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eshead Visited
旅程的第四天去了约克旁边的霍华德庄园。冬天的霍华德庄园布置成了彼得潘Winter Wonderland的主题,庄园本身的样子都被遮住了。但实在是等不及到四月份才去看,还是毫不犹豫地定下了行程。
前一个晚上住在约克的青旅YHA,第二天只要赶上11点10分从市中心到庄园的castle line,12点左右就能到达庄园。大巴上目的地是庄园的似乎全是亚洲面孔,有一对中国情侣和另一个独自旅行者。乡间的景色与那天的天色完美地映衬着,从云层中散射的阳光刚刚好,这种“平均”的好天气有一种魔力让处在其中的人感受到一种永恒的惬意与时间的任意性。最后一段通往庄园的大道是一条笔直却起起伏伏的坡路,经过了两个象征性的大门,应该就进入了庄园的领地。1981版本的Sebastian和Charles第一次拜访庄园时好像就有这个经典的场景。
其实我从电视剧中对庄园的印象只剩下宏伟的建筑外景和标志性的喷泉,剩余的内景是在公交车上紧急查看豆瓣相册和庄园官网的图才逐渐回忆起来的。当然还有屋顶的裸体阳光浴,不过具体位置实在不太好辨认。进了城堡内部,开放的房间并不多,可能原因是the Howards现在每年还会再回来住几天。能一眼认出的房间只有有着圆形穹顶的大厅,Charles作画的the Garden Hall,还有布置了书柜的the long Gallery。即便不得不承认Winter Wonderland的布置十分精美,各种精心设计的场景和道具都充满了乐趣,还有热心的讲解员阿姨给我讲了彼得潘与虎克船长的故事,没看到原汁原味的庄园还是很让人遗憾。基本没有改动的房间只有紧挨着庄园的小教堂。据说很多人看到这个小教堂以为the Howards和原著中的Marchmain一样是天主教徒,而实际上这个小教堂仅仅追求的是艺术和美学的装饰。很快走完了城堡内部的路线,在纪念品商店买了一本书,Castle Howard and Brideshead: Fact, Fiction and In-Between. 唯一将庄园与Brideshead联系起来的只有这本书与一篮子衣服上缝有Aloysius的泰迪熊。如果能拥有一只正版的Aloysius该多好,只可惜这里的小熊与剧里的Aloysius样子差别实在太大的。这一本64页的小册子就收了9磅,但这也是唯一剩下的选择了。
往城堡的南面走去,就是经典的人鱼喷泉了。本来在咖啡厅纠结了几分钟要不要买一点糕点装个小资样子,但贫穷的底线依然很坚固。喷泉旁有四张长凳,我选了个位置开始啃三明治。虽然双手已经冷得失去知觉,但在Atlas Fountain边多待的每一秒都是在为自己充电。
接下来沿着南湖边的泥泞走,来到了Temple of the Four Winds. 官网上的描述:In both versions, Vanbrugh's Temple of the Four Winds played host to a frivolous day of wine-tasting and indulgence as the two young men spend their idyllic days at Brideshead. 豆瓣剧版的第一张经典对酒照就是拍摄于此。这座四四方方的小神殿位于这片土地的制高点,放眼望去所有的田野、小溪、湖泊尽收眼底。这里仿佛与世隔绝,好像还能看到一百年前两个年轻人在台阶上嬉笑交谈,纵情享受美景与美酒,享受挥霍不完的青春。往北沿着矮墙走,就能走到Temple of Venus的遗址,可惜20世纪初这座小神殿就因为结构严重老化而被拆除了。
庄园旁边的Ray Wood是个冒险的好地方。和地图上其他的小路一样,森林里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而不是现成的,只有凭着直觉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据说曾经庄园的主人也在这篇树林里迷了路,最后是等着仆人赶来才得以解救。这片森林本也属于设计的一部分,其中隐藏着许多雕像,是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完美体现。但许多雕像都因缺少维护而倒塌,只剩下一个疑似雕像底座的金字塔石堆留在森林中央,森林也逐渐从建筑景观变成了纯自然景观。那天我一个人在其中瞎走,看着渐渐变暗的天色却找不到正确的路,想到几百年人这里困住了多少可怜的游客甚至庄园主人,就算我在这里变成一个迷失的鬼魂,好像也蛮好笑的。
