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葱的标准
评价一个人是认真细致还是粗心大意,我自有一套标准来衡量。比如,看她在厨房里做事是不是干净利落、有条不紊,得出的结论就能八九不离十。
有一次,我邀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最后上了一道竹笋饭。那天我发挥得不错,大家一个劲儿地夸我手艺棒。就在这时,一个家伙冷不丁冒出一句:“大家看,不放山椒芽,这竹笋饭不是也挺香的吗?”
说者应无意,听者却有心。“糟了,自己的马虎被人家发现了!”我的好心情一下子降到了谷底。
其实我也知道正宗竹笋饭的做法,是要撒上些山椒芽的。简单得很,上桌前随手往热米饭上那么一撒,就能增添一种特有的清香味。而且这山椒芽也不是什么稀罕物,随便哪个超市都能买到,可我还是忘买了,说到底是自己心里觉得麻烦,嫌费事。但这就产生了一个标准划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里做竹笋饭时撒不撒山椒芽,凭这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判断出你是不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当时的我,厨艺得到好评,正在得意之时,朋友无意中的一句话好像揭开了一个秘密,如同当着大家的面宣布,角田是个做事马虎的“懒厨娘”。
与此类似,火锅吃到最后做稀饭或者下乌冬面时,要不要撒上些切碎的小香葱,也是一个衡量标准。
这个冬天,我在家里做火锅、砂锅类的饭菜好像上了瘾,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做一两顿。吃到最后时要么淘点儿米放进去煮稀饭,再打个鸡蛋,要么就下点儿乌冬面吃,从没放过小香葱。倒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怕麻烦。想想看,你得去市场买吧,细长细长地支棱着,放在冰箱里很占地方,而且这玩意儿做一顿饭也用不了几根,你还得洗干净、切成末儿,找个碗来盛,一直吃到最后才能派上用场,真是麻烦死了。况且,不撒这点儿香葱末儿,味道不也挺好的吗?

前两天,我又去买蔬菜,准备回家做火锅吃。站在菜市场的门口,不知怎的,就想起了那次山椒芽的事。难道我就这样下去,一直做个“懒厨娘”吗?为了平复心中的不安,我特意挑了点儿支棱的小香葱买回了家。
唉,麻烦就麻烦些吧。为了彻底甩掉“懒厨娘”这顶帽子,今天的稀饭里,咱说什么也得放上点儿小葱末儿。我一边在心里默念着,一边把小香葱切碎,盛到碟子里备用。
那顿火锅吃到最后,我加了些稻米煮稀饭。煮好出锅前,把香葱末儿往里那么一撒,嘿!洁白透亮、热气腾腾的大米稀饭上,点缀着嫩绿的葱末儿,那颜色甭提多漂亮了。我尝了一口,果然加了小葱的稀饭,香味一下子浓郁了起来。看来,放葱未儿还真是有道理的,小香葱能发挥大作用啊。
这样想着,忽然就觉得对不起眼前的小香葱了:“哎呀,以前真是慢待了你,是我不好,立刻改正。”再做火锅的时候,一定要想着买小香葱;做竹笋饭的时候,也万不可忘记放山椒芽。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做个珍爱美食、勤快认真的好主妇。
对了,我突然灵机一动,其实可以多买些小香葱回来,一下子将其都洗干净切成末儿,再分成小份儿放进冷冻室,这样就可以随用随拿了。想法倒是不错,可最终也没实施。就连那顿饭剩下的小香葱,也是被我团在一起放在了冰箱的角落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派上用场。到底是向前进一步,成为一个勤快、认真的好主妇,还是往后退一步,继续做马虎、随意的懒厨娘,现在的我正处在犹豫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