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No.8简评 开年大惊喜
【泄底】
首次阅读北大的社刊,相当惊喜,既有成熟作者的笔力展现,也有新人的锋芒,读起来很有趣味。解说的设置也是很棒,许多作品读完后的确会相当好奇作者的创作思路及历程(说起来读过的社刊上谜语人短篇似乎是越来越多了)。因为个人强迫症的原因,黑风岭前总想着先看完滔天之罪与倒悬塔,故而等着顺便读完了年选才拖延到此刻。
以下个人愚见,且姑妄言之
密室环
文笔上确实有青涩之感,果然是首作(还是说“加入协会后创作的第一篇推理小说”其实暗示着之前还有创作呢)不过密室环的概念相当有趣,真正以推理的惯常要素作为主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 不过的确设计上相当的遗憾了,双重密室完成了密室环概念的诠释,却并没有特别的震撼。而如果密室层数叠加太多,要如何从最外层回到最内层倒也有些困难,而且对解答的要求就会更高了,恐怕除了层数还需要叠加上时间与不同地点的密室?Whatever,回到本篇,解答上也属不错,尽管最后一跳确实有些出戏,但整个流程的设计还是非常流畅的。
目前来看感觉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期待有一天能看到完成版。
黑风岭
黑风岭~那双眼动人~笑声更迷人
呃烂梗且按下不表 从滔天之罪到本篇,一个直接的感受就是亚戈老师的推理设计是越来越浓密了 滔天之罪对“谁知道”经典思路的应用,再到倒悬塔对油漆的详细分析配合建筑诡计(以及针对此的反转),再到本篇的物证轻巧切入却依赖布局,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亚戈老师对故事设计的熟稔与对多重解答意义的探讨。而本篇,在有限的篇幅内既有一泻千里的逻辑链条又有错综复杂的人心利弊,整个故事从盗画到卖画,前因后果与此间种种细节考虑全部安置在推理之中,而不同人的应对更是详尽至极,哪怕是多重解答甚至诉说的对象也各有各的用意。哪怕叙述非常清晰,但在如此浓缩的篇幅之内仍然感觉有些密集(不算缺点,只是个人感受),也是作者功力的一种体现。
另外也简单写写这几篇的一个体会吧,之前有朋友聊过写武侠推理,却不知道该如何详细架构设定而为难,这几篇算是启发了不少思路,虽然功法并未详细写其原理限制,甚至时常会提出是否有人隐藏了什么绝学,但仍然能够维持本格的内核与公平性。滔天之罪直接以轻功切入,单纯以功法高低为条件,虽然逻辑经典但使用颇具巧思。倒悬塔则聚焦于物证,功法仅仅是“不会如何”的佐证,到了黑风岭,便以布局为重从人心出发。而千岁城借助魔教巧妙地形成了暴风雪山庄,又并不细致调查现场或伤痕,以身份为中心进行推理布局,都是很好的思路,也都推荐给朋友了。
另外聊天时猫总告知泸山派又是一种思路,打算这几天看看。
一下就写偏了,相当期待作者第四篇的收束!无论以何种形式都很想看到。至于笔力云云,已经夸累了因为太强了,堕尸一篇再继续夸。
幻囚之笼
老实说个人感觉这篇文风有点谐,也许是新人第一次写或有意为之吧。总之感觉大致来源于开篇对乡镇建设的大篇幅描述近似公文,而后续的各种人物行为又感觉有些刻板。不过诡计部分,伪解比较典,却能作为真解中凶手误导的一部分还是不错的,真解的解答对空间的利用则不错,总体算是完成度尚可的点子作,用床帘进行包装也很不错。不过,盗梦空间之类的伏笔埋设则稍显薄弱了。
无味之物、不知之物
两篇放在一起评价好了 谜面都是很好的,尤其无味之物个人感觉是难得的日常中小异常,又使人颇为好奇还具有相当多延展空间的好谜面 不知之物揭示邱清冉害怕鸟后也是不错的(不过专门杀鸟放在食堂门口还是感觉有些过了)中段推理的过程也不错,最为可惜的是没有给出非常清晰(具体到谁以及进一步动机的揭示,这样会感觉比较推理小说)的解答
考虑了一下,如果我来写解答也许会是这样 投入橡皮的缘由是让人噎着,结合不知之物的情节进一步推出是希望食堂里有免费的汤(挺牵强的说实话) 而不知之物则有诸多盲点可以发掘 例如不知道画海报可以把脑洞放在已转学的季春原身上(这么安排有点害这个角色其实)而食堂后的垃圾桶,结合“栏杆”与我个人的经验,很可能就是在学校的边界上,那么看到倒汤的不仅可以是校内的同学更可以是校外经过的季春原 而练习册中的照片,则本可以成为很好的误导——在读者脑中把嫌疑人范围限缩在班内而即使有潜入也太容易被班里同学发觉异常,哪怕是利用全班同学都不在的体育课也不大可能连续几天,但转念一想,既然是练习册,则有可能每天都被收到老师办公室批改完后再下发,无论如何进入老师办公室还是比进入教室更好处理——又可以对上季春原 补充进入学校的原因的话,则可能是求情、办手续等等,甚至可能也能衍生出正当理由进入老师办公室 而至于这么些事的动机,则可能是从前支撑学习的动力是每天的热汤而住校后希望食堂有热汤,误以为邱清冉毒鸟后认为是对汤的亵渎……不行越想越扯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对于日常中的许多事情也许解答本就是不充分的,上述也许只是我执着于推理小说本身习惯的一些妄想。另外结合校园80意外但很有意义,若是作者本人结合经历的表达那么如现在这样也当然是更好的处理
最后小小的建议就是,主角确实有些全然游离于其外了,故而80真相的震撼感也稍有减弱,若能更进一步参与其中也许也会衍生出更好的解谜理由……我又推批了
湮证之火
