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人类社会模型的缩影
以马服为代表的网游,都是以人性为基础,所设计出的一套适配于人性模型的成瘾编程。 什么是人性?什么是成瘾?作为一个局中人,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已经展开过无数次了。以前的认知先不论深度却相对而言零散。而这次,当我真正整合现有的认知进行讨论。我所处的人类世界是如何被设计被统治的,基本的逻辑被完全拉通了。 人们常说,人性是贪婪的。什么是贪婪?贪婪和成瘾的关系,以及人性为什么是贪婪的,对于这些问题能真正给出明朗答案的人,至少是没太多出现在我的世界当中。 人性是什么?万物的本质是圆满。而人类被植入了“空洞”、“匮乏”,便使得人性的本质变为贪婪。 但内在被设定存在一个空缺,我们对于圆满的无限渴望(换言之是对于自由的无限渴望),对我们的本质的无限渴望便将会驱使我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的向外抓取能抓取的一切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 当人心认为“我需要”的时候,潜在的逻辑便是“我缺少”,即在内心设定了一个客观的空洞,当这个空洞被设定,人心处于“匮乏”的状态时,对于圆满无限渴望的本能便会开始无限的运作,这便是成瘾的本质。 而游戏,便是一套催眠体系,这里我们只针对网游,因为一些单机游戏设计的初衷并非是打造适配人性的成瘾编程,甚至于有很大一部分单机游戏可以被称之为作品,艺术品。 网游里,设定好了一套价值观,即那些客体是高价值的:可能是QQ飞车里面的S车,可能是DNF里面的高强毕业神话装或天空套时装(具有顶级的属性加成),这里以马服的游戏为案例,因为马服的游戏无一例外的基于打造适配人性成瘾体系的初衷。 游戏运营者区分了不同价值高低的客体。同时理所应当的区分这些客体的获取概率。便设定好这些客体的稀有度,自然自然,想要获取高价值的客体,主体(玩家)需要付出更大,或者大得多的代价,你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甚至是金钱,甚至是健康。与之对应客体便是抽卡道具、季票战勋通行证。我玩过不少的网游设计出需要你完成的任务量甚至要比在外面上班还像上班,当然有不少的战利品作为驱动力。也就是现在很多玩家在吐槽的:现在这些游戏既想要老子钱还想要老子的命,所谓又肝又氪。 价值区分、和稀有度区分一旦设计完成,成瘾编程的部分便基本完成了,再适配一些美工,一套基于人性的成瘾体系便创造好了。 那么,为何它是基于人性的呢?价值区分和稀有度区分和人性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非常简单,当你认可了游戏里所设定的价值区分,和稀有度区分,便会为大部分的玩家创造出:很多稀有的客体,我想要得到却难以得到的感觉。 这便是上文谈到的:创造、设定好一个匮乏、空洞、空缺。人心便会永不停歇的去试图填补这个空缺。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网游,游戏本身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并不高,但是大部分的人反反复复的进行强迫性的活动,已经没在享受这个游戏所带来的乐趣,而是机械麻木的反复的在“渴求”的状态,玩家们被催眠进入一种,我为了想要得到某个稀有的高价值客体,孜孜不倦的去试图获取的模式里。而实际上,如果游戏运营者将所有稀有客体直接提供给你,你反而变得索然无味了,一是因为没有那个“匮乏空洞”提供源源不断的贪婪上瘾模式,而且因为大家都有了,人心内在对于“认可”“受重视”“突显自己”的渴望也没办法被满足了这便是这一套基于人性的成瘾编程是如何工作的。
反观我们的人类社会,难道不是一样的模式吗?从小到大,我们接受来自父母、学校、社会、媒体的洗脑,父母告诉你要懂得赚钱的辛苦,赚钱的重要,从而延伸到学习是重要的学历的重要的能力的重要的,为什么因为父母的成长那个年代就是一个被充分植入匮乏的时代。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所拟定的一套价值判断标准告诉你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你的逻辑能力不够强。而实际上过度开发逻辑思维又是一个值得展开的意识陷阱编程,当然这并非这次讨论的主题,所以暂不展开。你来到社会,社会告诉你,你能力不够,你不够努力,你学历不够,你需要更加大力的卷自己。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你从小到大接触的媒体,在给你植入一套价值观,为你展示那些高价值的客体(上流社会、上层阶级的生活是多么的光鲜亮丽),而高价值的客体有多高的稀有度(大部分的普通民众,赚钱是异常的艰辛,需要付出大量的代价。整个人类社会被设计出来的规则,从小就开始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植入到你的潜意识。在16世纪-19世纪末,对于奴隶的统治还需要用长鞭这样的武力压迫,而到了这个时代,却只需要进行精神上的洗脑,奴隶便会自动的默许这一套逻辑,并且复制给自己的下一代。这真是一套多么便捷高效的高明的手法啊。在加上、医疗、教育、民众生活、娱乐、金融、资源、多个方面的设计管控,一整套的驱动大部分的人类孜孜不倦又肝又氪的大型地球Ol,便这样被打造好了。而在这个体系之下,大量的生物驱动力会基于人性的本质源源不断的一代又一代的生产着价值,提供给那些游戏的设计者享用。这一切便是游戏设计的初衷,既复杂,又简单,为大量“被玩家”创造出一个催眠场,供以玩乐。