金子般的心(heart of gold)
Written & Sang by Neil Young
我想要生活
我想要付出
我是一个寻找金子般心灵的矿工
正是这些从未言说的话语
让我一直寻找着金子般的心
而我也渐渐老去
继续寻找金子般的心
当我正渐渐老去
我去过好莱坞
我到过红杉林
我跨越大海只为金子般的心
我探访过自己的心灵——正是它的美好
让我一直寻找金子般的心
而我也渐渐老去
继续寻找金子般的心
当我正渐渐老去
这首歌原文简单朴素,很有韵味,但我译完之后总感觉味道完全不对了。。于是也放弃了翻译“My my , Hey hey”的打算。
金子般的心哪里还能找到呢?所谓“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大概只是隔膜与孤独吧。看一看我们的周围:大家都在说,却都没有在听(正如歌曲“寂静之声”有词云:people speaking without listening),再仔细看一看网络上(比如人人网)的语言就会发现,人们所用的大多都是判断句,正常的讨论与交流是极为少见的,比如有人对一篇偏激的文章发表一下不同看法,然后就会被骂作“五毛”、“粪青”之类,末了还要加上“S.B.不解释”等等,在这样虚拟的、没有真正交流的环境里,许多人都认为自己了解了事实的全部真相,而所谓的独立思考实质上只是将本来已根深蒂固在脑海中的观点按照某一逻辑进行组合的结果,我常常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孤独,因为他们并非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思考的过程其实已经注定不可能产生什么新的结果。对所谓的国家民主自由大事尚且拒绝交流,更何况是人自己最隐蔽最深藏的内心世界,所以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的结果,也许只能是getting old吧?我希望是我太悲观了。。
接下来是一首民歌“萨利花园”,词作者是爱尔兰大诗人叶芝,也就是那位写下“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美丽的容颜,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人爱着你那朝圣者般的灵魂/爱着你脸上岁月痛苦的皱纹……”(此段翻译是我凭记忆写出的,可能不准确,也忘了译者名字)的情痴。就诗而论,叶芝是一位相当优秀的抒情诗人,但我始终有点可惜,总觉得叶芝的许多诗(如代表作诗集《苇间风》等等)里总有一股神秘气息——但这种气息里的人工斧凿痕迹却又十分明显,这大概也是我更喜欢博尔赫斯等人而不是叶芝的原因吧。相比于叶芝的其他作品,我更喜欢年轻时的诗集《玫瑰》,不过,青年读诗嘛,常常只是三五个诗人的三五篇作品,又有谁愿意老老实实读完一本全集呢?所以,自己的这些观点能活多久,我也不知道。
萨利花园(The Sally Gardens)
在萨利花园的芳径
我爱和我相遇
她穿行在萨利花园中
以轻灵的、雪白的脚步
她要我自然地对待这份情
就像树叶生长在枝茎
可我却如此年少无知
不曾懂得她的心意
在那河畔的旷野
我爱与我曾驻足远眺
在我微倾的肩膀上
她雪白的手臂轻轻倚靠
她告诉我淡然地对待生活
就像水草植根于河底
可我却如此年少无知
现在只剩下悔恨的泪水
我常听的是爱尔兰女歌手Cara Dillon的版本,此外萨拉布里奇曼、藤田惠美的演绎也非常不错。推荐一下女歌手Cara Dillon,声音很好,空灵婉转,唱的歌曲大多以乡村自然为主,也有和平类的歌曲,我特别喜欢的有Lark in the clear,Craigie Hill、There Were Roses、Blue Mountain River等等。爱尔兰是流行音乐重地,最为当下小青年熟知的比如男孩地带、西城男孩等等就是爱尔兰的,历史上最成功的爱尔兰乐队当然是U2(推荐If god will send his angels、with or without you、one……),还有著名的卡百利乐队(即The Cranberries也作小红莓,推荐dying in the sun、never grow old、pretty、to my family……),此外推荐一下sinead o'connor(译作西尼德•奥康娜,nothing compares to you、a perfect Indian、this is to mother you……),还有New Age音乐代表Enya(即恩雅,推荐May it be、only time……最好是听整张专辑)
