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县城日记:一个月拿三四千的人,还谈什么尊严?
我生活在湖北一个小县城,每天都感觉像条咸鱼一样,按部就班,没有波澜。
每天早上早起,送孩子上学,然后骑着我心爱的充电小毛驴,穿过小巷,来到熟悉的早点摊,吃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喝一杯香醇的豆浆,然后快速去公司打卡,上班。一天开始了。
上午和下午都正常上班,有时很忙,有时很闲。
忙的时候,整天都没办法坐下来。
闲的时候一件事都没有,却又什么都没干,不看视频,不刷新闻,不玩游戏。顶多只是泡一杯茶,安静地坐着,时不时喝上一口,然后继续安静。
下午下班后,赶紧回来,陪孩子做作业。这个时间,可以躺下来思考一下明天,思考的结果都是一样——明天和今天一样。
晚上十点上床睡觉,有时是十一点。具体睡觉时间,要根据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而定。当然,也要根据自己和枕边人的情趣而定。说不定,也会晚个十分八分的。

一到发工资的日子,我就会精神抖擞。
不对,在发工资前一天就开始精神抖擞。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得到是应该的,等着就是快乐。
关键是,从到账的这一刻起,可以潇洒地消费了。至少,可以消费一笔吧!比如,我好久没有吃黄焖鸡米饭了,要不,晚上来一份?或许,还可以加一罐冰镇可乐呢!
还有上个月看了又看的那双鞋子,当时因为差二百块钱没买,今天下单,至少不会因为钱而纠结。买了就买了!
还有,还有,五岁的小伙子一直吵着,说我给他买的奥特曼卡片都是假卡,他再也不要去两元店买奥特曼卡片了,他要买真卡。好吧,来一波,满足一回。不就是几十块钱嘛!反正我也分不清真卡假卡。
对了,天冷了,还有一个孩子,前几天说她的毛衣不保暖了。那是去年买的,她早就说没有同桌的漂亮,想换一件。咱换,不差钱!
是的,她还想要一双漂亮的鞋子,还有围巾和热水袋。买!
每一份预算,都是一份快乐。

快乐够了,咱还是要回归现实。
微信提醒和手机银行提醒几乎是同步的——到账3000元。
每个月的工资,扣除保险后,到手刚超过3000元,先得把房贷2200元留下来,过两天就要自动扣走的。
这不,孩子老师在群里发消息了:“本学期课后服务费共计325元,请各班主任通知本班学生在工行平台缴费,平台今晚12:00开通,12:00以后便可缴费。”
就在两天以前,老师刚在群里发过消息:“上面是本学期学生寒假作业征订及本学期A包的长江作业缴费平台操作指南,请各位班主任老师转发到各班家长群。”每人107元。
还有,为了以防万一,给父母和自己加的商业保险,合计起来差不多五百元。
前几天,远房二舅家嫁闺女,我假装不知道。好在,他也没再来电话说“单独接接你”。他倒是给我发过一条微信,我假装没看到。
对了,上个月底,因为开支超出了预算,跟老王借的四百块,该还了。他媳妇儿在楼下见到我,都没笑了。当然,她没笑的时候,看起来比平时还妩媚一些。
嗯,这么算,这个月底还得找老王。

在上班之余,我卖过茶叶、卖过油面、卖过文字。这些其实都不挣钱。因为,支持我的都是熟人,不仅没有利润,时不时还得赠送一些,为的是不给朋友增加负担。
不挣钱却依旧坚持,是因为,在收到钱后,可以有一定时期的周转期,手上活络一些。
即便如此,每次收钱也都背负巨大心理压力,一定要对方确认没有问题甚至是特别满意后,才敢怯生生地点开那个本该属于自己的红包。
不能对不起信任啊!

是的,谈什么尊严呢?我们一直以为,最好的尊严是,配得了孩子,体面地办事,光鲜地走在马路上。
事实上,目前形势下,最好的尊严就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