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金克木那样读书
作为一代学问大家,金克木读书与治学有独到幽微之处。5日晚,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思南文学选刊》主编黄德海及陕西省著名作家弋舟一同现身曲江书城,聊起了如何像金克木那样读书。

金克木(1912年-2000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通晓多种语言,学贯中西,是北京大学“未名四老”之一,著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旧学新知集》等。
读书人常见的一个困惑在于:生活中总有那么些时刻,会厌烦于读书这件事,问题究竟出在哪,又该如何尽快从中脱身?求学期间,黄德海就被困在康德、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著作中,在缺乏入门引导的情况下越读越焦虑,直至陷入困局,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对书完全提不起兴趣。在这之后,拯救他的是来自金克木一本讲逻辑与哲学的小册子。“看完之后,我才发现那些书都是有门槛的,其中有非常高的思维界限,只有知道门槛在哪里,才能跨进门、慢慢熟悉和理解作品。”从这本书开始,黄德海恢复了对读书的热情,也开始到处搜寻金克木的作品。多番搜寻,才意识到作为知名文学家、翻译家,也是梵学和印度文化的研究者,金克木的许多书作出版得较为零散,内容并不好找。毕业后,黄德海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整理编辑成《书读完了》并于2007年出版。从默默无闻,到不断加印,初次问世十多年后,该作于2017年由“艺文志”推出的增订版,一举获得了10万册的销量。

在什么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进入书的世界?这个问题,也是黄德海时时思考的。“为什么要进入书的世界?因为书的世界非常浩瀚,不进去会觉得这一生可惜,这才是我们愿意读书的原因。”他最佩服金克木的地方,并不是他在印度和梵文专业上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是他晚年不断总结和提炼的读书和学习方法。他曾以《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武功为例,将金克木的读书方法形容为“剑宗读书法”——与一层层打好基础才开始高阶段修行的“气宗”相比,“剑宗”重在磨炼锐利的眼光,并在实践中寻找最合适的出剑方式,“没有人能够把什么都准备好才开始读书,我们先知道自己要读哪些书,知道书的整体和结构,然后蹒跚着走进书的世界,一点点摸索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读书方法。”
而弋舟也表示:“作为读书人,作为有抱负的读书人,黄德海给我们非常好的启发,他去对标一个大人物,从那个大人物当中发明自己,塑造自己,当然有某种精神上气象的共通,他才能跟金克木形成隔代的,隔着时空的共鸣。他推举这样一位先生介绍给更多读书人,把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新擦亮。”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静
编辑:马彦龙摄影:张静
-
仁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08 09:54:26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最是假期好读书丨上海文艺4月新书 (4人喜欢)
- 在阅读中见到春天丨上海文艺2月新书 (3人喜欢)
- 新春即至,新书相伴丨上海文艺1月书单 (8人喜欢)
- 上海文艺年榜大盘点,哪本是你的年度之书? (8人喜欢)
- 2024收获文学榜揭榜丨宋明蔚《比山更高》获长篇非虚构榜第二位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