主要的旅行故事大致就是如此,只是游玩后时间尚早我又走进城堡逛了一圈,这次彼得潘的故事突然变得有趣起来。全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在从the Great Lake到庄园的东侧的小路上走着,庄园渐渐从山坡后显现出来,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这正是剧版Charles在序幕里发现军团的驻扎地是Brideshead的场景。和Charles瞬间溢满的柔情一样,我的眼泪也好像要涌出来。一百年过去了,庄园还是安静地坐落在这里,如同旧情人的身影,明明近在咫尺,人与故事却随着时间消散不见。这个角度的场景之所以如此经典,或许是由于刚刚好的距离。既不会太过遥远,也不会距离过近而失去建筑的全貌,微微斜侧的角度不失建筑的宏伟也增添了一丝亲切,就像一直在等你回来的家。树枝在前景的遮挡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隐蔽感,但脚下蜿蜒的小径又指明了通往庄园、通往过去回忆的道路。霍华德庄园的设计师Vanbrugh曾经也是一名剧作家,难怪建筑本身如此富有故事感。

那本在纪念商店买的小书在回爱丁堡的火车上就读完了。这本书从原著的角度、霍华德庄园本身的故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阐述了庄园如今的双重身份。令很多书迷和剧迷兴奋的是,当时Evelyn Waugh创作时很有可能参考了霍华德庄园的样子。他在日记中写下过曾经拜访Castle Howard,虽然其路线并不是从如今更常见的南向游客路线,而是从北面靠近的。当时Granada选取拍摄地点正是看中了其圆顶,教堂和喷泉,而Miramax虽然不想走剧版的老路,最终还是选择了Castle Howard也是因为这栋建筑自带的戏剧氛围。剧版和影版的拍摄都对庄园的样子产生了影响,Charles作画的the Garden Hall和马奇梅因伯爵逝世的中国房间本来都是因为1940年的大火而废弃的房间,但分别在影版和剧版中通过改造而保留了下来,故事与现实真的做到了融为一体。小说中描述的庄园内部房间与Castle Howard还是有很大的出入,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其他类似的借鉴,让我惊讶的是我竟然已经拜访过其中的两处地方——位于伦敦的Spencer House和John Soan博物馆。
书中也提到,相比于近几年才兴起的对建筑的兴趣,长久以来人们对《故园风雨后》的兴趣主要还是围绕着书中的人物。Sebestain的人物原型来自于Waugh曾经爱慕的Hugh Lygon和Alastair Graham,两位都是startingly handsome, charming, addicted to alcohol, and homosexual,前者英年早逝,后者来自于天主教家庭。Lygon一家的故事与Marchmain一家有很大的相似度(因丑闻而常年在外的父亲,以及冷漠疏离的母亲),而Brideshead更有可能是来自于Lygon的家,位于牛津附近的Madresfield(离牛津两小时的车程也十分符合原著的描述)。有意思的是,Julia的丈夫Rex Mottram的角色来源于Brenden Bracken,是准许Waugh从军队请假回家创作的上级军官,典型的恩将仇报了哈哈。Waugh从未结识过the Howards一家,且两家孩子的年龄并不十分匹配,然而这一家命运也与书中有着一些相似——父母早逝,在战争时期庄园被征用做女子学校,以及三个儿子中的两个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不知霍华德庄园是否是世界上上少数几个位于现实与虚幻的边境之处的地方,一首关于青春的哀歌悠悠飘扬在这动人心魄的景色中,旧时光的鬼影出没在砖墙、湖泊与森林之中。可能这就是建筑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