个人仍然会定性为点子作 能完成如此篇幅的包装不错,核心诡计我也是喜欢的,只是整体的表现上还是感觉欠缺了一些 无论是解谜流程的复杂性还是自白的震撼都略微欠缺 案件中的部分步骤倒也确实稍微讨巧了些
解谜这件事倒真是越来越卷了……
曾天文馆的崩溃
意外的……除了时间轴之外叙述风格和死亡留言都比较喜欢
不得不说这篇的确非常抽象,这个絮絮叨叨的叙事风格(感觉有些地方还夹了一点民国风)加上不断涌现的英文(查了下veda好像还是印度梵语?)倒成就了一种奇特的主角形象,读起来个人感觉还比较乐 死亡留言的抽象程度以及装腔弄调的哀悼抽象到底令人哈哈大笑 不过那个时间轴诡计嘛……完全口胡所以难以评价 总之竟然是读起来很快乐的一篇
堕尸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原先以为作者娴熟的叙事功力更多来源于武侠本身文风的积累,不过本篇环境一换,仍然流畅且精彩 无论是感情戏的反复渲染还是世界观的压抑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至于堕尸视角的特殊性,前文有感觉在强调博爱者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不可相互理解犹如人类与堕尸故而隐约有猜到一些,不过这个诡计本身的简洁与对心理的极致利用仍然是相当惊喜 主视角推理下先提出应对结论(彼此不是堕尸)的强烈意外性、破局回到雕像以及最终涌来的列车都是意外但精彩的展开 在此末世背景与理念对立下的爱意,以及最终灾难爆发的奇怪扭曲更是有力
那么,贴海报的老人到底有何来头?堕尸又是如何出现在地下?是否又会继续主角二人的故事?着实十分好奇,不过看来这些问题只能问后几棒作者了。
看到钱师提到自己写了个绕虚数轴构建的世界,更好奇会怎么续了。第一时间围观吴师!
帽子、薯条与百分之九十九的密室
完美地击中了我 此前读过盐师的读埃勒里奎因的男人、+1药丸与咕咕咕,对其清冽的文风与奇特的角度印象颇深 本文果然精彩 无论是“薯条就是本格推理”“可乐才是本格推理”的两次震撼,还是简洁而流畅的长逻辑链,亦或自然而然的伏笔、反证法的铺垫、密室与毕业感触的结合,都非常喜欢 甚至于对奎因年龄的考证都并不突兀地融入了故事之中 最后以一个小小的幽默结束全文,更有些奎因的既视感 总体而言无论是推理还是故事,都是质量很高且非常有趣的。
这个顶企鹅头像的男人,真是太有意思了
另外两篇解说都不是盐师自己写的,难道有什么不想说的隐情吗?既然有不想说的,那么我解谜的理由也就消散了。嗯?看其他长评,什么马甲?
评论中:剧本杀一篇从发展历程到特性,都学到了很多;嫌疑人X一篇,这种探讨总是颇具趣味,复盘的过程能带来包装上的学习确实很充足,尤其对一部完整自然长篇的剖析,很有启发;逆转裁判,遗憾并未玩过游戏,但读完感觉不少切入还是精彩且充分的。
最后,小小捉个虫,因为个人夜猫子特性经常半夜计划看完几篇再睡,来回翻目录的时候发现曾天文馆的页数似乎标错了,不过无伤大雅
整体的质量及阅读感受都相当好,祝越办越好!
-
猫的薛定谔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1 21:06:00
-
补补大部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10:51:38
-
四条眉毛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10:07:27
-
IsoNati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9:23:56
-
林明冬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8:06:53
-
故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7:34:39
-
江染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7:30:27
-
你的样子Logic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7:16:35
-
C.C.C.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0:48:55
-
譬如朝露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0:22:48
-
业火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0:10:31
-
Gig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0:01:00
-
Don Dieg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0 00:00:08
-
名侦探兔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09 23:59:39
-
Aya_010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09 23: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