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inD广州艺术书展
inD—independence,是我的理解。
第一次见识这种类型的书展,颇为惊喜,从下午两点多到九点多都看不够。不同于南国书香节那类大型书展,它里面展出的大部分书籍或作品都是独立创作,可以说独特,也可以说“不入流”,只是在于我而言,“不入流”是一种“流”,“随波逐流”是一种“流”。




门票设计含有刮刮乐,可惜我没中奖

喜欢这个摊位的设计,像小孩子一般的画风,没有干干净净的边缘,但配色十分丰富,看起来童趣十足。于是忍不住买了几张和龙有关的明信片和小挂件。

摊主聊起,左边是小孩画的,右边是摊主画的,她们共同合作的展示品。

该次展览物料的供应商,这套龙卡很吸睛,烫金和烫银颜色搭配等细节很到位,我再次忍不住了。

现场展示如何印字凹印。

喜欢这幅画,书和树都是我热爱的两个名词。

在书店里最大的收获是看完了这本书,完全和现阶段自己的理念很相符,感觉就是知音嘛。



这本书记的设计很特别,将诗词做成小纸条的切割




这本书也很有趣,《具象人类知识系统》

原版分类


行为艺术,将纸撕掉,和女性的困境有关,我没有撕,也许对我震撼力度还不够。

这是什么鬼,估计是展览地未来社的人物IP

这个摊位让我联想到地摊老大爷的签名设计,哈哈


这种大红大绿的配色太喜庆了,时不时给自己来点刺激也挺好的。


一个有着文学梦的中大经济学教授协同他的学生出版了五期的叙事性经济期刊,和老师聊了片刻,他的初衷希望以不那么遥不可及的方式拉近非经济专业的读者与经济学之间的距离。

哈哈,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写留言,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句话。

如果不是这个书展,我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是“女书”,也不知道有这种文字的存在,






WTF,FTW,有才有才。



这个书籍是散装的,以不同形式,桌游,简介等组合放在同一个文件袋出售。



不同形式的各种书籍,有图无文的,硬卡式的,翻镜式的,开启了我对于书籍装帧的认知。








哈哈,电视火炉,装得很不错嘛。






我投票给了这本书,书展很多书都像这样,手绘图画,手写文字,用订书钉装帧。

站着看完了整本绘本,摊主即作者是独立插画师,很温暖的一位女士

这种书让我想起了比爸妈还久远的年代。

版刻画,和摊主交流了一下,一幅产出时间最快可以两三天,最慢需要一个月,占时最多的不是制作过程,而是创作过程。摊主头发还是挺多的,应该还顶得顺。

这几本是超级搞笑的书


偶然闯入的餐厅,食材如此展现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艺术,生活本就是一场艺术。










© 本文版权归 ArmadilloX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