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看展总结

2023年一共看了67个临时展览,按时间顺序,名录如下: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国博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国博
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物展,中华世纪坛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祭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中国工艺美术馆
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中国工艺美术馆
攻金之工-亚欧大陆早期金属艺术与文明互鉴展,清华艺博
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故宫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国家典籍博物馆
世遗宝藏,大明风华-明十三陵历史文化陈列展,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
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国博
这片山水这片园-园说4,颐和园博物馆
源·缘-闽台艺术展,国博
赣地宝藏-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江西省博物馆
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藏明清释道人物画像展,首博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国博
铭心-二十世纪胸针艺术展,清华艺博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展,清华艺博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故宫
信有山林在市城-古代文人的隐与仕、物与心,北京画院
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故宫
北京中轴线展,首博
笔下妙意,壁上丹青-陈崇光与太平天国壁画展,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洪武时代-明代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特展,南京市博物馆总馆
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遇见博物馆
穿越千年-龟兹石窟艺术展,美克洞学馆
其宁惟永-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洛阳博物馆
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特展,洛阳博物馆
大河文明展,郑州博物馆
致敬经典-中国美术馆藏美术精品展,中国美术馆
墨韵文脉-八大山人、石涛与20世纪以来中国写意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吉祥兔宝-癸卯兔年生肖主题文物展,四川博物院
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四川博物院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成都博物馆
灿烂的记忆-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成都博物馆
古罗马文明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中华世纪坛
玉见乾隆-清代宫廷玉器展,保利博物馆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上海博物馆
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上海博物馆
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微笑千年-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苏州博物馆西馆
古希腊人-大英博物馆藏古希腊文物特展,苏州博物馆西馆
交融汇聚-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国博
茶·世界-茶文化特展,故宫
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国博
数说犀尊,国博
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国博
考古宁夏-宁夏考古成果展,银川承天寺
世纪华彩水洞沟,银川承天寺
发现获国-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宁夏固原博物馆
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故宫
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故宫
墨韵文脉-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藏古代山水画展,中国美术馆
大美潇湘-大型系列山水画展,中国美术馆
希世之宝-三十年所见善本碑帖特展,保利博物馆
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清华艺博
庞贝神话-意大利那不勒斯藏古希腊古罗马珍品文物展,国家典籍博物馆
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国博
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国博
墨韵文脉-吉林省博物馆藏古代绘画精品展,中国美术馆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南京博物院
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南京博物院
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上海博物馆
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上海图书馆东馆
汇流澄鉴-故宫出版社建社40周年展,故宫
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清华艺博
67个展里,北京的44个,占65.7%,京外的23个,占34.3%,差不多是2:1的比例。
其中,我认为最好的9个临展是:
进士文化展(故宫)
犍陀罗展(故宫)
永宁寺展(洛博)
西南青铜展(金沙)
汉字中国(成博)
新时代考古展(国博)
山东展(清华艺博)
玉润中华(南博)
汉碑善本展(上图东馆)

一个展好不好,一般是一种基于个人认知的偏主观的看法,但展览本身要依托于展品和展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对展览进行量化评价。
我觉得对一个展的评价,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客观角度,或者说是相对客观,另一个是主观角度,这个部分只和观者个人相关。
一个展,要把自己想表达的主题传递给观者,首先得有具体内容,或者说是材料,材料主要就是展品。汇集展品,是第一步,有了展品,如何展示,是第二步。展品和展示方式是展览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此之上的延伸和周边,给观者加深要表达的主题,营造舒适的观展环境等,可列为第三因素。
这三个因素基本构成了评价的客观面,较好地完成这三个方面,基本就是一个成功的展览。
这就和做一顿饭或者做一个产品,是一样的,你得先有合适的材料,其次加工融合,做成食物或者产品。再次,周边和服务一并跟上,比如饭菜摆放讲究,产品后服务到位,基本就算是做了一顿好饭,或者做出了一个好的产品。

第一个要素是参展展品的分量,这个可以通过一些常规指标来判定,比如参展展品数,各展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一件展品大致处于什么价值水平,虽然会受主观影响,但一般还是有相对约定俗成的评判标准,这有助于量化参展展品给展览带来的综合价值。一件高价值的展品参展,当然很好,但它展三天和展三十天,对展览的益处,则完全不同。
所以必须考虑展览的时效性,考量不同价值展品的展出时长,根据价值和时间,加上附加的影响因子,可以得出一个以时间为变量的展品综合价值的评价函数。如果将各个展品的价值综合起来统一建模,就能初步评估整个展览提供的价值。
当然,这是一种量化评估的思路,真这么做也没必要,但这些关键要素还是需要知道。

展品多,高价值的展品展出时间更长,肯定更好,但这得看策展方的协调能力,你脸大,你能协调来高价值的展品,而且能长时间在你这里展,当然就很厉害。
现在除非有大规模发现,否则各馆有什么文物,都比较确定,尤其是大馆,信息都比较透明。一个顶级的展,很难只靠本馆文物支撑,必然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即便是故宫国博这种巨无霸,他们的馆藏,也不是什么门类都鹤立鸡群,有些方面,也会力有不逮,也需要协调他馆资源,只不过他们地位高,协调资源比较容易。

有了展品,如何糅合,如何提炼,如何表达,如何展示,体现的是策展方的综合能力。有时候堆满山珍海味,也不见得好吃,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也是常事。
基于展品和展陈的进一步延伸,就是周边和服务,比如加深观者对主题的印象,提高参观的舒适度,增加展览价值外延的可能性。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1,2,3来指代。比如一个展,1和2好,但价格虚高,那3就要扣分,1和2好,但大家参观体验差,引导失序,那3依然要扣分。
好展一般都能较好地做到1和2。这其中,1是最根本的,有好的材料,发挥好的可能性就更大,很多时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而顶级展品往往是独立于展览而存在的,很多人就是冲着它们去的,它们在展览价值里的权重肯定也是最高的。

第二个评价面,是主观角度。对个体来说,一个展好不好看,只和自己有关系,能收获什么,也只和自己有关。俗话说,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赵本山。如果自己觉得不好看,没收获,那在个人心中,就不是好展,要有这种自信,要重视自己的主观情绪。展览就是要告诉人信息,要和人的情绪互动,如果感受不到,在个体心中,就是不合格的。
以客观和主观两部分评定,可以得出两个评分,前者是上帝视角,后者是个人视角。综合评价,两者孰轻孰重,如何加权,也只和观者个人相关。
以上9个展,除了故宫的进士文化展、洛博的永宁寺展和上博东馆的汉碑善本展,其他6个展都是汇集多家甚至几十家文博机构的展品,参展文物不但多,而且精,综合质量很高,这也是未来好展览的主要模式之一,要能协调来资源,并能很好地整合资源,同时要高质量输出。
我还是以观展当时的即时社交动态来评价这几个展。












这个展本身做的不错,展线也可以,但这对我不重要,因为钟情这个展,完全是因为个人情绪。对于永宁寺,更多的是一种情节,因为长期关注南北朝,对那个时代有些自己的想象和构建,看这个展,更多地是给我的想象一种实物支撑。





(完)

汀洲自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道德与现实 | 抗倭名将刘仁轨的一次举报 (6人喜欢)
- 临淄寻齐 | 好客山东欢迎你 (15人喜欢)
- 闽蜀同风 | 北宋朝廷对四川和福建的打压 (19人喜欢)
-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 | 从大漠到长城,从大兴安岭到额济纳旗 (16人喜欢)
- 灭门!最狠毒的墓葬诅咒 (1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