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14|365
每年过年,年夜饭都是家中的重磅时刻。姥姥有一个小本子,她会在上面记录每一天的支出、收入,还有很多重要的地址、电话,她很珍惜那个小本子,本子的皮儿都有些破旧了,但她仍旧舍不得撕下一页。唯独,只有在记录年夜饭的时候,她会拿出一个小尺子,比着边儿,撕拉,整齐地撕下一页来。
这一页,就是今年的年夜晚菜单。
基本上提前三个月,姥姥就用她娟秀的字体开始在这张纸上面记录下今年大年三十要给全家人准备的菜。
有时候,上午九点,我刚蒙蒙的起床,洗漱完毕,姥姥就坐在客厅,晒着太阳发呆,看见我之后,立刻去拿来早饭。然后继续坐在原位。
“小姥,你在干嘛?”
“想做点什么吃呢?”
“年夜晚吗?”
“对啊,今年的大虾不要清蒸了,红烧好吧,那这样就要再多一个青菜才行。”
自己捣鼓完,赶紧记录下来,那张纸已经被记录在册的菜远远超过了预计。
“这么多菜吗?”
“都是我先想出来,备选的呀。”
就这样,一张菜单,一般会改了又改,正反面的一张纸都密密麻麻写满了、直到三十儿那天晚上才知道,姥姥到底准备做哪些菜色。
几荤几素,颜色冷热如何搭配,这都是在姥姥的脑海里面计划好了。
提前两天就开始炖肉,猪蹄猪肘牛肉羊肉,焖蒸炖煮,做法不带重样的。凉菜也是,有甜口,就有咸口。但终归有套路,且被我看穿了。
因为每一年,都会有一道黄焖牛肉,牛肉入口即化,浓稠的汤汁完全炖入牛肉中。这道菜是姥爷必须要吃的,他牙口不好,又爱喝酒。肉能吸酒,又下酒,所以,这道菜每年酒没变过,做法不会变,味道也变不了。上菜的时候,这道菜总是被放在姥爷前边。
还有一道菜,每年都会有,烧猪蹄。过年前两天,我们家里面都会有一阵子烧焦羽毛的味道,焦糊焦糊的,挺难闻的。一闻到这个味道,就知道,姥姥又在处理猪蹄了。处理生猪蹄的第一步就是把猪毛用烤烫的火筷子烫掉,然后再继续炖。这道菜是老姨和弟弟的最爱,每次,一个人就能吃掉一整个大猪蹄。不过,那个味道是真的香,闻着就流口水那种。
我们家的年夜饭人多,11个人,三个家庭,加上姥姥姥爷,这是标配。有时候还会有老姑姥姥一家一起,这就14个人了。几乎每一年都是这个阵仗,而每一年的年夜晚都是姥姥一个人掌勺,其他人只能打打下手。
当菜品一盘盘端上桌后,大家举杯一碰,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的口福时刻也开始了。
通常,三四个小朋友在旁边的小桌子吃,能上桌的都是大人,我们围着一起抢着吃,所有的菜都会一分为二,我们小朋友这桌通常还会有松仁玉米之类的甜品菜。
我大概能回忆起来的菜品有:炖肘子、烧猪蹄、梅菜扣肉、清蒸鲈鱼、烧虾、黄焖牛肉、清水羊肉、荷塘小炒、凉拌素什锦、拌豆腐丝或者皮蛋豆腐……
大家吃完后各自散去,姥姥又重新回到厨房,这是她一个人的战场,她在这里烹饪着一大家子的吃食,结束后又开始打扫。她不让任何一个人进来,就是自己默默收拾,从一片狼藉到光洁如新,这可能需要2个小时,3个小时,休息一下,又开始准备晚上包饺子的材料。
每一年,年年如此。
曾经,我听到周围的一些朋友说,大年三十通常都是一家三口过。我竟心生怜悯,我感觉那样好冷清,好可怜。我以为,所有人的大年三十都是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和一群亲戚朋友,原来,这就是我的世界如此而已。
当我们都将这一切习以为常的时候,她默默离开了。仅剩下所有人的怀念,还有再也闻不到也尝不到的那些味道。
现在我才知道,有些时刻,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姥姥在厨房忙碌的影子,逐渐模糊了。
这个老太太用美味填满了我人生的前20年,我可能会用我的一辈子去追逐那些我熟悉的味道。
可能,追也追不到,只能用新的故事填满那些消失的空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