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四千里
翻看印象笔记时发现写过一篇2021年的跑步随想,想着2023年也没有写什么年终总结,就把这篇旧年总结放在这里吧。
入睡从吹过晚风开始。
2021年跑过2163.93公里,平均配速4分44秒,除去周末,大部分是在晚上下班后跑的。所以如果你吹过晚上九点的晚风,那我们算是相拥过了。
有人说坚持跑步的人自律、勤勉,内心也很强大,这又是一种贴标签式的分类法。跑步这一年半来,新认识了很多跑友,他们之中不乏有内心强大者,但我坚信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自律、勤勉之人,所以将这份态度放到跑步上时,自然也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拿我举例,有时工作太忙下班比较晚,回到家之后身心极度疲惫,这个时候一点跑步的心思也没有,只想快些躺在床上休息;又或者某天天气很冷,我会庆幸今天是跑休,不用出去吹风挨冻。村上春树曾经很透彻的定义过跑步——“因为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所以不想跑是常态,想跑才是偶尔的激情,当你真的明白这句话的时候,跑步才不会被神话,才会成为一件生活的日常。
这一年关于跑步的事情有很多,要说过程之艰辛、印象之深刻,自然是在绿树红瓦的五月青岛。十年前大学毕业后,青岛就成为了一段过往青春岁月的回忆,台东步行街、中山公园、八大关、浮山、麦岛,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这一下真是勾起了好多往昔的回忆,而这一次的目的是穿山越海,跑过五月的风。五月四号早上一起来,就发现天阴沉沉的,等待快要开跑时,天已经下起了小雨,途中有多次雨势加大的情况,在加上青岛起起伏伏的地势,和海边吹来的劲风,以首次参加全程马拉松就以3小时24分完赛来看,真是着实不容易。不过下雨是一个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真的很难讲,一方面路面积水影响跨步落地,而且眼镜有水影响视线,另一方面却也降低体温,使心率不会过快升高。知道跑马拉松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知道和实际体验还是有很大差距,尤其是赛程后半段,你会不断计算还有多少距离就能完赛,向终点前进的每一步都无比痛苦。而真正的喜悦也正缘于此,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尽管仍是一身疲惫,尽管双腿已然麻木,尽管心肺快要炸裂,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四万两千一百九十五米,是真真正正用双脚丈量出的距离。
孤独会在很多时候体验到,无人分享的成功,欲求慰藉时的不得,以及夜半无人道路时吹过的晚风。当自己一个人慢慢跑在无人的道路上时,脑中绝大部分时候是空白的,只会想着不断向前,只有偶尔经过的行人和在路灯下忽前忽后的身影才会让你有一丝孤独的感觉。夏天和冬天的这份感觉又会不同,夏日的夜晚依旧透着一丝燥热,树上的蝉鸣会让你在心里不禁哼起梁静茹的《宁夏》——“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与其说是孤独,不如说是一种放空;而寒冬的夜晚,人、畜、虫皆被这份寒冷锁在了各自的处所里,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更为适合描述这份孤独,是孤独更是孤寂。
四千里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经过宁夏,迈过寒冬,迎来2022,这是属于跑者的一年,也是属于孤独者的一年,更是属于不断前进者的一年。新的一年,希望还能相拥共迎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