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摘要和笔记(20240106)
如果人类的行为总是紧紧随着外在事件的发生而变化,那么也就无须再来假定人类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了,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行为规律足以有效的解释人类的行为。然而由于人也能主宰自己的动机和行动,这种行为的规律是难以获取的。因此,行为是在自我生成的影响和外在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多数外在的影响通过作为中介的认知过程来影响人类行为。认知因素部分决定了哪些环境的事件能够被观察到和赋予它们什么意义、它们是否会产生持续影响、它们将具有的功效以及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如何被组织为将来所用。通过符号形式加工来自个人的以及替代经验的信息,人可以理解外界事件并生成关于它们的新知识。
人类的思维是理解和有效应对环境的有力工具。它装备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以经验的抽象表征的形式存储的。如此表征的知识适宜用于形成判断以及计划和选择行动方向。源于志向和有价值的标准的一些人类最高形式的动机正是植根于受重视的未来和认知比较过程的符号表征中。思维为个体如何监督和支配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件提供了手段。
一、知识的表征和应用
人类思想的力量在于人类能够以符号形式表征事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获得的知识不论以何种方式存储,在需要时都应该能够被提取出来,以获得新的理解并指导个体的判断与行动。认知表征有几种增强它们的功能性价值的性质。其一,是知识表征的抽象性。……信息是以抽象的相似点和共同的意义的形式来存储的,而不是以具体事件的细节的形式存储的。抽象的概念编码由于包含了普遍性,因而有广泛的可应用性。
认知表征的另外一个重要性质是人类知识中概念之间广泛的联系。这些相互联系性为理解事件和指导判断与行动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概念结构。……正确的判断能够通过运用不同来源的知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来作出……解决方法的获得依赖于知识的结构,而不是依赖于任何单个的命题。
(一)表征的形式
认知表征保存了事件的信息。知识表征的特定形式是一个热烈争论的课题。双编码理论的支持者坚持认为,信息是以形象表征和语言表征两种方式编码。依据双编码理论的……观点,两种表征系统在功能上是独立的,但是存在部分联系。非言语传递的具体的信息是以形象方式进行加工和保存的,而言语信息则是以语言方式进行加工和保存的。人们所保存的知识可以被有选择的激活,并且可以借助形象的和词语的形式被认知操作。【这个理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个人的认知和知识的获取都是通过语言和形象的同时作用而实现的,语言过于抽象,而形象包含的信息和知识过于琐碎,两者的结合能够实现好的学习效果。】
通常认为人们必须将他们似乎是无数的经验转化为概括性的知识,否则,人们将会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使一切提取信息的希望落空,人们当然能够从具体事例中抽取出概括性的结论,但是他们也保留和需要具体事例。一个抽象的表征并不能重建一个具体事件的全部丰富的细节,因为特殊化的信息是不能以抽象编码形式保持的。
据说,基本的表征是无形的,是无法被知觉的,并且该基本特征可以引起有意识的表象和语言的表达。而且认为,进行信息编码所需要的中介过程与提取和操纵抽象表征去用语词或表象表达知识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这就需要提及对人的有关先天具有的抽象概念和范畴的能力,这种无形的、不易知觉的基本表征本身就易引发各种争议。所以更多的研究着眼于信息是如何转化为这些编码的,以及它们是如何指导人们判断和行动的。】
(二)相依结构的表征
人们是如何认识到环境事件之间的关系、他们的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他们命题知识的重要部分,它提供了人们希望和恐惧的希望、提供了人们预见性行动和他们的各种错误和奇异行为的基础。……除非人们可以认识到事件之间的联系,否则人们从重复的、成对出现的事件中学不到什么。……在人们获得预言性相依关系的知识之后,人们才可以利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大多数事件是众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因素并不总是以相同的组合方式和相同的相对强度一同出现。因此事件一般是以一种可能性的而不是以不变的形式相互联系的。这样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留下相当大的空间以致人们错误的判断事件发生的原因。
(三)认知指导和自动化
在技能发展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表征知识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这样的知识可以告知为了达到一定的特殊目的。必须选择、协调和有序安排什么样的次级技能。从符号表征最初转化为熟练,需要对练习的细节密切注意。
(四)意识分配和自动化
技能的自动化与人对行为的意识应有显著的区别。将自动化与无意识化等同起来是一个共同的错误。如果活动受控于不同的子系统,那么人们可以同时执行它们。
(五)自动化的本质
复杂技能的自动化至少包含三个主要的子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合并。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活动的要素连接成一个逐渐增大的较大单元。当一种技能正在习得时,必须以某种程度思维和注意去控制如何执行活动的每一步。
当然行动不是发生在真空中,技能的自动化还应包括获取有关工具的性质、任务的要求、环境的性质以及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外部现实的知识。在与环境间新的相互作用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示范给他们的有益的行动规则,而且也能够亲自发现针对特定的环境的最适合的规则。
认知指导在技能学习时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它在熟练的操作中所起的作用。没有指导性思维以及人正在做什么的意识的帮助,学习是困难的。
1、程式化的代价
程式化的信息加工和执行的功效已被广泛公布。因为注意的容量明显是有限的,其优点之一是使注意从习惯性常规行动中解放出来并转移到需要进行判断、生成以及密切监控的活动中去。
通过挑战这种习惯性想法和安排一些违背这种想法的精力,可以使推理思维得到恢复。
2、规则控制的行为和遵从规则的行为
人类行为是受多水平控制系统来调节的。程式化减少人的认知投入的程度或能促使控制转移到无须思维活动的子系统上,而不是使得控制从有意识思考转移到无意识思考。【程式化将认知投入到那些需要更多思维活动的系统上,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和行为水平。】——“第十章 认知调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