以上四首大概都是一些抒情小曲,所谓小曲,无非消遣而已,消遣消遣,人生又要短去几分呢?“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下面的一首来自粉红弗洛伊德乐队(Pink Floyd),Time,
时光(Time)
Written & Sang by Pink Floyd
麻木的一天中每个时刻就在嘀嗒嘀嗒中流走
毫不经意间一个又一个小时已然被你浪费掉
你就像在家乡小镇上的一块空地上来回运球
默默等待着某人亦或某物前来为你指明方向
厌倦了阳光下的谎言,你呆在家里凝望着这场雨
如此年轻而生命如此长久让你觉得今天不必珍惜
于是有一天当你醒来时发现十年光阴已悄然过去
没有人告诉你何时开始而你已错过了起步的枪声
于是你跑啊跑啊一心想要追上太阳但它却正在沉没
然而它再次升起时却又出现在了你的背后
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太阳如是而你正渐渐老去
呼吸渐渐短促终有一天你也逃不过死神的追捕
一年的时间似乎越来越短暂而时光一去不返
那些敷衍在不足半张的纸上的潦草计划也已变成嘲讽
无可奈何地静静躺在那里等待一切都化为虚无
而时光消逝,歌声亦罢
尽管我还有许多要说的话
粉红弗洛伊德(Pink Floyd)常常被认为是仅次于披头士(The Beatles)、堪与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比肩的伟大乐队,作为艺术摇滚的代表,Pink Floyd的歌曲无论在流行性还是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月之暗面”演唱会也成为摇滚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时光消逝,许多歌曲里也都有反映,如披头士名作“Yesterday”、恩雅(Enya)“Only Time”等等,大致也可作为参照。有人汲汲一生,有人坐看流云,但感慨时光之外,又能旷达无所畏,莫过于陶渊明诗云:“人生无根蒂,飘入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随风去吧!
第六首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代表性歌手Billy Joel的作品And so it goes,这个优酷上有现场演绎版,黑白画面,安静吟唱的歌手,沉醉的听众。
随风飘逝(And So it goes)
Written & Sang by Billy Joel
每颗心灵都有一间密室
一个安全、坚固的避难所
让昔日情人带来的伤口愈合
直到出现新的一个
我小心翼翼地向你倾诉
你的回答也无半点虚情假意
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已说得太多
也许最好的自我保护只是沉默
每一次我手执玫瑰
却只能触及那茎上的利刺
随风去吧,随风去吧
也许终有一天你也会随风而去
然而,如果你的离开是因为我的沉默
那么这将是我所犯的最大的错
因此我好想和你一起分享那心灵密室
即使你也可以将这颗心打破
唉,就是眼前这样的情境
才让我闭上了眼睛
随风去吧,随风去吧
而你是唯一懂得的一个
我想要和你在一起
当然这只是我的选择
不过你也可以决定
让这颗心再次破碎
随风去吧,随风去吧
而你是唯一懂得的一个
Billy Joel是摇滚乐历史里最著名的钢琴诗人,这个称号也来自于他著名的歌曲“Piano Man”,尽管后来有很多歌手也在一时间被称为钢琴诗人,但在我看来,无论是演奏技艺还是创作才能,都鲜有能超越Billy Joel的。
有段时间很着迷“Piano Man”里的一句歌词they're sharing a drink they call loneliness,But it's better than drinkin' alone(他们饮下一杯叫“孤独”的酒,却好过各自孤独地饮酒)。也许这些都是事实吧,我们有思想和语言上的孤独,我们更有情感上的孤独,有人努力寻找着所谓知音,有人同样寻找着另一半,而常常正是在这样的寻找中产生了更大的孤独,这么说或许有点滑稽吧,但也只是一个讽刺(推荐歌曲Ironic加拿大国宝级女歌手Alanis Morissette),所以想要寻找的继续寻找,想要嘲笑的继续嘲笑,我只是有时候想起卡森•麦可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里的一段话,然后顾左右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